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蕊姬是小说《后宫·如懿传》中的人物,电视剧版中由
何泓姗饰演,相貌可爱、尖牙利嘴、做事专一,太后
钮祜禄·甄嬛的第一枚棋子。
白蕊姬是
升平署琵琶乐伎出身,受
乾隆宠幸封为答应、为乾隆登基后纳入后宫第一人。
白蕊姬仗着自己为太后做事而在公众肆无忌惮的和人冲突,被太后利用来搅乱和平衡后宫各方势力。中期和
金玉妍结盟,害琅落水,被皇帝利用使太后的另一棋子
陆沐萍不能怀孕,最后被乾隆让
如懿赐酒将她毒死,白蕊姬死前得知自己做了替死鬼,在思维混乱中主动喝下毒酒、遗憾而亡。
人物形象
【外貌描写】
“姿容虽不出众,却别有一番清丽滋味。”
“不过是个白净娇丽的面孔,虽然十分清秀、但也只是中上之姿而已。”
“清水芙蓉般的秀净面庞,、盈然一笑,似芙蓉清露、娇艳清丽。”
【版本区别】
小说典藏版和原版都把白蕊姬描写为一个非常自卑、非常在意自己身世低微的人,她的所有伶牙俐齿均是为了自保、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所导致的,其实她的自我意识并不强大、主要依靠太后给她动力;前期她只有个中上之姿,中期的她更是面如枯槁、容颜不再。
电视剧版本,因为何泓姗的演绎,明显比小说版本更加独立自强,并非因为是自卑而张扬,是因为做事专一、有太后当做后台,她本性就张扬、只是太后的权威更加加强了她这一属性;前期她就非常自负美丽,和
高晞月针锋相对毫不示弱,中期她的自我意识并没有下降、而且容貌也没有大量损耗,只是因为流产而稍微有点不健康罢了,更是主动找
金玉妍来“报仇”。
人物经历
前期剧情
【民间时期】
南府琵琶乐伎出身,受
乾隆宠幸封为答应、为乾隆登基后纳入后宫第一人。
出身
苏州市,原本擅弹
月琴,后因先帝
雍正厌弃月琴、转向喜好
琵琶(可能是前传《
甄嬛传》中
安陵容的影响所制),而改学琵琶。
虽出身卑微,但自恃清高、伶牙俐齿,早年嚣张跋扈、恃宠而骄,中年落寞失神、面黄肌瘦。
初登场时16岁,比
如懿小2岁,
康熙五十九年生。早在雍正八年就被如懿母家买下并送进宫中,如懿亦因此被众人认为安插新人,实为太后安插。
(编号为害人的次数)
【后宫时期】
随着大批琵琶乐伎一同入宫,自带白色象牙锁雕的颈琵琶,故意弹错音律、又因为和
乾隆对答的时候巧舌如簧,被乾隆注意;随后被乾隆迷恋宠爱、升为玫官女子。
觐见皇后之时,当场和慧贵妃吵翻。
官女子时期新妃朝见之时,自恃得皇帝宠爱,讥刺慧贵妃被其掌嘴,因为被打而被乾隆所可怜,所以破例再被升为玫答应。
2.疗伤时利用白花丹自毁容貌,陷害
如懿和
孝贤纯皇后,以致皇后
富察·琅嬅险些误断此案,利用富察琅嬅派和如懿派的互相攻击,让太后趁机插手宫中事务。
怀孕时因为是皇上登基后的第一个贵子,白蕊姬货真价实的有功,因此再被晋升为玫常在。
怀有龙裔时轿冲撞
高晞月高晞月、为其所恨,而高晞月亦在
素练(皇后侍女,实为
金玉妍帮凶,剧中为小禄子,也为金玉妍所用)指使下在海鲜中下微量的
汞之毒,意图使孩子变傻;而金玉妍在背后加重水银之毒,使得胎儿先天虚弱、生下来呈鬼胎之状。
玫常在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生出个白白胖胖的儿子,给那些看不起我的人颜色瞧瞧~!”于是乎,孕期初期虽然腹痛不止、前三个月更是不思饮食,听到
苏绿筠苏绿筠的建议(实际为贵人金玉妍引导)以后,紧紧跟随叮嘱、拼了命多吃鱼虾贝类,可以生出聪明康健的孩子,她便也欣然接受、每一食必有此物。
好景不长,畸形胎一生下来即被封进棺焚化,白蕊姬因此被
迷信的
乾隆认为是不祥之人(也引出了日后为什么乾隆仅凭
钦天监一面的说辞,就开始相信
舒妃叶赫那拉·意欢所生阿哥和乾隆“父子相克”、继后
如懿克死自己的儿子。)
乾隆不去检讨是不是自己的身体问题、或者别人陷害,就把责任都归就到“白蕊姬是不祥之人”这一条上,逼迫白蕊姬、一个刚刚流产的女人禁足
