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前苏联电影导演、编剧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1932年4月4日出生于俄罗斯伊万诺沃札弗洛塞镇,苏联电影导演、编剧,毕业于全俄国立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59年参演并执导了电影《今天不离去》。1960年创作他首部毕业短片《压路机与小提琴》,在这部影片中,塔可夫斯基将人的真实情感置于鲜明的阶级立场之上。1969年获戛纳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的《安德烈·卢布廖夫》该影片除了收尾片段之外,整部电影都以黑白摄像为主,叙述了发生在14—15世纪俄罗斯,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的一生。《飞向太空》获得1972年戛纳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1975年上映的自传性作品《镜子》在视与听杂志影史最伟大250部电影榜单的排名中排名第31位。。这部影片深刻探讨了一个艺术家的童年经历和成长过程。故事的背景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跨越了整整40年的时间跨度,这与导演自己的生平年代完美契合。《潜行者》于1979年拍摄,它被公认为是塔氏作品中最神秘的作品之一;1983年在意大利拍摄并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国际影评人奖、最负盛名的《乡愁》。虽然该影片拍摄在意大利,但它以全面的俄罗斯视角观察了精神、道德和情感层面的乡愁,展现了导演的深刻内心世界。1983年,塔可夫斯基拍完电影《乡愁》之后,叛逃到了欧洲。1986年,他拍摄了囊括戛纳电影节多个奖项的遗作《牺牲》。
1986年12月28日,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巴黎因肺癌去世,享年54岁。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32年出生于伏尔加河河畔的小镇上,父亲是一位诗人。母亲是一个演员,父母离异后他和姐姐由母亲独自抚养。在他11岁时,他就开始在莫斯科一家音乐学校学习小提琴钢琴。 他最初的梦想是当一名指挥家。虽然塔可夫斯基虽然家境贫穷,但是母亲还是将他送进艺术院校。
1951年至1954年,塔可夫斯基就读于莫斯科的东方语言学院。在21岁的时候,塔可夫斯基 他喜欢爵士乐,对当时莫斯科的亚文化着迷。 1953年,塔可夫斯基放弃了阿拉伯语的学习,加入了地质探险队,沿着图鲁汉斯克东部(当年约瑟夫·斯大林的流放地)的库列伊卡河寻找黄金和钻石。 考察结束后,塔可夫斯基不仅带回了石头样本,还带回了自己对西伯利亚地区风景的素描。1956年进入全俄国立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受教于罗姆,М.И.门下。
创作经历
苏联电影创作的主题常聚焦于描绘苏联共产主义制度下的社会生活,英雄人物与典范故事的呈现,积极反映变革的劳动和生活情景,以及对俄国文学名著的改编。然而,塔可夫斯基的涌现彻底颠覆了苏联电影创作的传统典范。安德烈·塔可夫斯基于1959年参演并执导了电影《今天不离去》。但他真正意义的创作生涯开始于1961年。1961年,塔可夫斯基执导由伊戈尔·福姆琴科、弗拉基米尔·扎曼斯基、玛丽娜·阿朱别伊合作主演的剧情片《压路机和小提琴》。在这部影片中,塔可夫斯基将人的真实情感置于鲜明的阶级立场之上。故事中修理压路机的年轻司机和拉小提琴的小男孩因机缘巧合成为朋友,他们的亲密友情超越了阶级和身份的界限,但却因偶然的意外而戛然而止。这是他的安德烈•塔科夫斯基处女作,也是他在苏联国立电影学院的毕业作品,获得了纽约学生影展首奖。
1962年,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塔可夫斯基接下了拍摄了一半的《伊万的童年》。原作是一部剧情残缺,充满了可怖的情节的电影。塔可夫斯基没有按照原来的剧本拍摄,而是在极短的时间里重新编写出了剧本,拍摄了一部“新电影”。电影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名叫伊万的少年在父母被德国纳粹杀害后,怀着对纳粹的仇恨,自愿加入苏联红军,担任执行危险任务的小侦察员,最终牺牲了生命的故事。他饱受战乱之苦,生活十分艰难,但在这种复杂环境中,依然保持着不泯的童心和对和平的美好向往。塔可夫斯基在影片中,充分利用了电影的纪实性,向我们呈现了德国国会被攻克的历史新闻和纪录片。该作品在1962年获得威尼斯影展金狮奖
