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慕贞女中在亚斯立教堂的南侧建立,初期名为“京都慕贞女书院”,学生数十人。
五四运动后,入学人数逐年增加,校舍不断扩大。
五卅运动后,学校取消宗教课程,按政府的课程标准教学,并由中国人主持校务。上世纪30年代,学校正式更名为“私立慕贞女子中学”。1951年曾改名为“育新女子中学”,1952年更名“北京市第十三女子中学”,1954年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中学,曾接受归国华侨及外国学生入学。1972年更名为
北京市第一二五中学至今。
学校地处市中心,北近长安街,南靠
北京站西街,西邻崇内大街,交通十分便利,学生可乘多条线路的公交车和地铁到校(地铁环线和5号线
崇文门站可直接到达)。学校现有近千名学生,百余名教职工。2000年,完成了校园的全面建设,北京一二五中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先进设备的现代化学校。
1872年美以美会创建的慕贞女校是中国最早的女中之一。与汇文、育英、贝满并称京城“四大教会名校”。据档案记载,慕贞女校的第一届毕业生只有3人,后来逐渐增加到数十人,可见当时女子教育不被
社会认同的尴尬。女校迁址后,原址上盖起一座招待所。有趣的是,慕贞女校原址分初中部和高中部两个校区,两区域与当时的妇婴医院相连,形成一片“男士禁区”。
慕贞女中名师荟萃,设备齐全,以优异的教学质量和优良的校风二驰名京城乃至全国。培养出了以工程院士
胡亚美为代表的一批妇女英才。
市女十三中,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中学之一。从五十年代起,接受过近百名归国华侨及
越南、
马来西亚等外籍学生入校。女十三中不仅有先进的教学设施,雄厚的师资力量,而且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享有盛誉。毕业生中人才辈出。如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
计算机研制组组长王力;海洋地理学家
王颖;与袁隆平同获亚洲诺贝尔奖的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吴青;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位女机长李燕生;为新华社记者曹荣飞成果实施复明手术的眼外科专家黎树明;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刘延东等,都曾就读于女十三中。
改革开发给学校再次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机遇。学校引资改造抓“硬件”建设,学校更新观念抓干部教师队伍的“软件”建设,学校遵循着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祖国需要的办学思想,与时俱进,全面提高着学校对素质教育水平,办学质量得到广泛好评。为
复旦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等院校输送大批优秀学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延东;工程院院士、著名儿科专家
胡亚美;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
王颖;医学博士、眼科专家闵燕;都是我校不同年代毕业生的优秀代表。名演员
宋春丽、
宋丹丹、
孙松曾是我校当年的文体骨干。著名的教育家
孙敬修、全国优秀教师周含苓、许敏利、现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
王其文教授等人曾在我校任教。一二五中是具有光荣传统和培养众多英才的摇篮。
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名列
东城区前列,在06年东城区办学质量综合评价中获
特等奖,多年来为著名高等学府输送大批优秀学子。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多彩,
学校从2002年开始,在初中各年级成功开办“英语实验班”,并取得显著效果,是市教委首批认定的外语特色校。从2005年开始在
高中开办“英语实验班”,使我校的英语特色走向系列化。我校与英国伦敦著名中学开展合作,两校师生间经常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为学生学习语言,锻炼国际交往能力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