雨花阁;嘴大漏风的慧贵妃高晞月,更是看到了鬼胎就处处声张,让原本看都没看过自己孩子一面的白蕊姬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个怪胎、更加重自卑心理。
太后帮白蕊姬求情,因此皇上念在和白蕊姬旧情不灭、为了安慰白蕊姬失子、升她为玫贵人。
一开始以为如懿是元凶,把辫子藏在袖子管里,到如懿宫中以后抽出鞭打如懿。
太后安排第二个棋子
叶赫那拉·意欢进宫,意欢获得前所未有恩宠。
如懿离开冷宫后、阿箬被施以杖刑,蕊姬前来亲自行刑以泄失子之痛、并挨了如懿一记耳光,以了二人恩怨;从此不再针对如懿、然是全力咒骂明显是阿箬后台的慧贵妃高晞月。
知道如懿并非元凶、但为了荣宠,还是用佛珠抽打如懿、以示放下死胎之事,因如懿受侍女阿箬诬陷为谋害皇嗣的幕后元凶而脱离阴影,重新走出了
雨花阁。
表面放下鬼胎一事、实则一直暗中追查真凶,但是苦于没有线索。
高晞月死后,逐渐复宠。
期间受到怀孕的
金玉妍蛊惑,误以为
富察·琅嬅才是害自己失子的元凶,金玉妍告诉白蕊姬“我虽然怀孕、但是也害怕自己的孩子流产,
孝贤纯皇后阴险狡诈、我害怕她的权威和她假意交好,我只不过是个嫔位,她要是真的想害我、我可是怎么也逃不掉的!”白蕊姬相信此番说法,遂与金玉妍合谋。
3.在金玉妍的帮助下联络
高晞月的宫女
茉心,被茉心宫女告知“我们主子高晞月虽然害死了你的孩子,可那也是被阴险的富察皇后指使的,我们主子也是被骗得团团转!”后,更加确定
金玉妍所说的为真。于是,白蕊姬取用了茉心所用的被子、再利用这条被子上的痘疫害死皇后的七阿哥
爱新觉罗·永琮。
高晞月死后,兴奋得弹奏
琵琶,说:“那是了的
慧贤皇贵妃在弹奏呢~!”
中期剧情
意欢在中期得到盛宠,承接了前期盛宠的高晞月,成为舒嫔。白蕊姬也在
如懿封后大典上沾染余光,和陆沐萍同样受到晋封成为嫔位,太后的三个棋子全变成一宫主位。
4.南巡途中,指使人在南巡的船只上涂抹桐油,导致富察皇后经过的时候落水。
5.故意在船舫里面,和珂里叶特海兰、苏绿筠一起背后议论琅嬅,大声叫唤“一报、还一报啊~!”致使在船板上伤神的皇后琅嬅听到,情急之下皇后又踩到桐油、失足落水。
至此,白蕊姬不再害人。
富察皇后死后自认为大仇已报、高兴过度,大喜大悲之气反而导致她气血更加衰弱、无法恢复;又加上之前怀孕时候的后遗症,生了场大病,大病完后形容枯槁。
乾隆因为她的样子面黄肌瘦而嫌弃,几近失宠。
之后在整个中期,都沉寂了很久。
因为与陆沐萍的献舞一事被皇帝察觉她是太后的棋子,被皇上秘密传召。因为被秘传一事,被
金玉妍怀疑白蕊姬是否供出了自己,因而命令
丽心使用已经被遣返回国的、朝鲜王朝医女贞淑所带来的北国无形白粉毒杀白蕊姬;正好
如懿也在宫中,如懿早已怀疑金玉妍才是幕后黑手,所以劝白蕊姬不要相信金玉妍,白蕊姬不听、转身把白粉喂食鹦形目,鹦鹉突然猝死、白蕊姬大惊失色。
但没等白蕊姬反应过来,乾隆派人召唤白蕊姬揭穿她为太后棋子的事实,白蕊姬愿意自己赴死、遂以换取家人富贵,甘愿被皇帝指使;以牛膝草乌汤毒害庆嫔陆沐萍,令其难以有孕,乾隆为了掩人耳目,以鸩酒赐死白蕊姬,反而让这次明显要毒杀白蕊姬的
金玉妍又能逃过这一劫。
白蕊姬死前接受
如懿的看望,告诉如懿自己所做诸事,并提到了杀害
孝贤纯皇后的帮凶是金玉妍。
如懿察觉到其中的逻辑不对,加上之前金玉研陷害如懿和安吉大师一事所表现出的老谋深算和金玉妍之前的形象根本不一致,再加上富察皇后死前都不承认她做过某些坏事;这样逻辑一兜,如懿成功推测出“你白蕊姬,和
索绰伦·阿箬、
高晞月、
富察·琅嬅、
苏绿筠,再和和她自己,这六人全部都是替金玉妍背锅”这一埋没很久的事实。
如懿想都没想,就把这结论告诉了白蕊姬,没想到反而导致白蕊姬更加痛苦不堪;因为白蕊姬仇报错了,自己错把最坏的人当做自己的盟友,自己更是花了那么大力气把那些不是仇人的人扳倒、到头来白忙一场!自己都快死了,那杀孩子的凶手
金玉妍却从小小的嘉贵人一路成了有了四个皇子的
淑嘉皇贵妃,竟然还能逍遥法外,这让白蕊姬如何能忍!?
