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坑镇是
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下辖的一个镇。位于萍乡市南部,芦溪县西端,总面积123.64平方公里,下辖18个行政村,1个社区,统计到2008年总人口39142人,2017年总人口数为4.13万。
均为
汉族江右民系。镇内交通十分便利,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系萍乡市工业大镇之一。
历史沿革
以驻地南坑得名。以地处萍乡之南,东、南、西三面高山耸立的山坑得名。民国29年至32年(公元1940-1943年)属萍乡县第三区,包括当时的七雄乡、妙泉乡和敬业乡。民国33年至38年(公元1944-1949)为县直属
南溪乡。辖15保154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属
安源区,当时分为南坑乡、岭凤乡、宝元乡、成乡、妙泉乡、遥进乡。1952年属
萍乡市第五区,当时分为南坑、横江、岭凤、宝元、
中元节、阪圭、岭凤、团城、妙泉、大泉、遥进、新坪、崇源等13个乡。1956年属安源区,12个小乡合并为南坑、中元、妙泉、遥进四个乡。1957年,四乡合并为南坑、中元、妙泉、遥进四个乡。1957年,四乡合并为
南坑乡。1958年成立南坑人民公社。1961年又分为南坑、妙泉、遥进三个公社。1962年划归
麻山区。1964年,三社复并为南坑公社。1971年萍乡市设立四个县级区,南坑划归
芦溪县管辖。同时,南坑所辖范围也有所调整,原南坑所辖的半山大队划入长丰公社,崇源大队划入源并社,原属山田大队的石上划入。
高坑镇。1984年春改称南坑乡。1993年7月,撤乡建镇,改称为南坑镇。南坑东邻
上埠镇,东南与
张佳坊乡及坪村水库相邻;南连长丰乡和六市乡;西与源并乡毗邻;北靠
五陂镇和
安源镇;东北与高坑镇接壤,全镇面积111.5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7690.6亩,其中旱地3300亩,林地129426亩。辖25个行政村,326个村民小组,一个居民委员会,计8594户,总人口3813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316人,居民主要是
汉族,少数民族2人,其中
水族1人,
满族1人,驻地原为南坑老街,1990年搬迁至大岭,距市城16公里,距县城17公里。
地理环境
位置
南地处
萍乡市中部,
芦溪县西南端,连接一县两区,总面积123.64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4249人(2017年)。
矿产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多、品质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南坑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明月湖座落在该镇东南部,南坑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明月湖座落在该镇东南部,是萍乡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南坑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境内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煤炭、
碳酸钙、
石英砂、瓷土、磁铁石、锰铁石、高岭士、碳酸钙等蕴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南坑镇水量充足。南坑河贯穿境内,是
萍水河的源头。境内东南部还拥有著名的旅游胜地明月湖,是
萍乡市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小水电等资源储量多、品质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到2008年为止可开发的项目有:高岭士,石英砂深度加工、小水电、电瓷“等静压”和花炮制造。
地势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处为大棋盘石,海拔1156.9米;最低处是双凤的水尾,海拔110米。
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温为17.2℃,一月均温5.2℃,七月均温为28.3℃,平均降水量1620毫米,无霜期260天左右,约自3月至11月。
行政区划
南坑镇行政区划辖:南坑社区、横江村、大岭村、双凤村、石灰岭村、金钩湾村、新尤村、七宝村、乾村、南坑村、团丰村、窑下村、兆佳村、新坪村、团群村、阪田村、圭田村、妙泉村、山田村。
经济
南坑镇是二县二区相连接的中心镇,境内交通方便,水电、通讯完备。进入21世纪以来,南坑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南坑街已初具规模。在完成芦南公路扫尾工作的同时,南坑镇投资近百万元修建了大岭水泥街道,投资近百万元新建大丰农贸市场,投资40万元对南坑老街丁字路进行路面改造,并对双凤、山田、高田等村级公路进行了路面改造和维修,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电信事业也有了快速发展。到2008年,全镇25个村已全部接通程控电话,其他通讯信息发展迅速,为南坑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农业
农业以水稻为主,建国后大搞水利建设,兴建小(二)型水库房座,整修水塘499口,总蓄水量达1670万立方米,市建
萍乡明月湖,库容2000多万立方米。东西两干渠全长55公里。沿途有隧洞9个,长达2000米。渡槽21座,总长1260米。其中南坑渡槽最为壮观,高50米,长56米,为全市第一高渡槽,坪村水库及其他水利设施的建成,使得南坑旱涝保收。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粮食连年稳产高产。此外,农业结构也得到了调整,
种植业和养殖业大大发展,到2008年已有百亩葡萄园1个,并兼种花卉,有果园3个,其中石灰岭村的果园还兼种药材,与此同时,庭院经济也有所发展。
