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基岩蕨(学名:Woodsia subcordata)是
岩蕨科、
岩蕨属植物,植株高14-22厘米,分布于中国、
日本、
朝鲜半岛、
俄罗斯及蒙古。具有观赏价值,可植于林下、阴山坡或
观赏石缝隙中做
地被植物。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植株高14-22厘米。
根状茎短而直立或斜升,先端及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卵状披针形或阔披针形,长约4毫米,先端渐尖,棕色,膜质,边缘有睫毛。叶多数簇生;柄长(2)4-8厘米,粗约1毫米,浅栗色或棕禾秆色,有光泽,顶端有倾斜或水平的关节(关节有时不甚明显),基部以上疏被节状长毛及线形小鳞片,后变光滑;叶片披针形,长8-15厘米,中部宽2-3厘米,钝头或
渐尖头,下部略变狭,二回羽裂;羽片11-16对,近对生或互生,斜展,顶部的多少与叶轴合生,下部2-3对缩小,基部一对往往长仅5毫米左右,中部羽片较大,长8-20毫米,基部宽4-10毫米,各对相距6-10毫米,椭圆形或长三角状披针形,钝头,基部圆截形,上侧呈耳形并多少覆盖叶轴,边缘深波状羽裂达1/2;裂片3-4对,彼此密接,椭圆形,长2-4毫米,圆头,全缘。叶脉隐约可见,在裂片为简单的羽状,小脉斜向上,先端有棒状水囊,不达叶边。叶草质,干后草绿色或棕色,两面均疏被灰色或灰棕色的膝曲长节状毛及棕色的线形小鳞片,偶有近无毛;叶轴禾秆色或略带栗色,疏被膝曲的长节状毛及小鳞片,上面有纵沟。
孢子囊群圆形,位于分叉小脉的顶部,每裂片有1-4枚,靠近叶边;囊群盖碟形,边缘具睫毛。孢子为褐色,孢子大小为(50-69)58.2×52(48-56)微米。
孢子萌发:孢子吸涨后,
细胞变为绿色并有较多的
叶绿体,接种7-10天孢子萌发,从孢子壁的单裂缝处伸出初生
假根,假根内有少量叶绿体。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Nayar \u0026 Kaur 1971)。
丝状体:原叶体原始细胞横裂为2个细胞,便进入丝状体阶段,经其前端的细胞横裂形成7个细胞长的单列丝状体,丝状体渐尖,最前端的细胞发育为毛状体,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当丝状体长为7个细胞时,与毛状体相连的细胞之下的第二个细胞,先行分裂,产生2个细胞其中一个细胞为顶端细胞。
原叶体:原叶体的发育为三叉蕨型(Nayar \u0026 Kaur 1971),一般原叶体产生20个以上毛状体时,才呈对称的心脏形,分生组织4个
细胞,表面观为
梯形。在产生
颈卵器之前,原叶体的表面产生少量的毛状体。孢子壁从原叶体时期开始脱落。原叶体边缘细胞一层,厚约35-45微米,原叶体为宽倒卵状心脏形,宽大于长,大小一般为5毫米×3.8毫米,最大为9毫米×5.5毫米。两翼明显向两侧上方伸展,内侧叉开,相接或重叠,边缘为裂片状,裂片顶端为毛状体,边缘细胞为长方形和
五边形,翼细胞为多角形。
毛状体:毛状体顶端有分泌物,原叶体边缘每隔1-3个细胞产生一条毛状体,位于浅裂片顶端,背面和腹面皆有毛状体。毛状体长40-60微米不等,直径16-25微米,为棒形,顶端稍膨大,但无
腺体分泌物或不明显,内含较多的
叶绿体。
性器官:自接种5-13周发生,雌雄异株或同株。雄原叶体小而不规则,在任何部位都可以产生
精子器,数量较多。雌原叶体生长点的下部产生
颈卵器,以后因中脉的发育而下移,稍向后倾斜。也有的雌原叶体生长到一定时期在中脉和边缘等处产生大量的精子器,便成为雌雄同株,背腹两面都有颈卵器,数量在20个以上。精子器长圆球形高50-60微米,直径40-48微米,精子器壁由3个
细胞组成,精细胞的高度等于或矮于环细胞,精子成熟时盖细胞孔裂使精子放出。
等基岩蕨分布于
黑龙江省(带岭、奇克特、集贤)、
吉林省(
镜泊湖)、
辽宁省(
凤城市、
大连湾、
千山、高丽门)、
内蒙古自治区(
额尔古纳旗、昭乌达盟)、北京(百花山)、
河北省(
北戴河区、
雾灵山、六里坪山、围场、涞源)及山西(离山、五台)。也分布于
日本(
本州岛、
北海道)、朝鲜半岛、
俄罗斯(萨哈林、四伯利业)及蒙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