白蕊姬接近精神崩溃,死前说道:
“臣妾自幼最喜欢弹的是
月琴,却在宫里面弹了一辈子的
琵琶,可我根本不爱琵琶······!臣妾原本只想安安静静的过人生,却不知成了太后棋子、皇上棋子,可我根本不想受人摆布······!!他们身为天家母子,本应享受正常人无法比拟的荣耀富贵,却还需要利用「我」来互相牵制;你说
甄嬛、
乾隆,这对虚伪的母子,一个当了太后、一个都当了皇帝,还需要这样,是不是很可笑呢?!不、不······我更可笑!连和我无冤无仇的
金玉妍也要利用我!皇后娘娘~我都要死了,你为什麼还要告诉我报错了仇?告诉我恨错了人??都要我死、都要我死......!好、我的孩子啊~!额娘,我来陪你了!”
说罢,喝下透明毒药鸩酒,穿著一身华丽朝服、在声声
琵琶的弹奏中去世。
白蕊姬死状悲惨、血流不止,原著写道:
“上谕:
玫贵人白氏生下妖孽,令后宫蒙羞、朝堂鼎沸、实属罪不容诛;朕念及多日情分、加之其出身寒微自幼受苦母家无人,赐死留全尸;自此以后、内务府记档将玫贵人的起居全部抹掉,妖孽胎儿火葬、请
宝华殿法师超度七日驱邪。
钦此~!”
“丧礼办得极为草率,没有追封、没有丧仪、没有哀乐、更没有葬入妃陵的嘉遇,白布一裹便送还了母家;皇帝不过问、太后亦当没有这个人,仿佛宫里从来就没有过玫嫔,连嫔妃的言谈之间、也自觉地掩过了这个人存在的痕迹。”
呼应了在历史中并无此人的设定,毕竟生下鬼胎一事,在现代可能受到人权团体的
庇护和大众的可怜;但是在古代还是封建帝王家,人们非但不会可怜畸形儿、还把他们视为妖孽,大清皇族更是为了伪善的“皇家颜面”、根本不会把这些事情留在史书上,因此被
乾隆和太后被狠心抛弃,白蕊姬母子视为必须要被磨灭的事迹。
(电视剧版结局较为美好,淡化了“刻意被皇室抹杀存在”这一镜头;改为“
如懿可怜白蕊姬,因此偷偷把她的尸体拉出、随便换一个
冷宫弃妇的尸体代替,随后把白蕊姬放回老家、在江南祖坟里享受冥福”,让白蕊姬有个善终。)
人物评价
【原著判词】
曲有误、周郎顾,
身不由己、误弹一曲,
都错付;
手中棋、荆顶蕊,
犊拳拳心、为人掌中刺;
死则死矣、痴恨怨错人。
人物原型
玫嫔白蕊姬是一位虚拟的人物,历史中并无此人;不过也恰好符合了原著“因为给皇室生下鬼胎,黄是为了掩盖此等羞耻之事,刻意抹杀她的存在”这一设定。
作为小说中没有原型的虚构人物,她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前期和中期的剧情的发展,
如懿在后宫的磋磨、
金玉妍的阴谋、
高晞月的死去、
卫嬿婉的得宠、
富察·琅嬅内心的矛盾、天家的凉薄都围绕她初现端倪。
乾隆的后宫并没有封号为『玫』的妃嫔,只有一位白贵人,这位白贵人是乾隆十五年初封白常在的,与白蕊姬在出现时间上不吻合,柏氏,为怡嫔之妹。
白蕊姬历史原型推测为怡嫔柏氏。
怡嫔(1721年5月1日―1757年6月30日),柏氏,满洲正黄旗包衣人,柏士彩之女,
爱新觉罗·弘历妃嫔,另有一妹为乾隆帝白贵人。传闻是官员进贡给乾隆帝的江南美女。乾隆初年进宫,初封白贵人,乾隆六年封为怡嫔,乾隆二十二年五月十五日病逝。
按照原著小说,白蕊姬不会被历史记载、但电视剧删去了这一情节,其实玫嫔的原型疑似为怡嫔,她和怡嫔一样久久止步于嫔位,出场和逝世时间相近,且姓氏“白”与“柏”相近,而怡嫔之妹是被封为白贵人。黄虽然原著封号为“怡”但基本遭遇偏向黄
黄琦莹,且电视剧改为“仪嫔”。可能改为玫嫔是为了与仪嫔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