1966年的《安德烈·卢布廖夫》是塔可夫斯基导演的第二部故事长片。该影片除了收尾片段之外,整部电影都以黑白摄像为主,叙述了发生在14—15世纪俄罗斯,圣像画家安德烈·卢布廖夫的一生,影片完整展现了卢布廖夫从迷失到堕落,最后恍然醒悟的心路历程。在这部电影中,“铸钟”和“铸钟人的儿子”是这部电影中重要的宗教隐喻。该片获得第2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但该片因为苏联当局的阻挠而遭到禁映。此外,《安德烈·卢布廖夫》在视与听杂志影史最伟大250部电影榜单的排名中排名第67位。
在1969年,塔可夫斯基和弗里德里希·戈伦斯坦完成了以莱姆的著作《索拉里斯星》为蓝本改编的电影《飞向太空》初步的剧本,将原书中三分之二的情节转移到了不同的地点。然而,这一剧本遭到了莱姆和制片厂委员会的反对。因此,塔可夫斯基进行了另一次剧本修改,这次较忠于原著小说。1970年,这部电影获得了高斯影业的官方认可。该影片于1972年3月20日并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
1975年,塔可夫斯基执导的《镜子》是一部自传体电影。这部影片深刻探讨了一个艺术家的童年经历和成长过程。故事的背景设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跨越了整整40年的时间跨度,这与导演自己的生平年代完美契合。塔可夫斯基导演的母亲在影片中扮演了艺术家的母亲,而他的父亲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在画外音中朗读自己的诗作。一系列情节展现了从战前到战后的情感变化,以及对父母的回忆,这其中充满了导演对时间、历史和乡村生活的深刻思考,呈现出了一种诗意的表现方式。此外,《镜子》在视与听杂志影史最伟大250部电影榜单的排名中排名第31位。
1979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由阿丽萨·弗雷因德利赫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安纳托利·索洛尼岑合作主演的悬疑剧情潜行者》。这部电影主要探讨了一位俄罗斯诗人前往意大利寻找一位失踪音乐家的故事。这位诗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几乎无法与周围人沟通,即便有一名女翻译陪伴在身边也无济于事。然而,他后来在当地遇到了一位隐士,尽管周围的人都视他为疯子,但诗人却在这位隐士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塔可夫斯基通过这部影片巧妙地阐述了三个经典俄国主题:压抑、流亡和救赎。该片获得第3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此外,《潜行者》在视与听杂志影史最伟大250部电影榜单的排名中排名第43位。
1983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执导由奥列格·扬科夫斯基、劳拉·德·马奇、多美兹亚娜·佐丹奴联袂主演的剧情乡愁》。他凭该电影获得了第3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及金棕榈奖提名。电影《乡愁》聚焦两个不同人物,分别是农奴作曲家别列佐夫斯基、诗人亚历山大·戈尔恰科夫共同探讨了俄罗斯式的乡愁。虽然影片拍摄在意大利,但它以全面的俄罗斯视角观察了精神、道德和情感层面的乡愁,展现了导演的深刻内心世界。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意大利拍摄完成了电影《乡愁》,同时决定,永远不再回故乡俄罗斯。同年,托尼诺·乔艾拉与与塔可夫斯基合作完成《乡愁》之后,共同拍摄了这部反映塔可夫斯基电影创作历程与观念的记录片,与其著作同名并互为补充,名字为《雕刻时光》。
1983年,塔可夫斯基在伦敦科文特花园皇家歌剧院执导了莫杰斯特·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都诺夫》,克劳迪奥·阿巴多任指挥。
1986年,执导由厄兰·约瑟夫森苏珊·弗利特伍德古德·吉斯拉德提尔联袂主演的剧情牺牲》。这段故事描述了一位评论家亚历山大,在生日时与年幼的儿子一同种下一株树苗,然后面对全球核危机而感到绝望。他向上帝许愿奉献一切以求生存,然后遇到了邮局职员奥托,引导他寻求女巫玛丽娅的帮助。在玛丽娅的帮助下,亚历山大重获力量,并采取极端行动烧毁房子,最终送进医院康复。这一经历改变了他的生活,他的儿子也继续照顾树苗。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拍摄它的时候,已经得知了自己的不治之症。该影片荣获1986年戛纳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在内的四项大奖,并提名金棕榈奖最佳影片,于1988年荣获第4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外语片。1986年,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病逝巴黎
个人生活
安德烈·塔可夫斯的祖父亚历山大·卡洛维奇·塔可夫斯基在22岁时就因担任“人民意志”革命家被判入狱多年;他的父亲阿尔谢尼伊·亚历山德罗维奇·塔可夫斯基则是俄罗斯著名的诗人和翻译家,同时也是诗人玛琳娜·茨维塔耶娃安娜·阿赫玛托娃非主流文学思想圈的重要成员。
安德烈·塔可夫斯有两位妻子。第一任妻子叫拉丽莎·塔科夫斯卡娅(Larisa Tarkovskaya)。出生于1970年,1986年12月29日去世。第二任妻子叫伊琳娜·塔科夫斯卡娅。生于1957年 4月, 1970年6月去世。他们伊离婚。安德烈·塔可夫斯有3个孩子,分别叫:安德烈·A·塔可夫斯基、亚历山大·塔可夫斯基、阿尔谢尼·塞尼娅·塔可夫斯基。
1983年,塔可夫斯基拍完电影《乡愁》之后,叛逃到了欧洲。1986年12月28日,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在巴黎因肺癌去世,享年54岁。
主要作品
执导作品
参考资料:
书籍作品
参考资料:
荣誉奖项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遍布着梦的片段,以梦为起点,又以梦为终结,一种隐喻性的结构得以树立,这根源于塔可夫斯基对现代战争的不满和痛斥。塔可夫斯 基从空间角度出发,把梦境作为痛苦的升华,伊万的梦境隐喻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引申、联想和升华,在梦境的结构喻体中,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采用插叙的 方式让观众关注梦境的隐含意义。(中国作家网 李美敏)
正是塔可夫斯基电影语言的完全无迹可循、完全不守成规惯例、完全不以颠覆为目的,他自由自恃的、天才原创的、饱满喷发的电影表达自身使他的影像和视听,使他对时空、生死、我与他、人类与超人类力量的这种表述,成了一种我们只能用“诗”去修辞他的方式。(澎湃新闻 戴锦华
塔可夫斯基等电影大师的作品,多年前就在他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伊纳里图 评)
塔可夫斯基在电影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因为他“把生命像倒影、像梦境一般捕捉下来”。(英格玛·伯格曼 评)
塔可夫斯基希望自己的电影可以有多重寓意。 在最后一次采访中,他曾明确说过,非常欢迎观众对《牺牲》的争议。 他对符合大众标准、主旨明确的电影毫无兴趣。 相反,他更愿意看到观众将电影中模糊、梦境般的影像同他们自身的梦想和创伤关联起来。 他希望自己的电影能说出人们潜意识中的秘密——那里有太多的矛盾,因此解读也必须是开放性的。 这种特征吸引了众多有着其他文化、宗教和哲学背景的导演。 他们为此而着迷。(索科洛夫 评)
要说有什么影响,我觉得其实没什么,主要是老塔后来的几个片子电影界不太看得懂。《伊万的童年》比较直观,能看懂,《安德烈·卢布廖夫》大家看,历史片可以这么拍,调度挺厉害的。但《乡愁》来了,就不知道在演什么。(南方人物周刊 评)
参考资料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4-01-02
今天不离去的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1-02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电影.视与听.2024-01-05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4-01-02
飞向太空 Солярис (1972).豆瓣电影.2024-01-02
豆瓣.豆瓣电影.2024-01-02
潜行者 Сталкер (1979).豆瓣电影.2024-01-02
猫眼验证中心.猫眼电影.2024-01-02
雕刻时光的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1-02
豆瓣.豆瓣电影.2024-01-02
伊万的童年的图片.豆瓣电影.2024-01-02
安德烈·卢布廖夫的图片.豆瓣电影.2024-01-02
雕刻时光.豆瓣读书.2024-01-0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创作经历
个人生活
主要作品
执导作品
书籍作品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