工业
工业生产,解放前以土瓷业较为兴盛。据初步考证,横江两岸的凤凰坡、东冲、山下、瓦子坳等处为宋元时期的
古窑址,窑下村也因此得名。主要生产民用器皿,为当时赣西最大的民窑之一。此外还有几家土法造纸厂和小煤井以及酿酒和皮革作坊。
到了21世纪,全镇已形成电瓷、煤炭、
铁矿精选、
石英、花炮制造等工业企业132家。年产值超1000万元的规模企业15家。2002年以来,先后投资1000万元兴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近800亩的工业小区,并实现了“三通”“三化”。到2008年已有9家企业在小区落户,中南电瓷“PNC”荣获
江西省著名商标,南坑高压电瓷厂和新龙电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不但在国内畅销,部分产品已经打入国际市场。此外,个体、联体企业也有所发展,如
瓷石矿、水力发电厂、机砖厂、鞭炮厂、
汽车修理厂等计26个。
文化
文化底蕴深厚。明月湖度假村是
萍乡市旅游休闲的景点之一。南坑车湘、七宝傩弘扬了传统傩文化艺术,2005年参加国际傩文化艺术表演并取得较好成绩。“南溪怀”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南溪诗社办得有声有色。妇女军鼓队、
腰鼓、龙灯、茶灯等民间艺术不断发展壮大,并多次在市、县表演竞赛中获奖。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南坑是通往
井冈山风景旅游区的重要交通线。苏区人员与物资的补给,均由此转送。1928年,湘赣独立师在半山成立,南坑人民积极投身革命,全镇有革命烈士112人。
民风民俗
南坑镇横江村(原名横江背)舞龙灯
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自居。龙是五瑞兽之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自古以来,有关龙的传说浩如烟海,龙也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
在古代,龙形象主要出现于宫廷,为皇家专用,表现为雕刻、绘画、刺绣等静态形式,龙也被赋予至高无上、威严神秘的力量。到了汉代,龙文化有了动态表现形式—舞龙灯,并很快由最初的祭天、祈雨等特殊场合流入民间,并以表现喜庆吉祥的气氛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影响遍及大江南北,并波及海外,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民间艺术。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舞龙灯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企事业单位、群众团体歌颂祖国、礼赞幸福生活的隆重热烈的艺术活动。
南坑傩舞
江西省芦溪县南坑傩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民俗文化艺术瑰宝。时光流逝,仅剩一些南坑老艺人能表演这种舞蹈。近年来,当地组建了少年傩舞表演队,傩舞这种古老的表演艺术又焕发出新的生命。
交通
南坑镇交通十分便利。319老线、320国道挂线芦南公路纵横越境内,镇区距
浙赣铁路20公里,距
上瑞高速公路25公里。南部经济干线、红色旅游专线和“萍南经济快车道”的“一纵二横”三条
二级公路建设已于2006年全面启动,村级水泥公路四通八达。
社会
社会事业
文教卫生事业方面。解放前夕,仅有小学16所。现有中学3所,其中县办职业高中1所,初级中学2所。在校高中生(含职高)452人,在校初中学生2306人。现有小学24所,在校小学生3562人。全镇在职教职工(含南坑职中)383人,离退休教职工82人。1996年已顺利通过了“两基”验收,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解放前夕仅有4名中医。现有
中心卫生院1所,医疗所29个,除各村卫生所外,镇中心卫生院和防疫站有医技人员26人,护士11人。中心卫生院有病床20张。
廉政建设
2006年来,南坑镇不断健全工作网络,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全力打造和谐平安南坑,实现了社会安全稳定、经济平稳增长的良好局面,先后被评为市“十佳乡镇”、省“百强乡镇”。
该镇按照稳定压倒一切的思路扎实开展工作,把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与经济发展紧密统一起来,全镇17个村和1个居委会都配备了综治信息员、信访调解员、安全排查员,成立了治安巡防队、看楼护院队、综治特派员等“六支队伍”,与农户签订安全稳定双向承诺书1万余份,织牢了综治网络;对高危行业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实行机关干部监管制、安全
风险抵押金制,专职安监队采取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集中整顿相结合的方法,严厉打击非法开采活动,有效遏制了非法开采势头;信访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形成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秩序,2006年1—10月份接待群众来信来访18件(次),并一一落到实处。
同时,该镇结合“知荣辱,树新风,争合格,促和谐”活动,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一项项惠民工程在干群之间架起了连心桥。2006年为370户困难群众办理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补助金63.7万元,扶贫救济款9.6万元,投资150余万元新建了敬老院,南部经济干线、红色旅游专线和萍南经济快车道的“一纵二横”三条
二级公路建设已全面启动,村级水泥公路已实现村村通工程。院背、王家坪、水尾等7个新农村示范点让群众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变化和实惠
党政工作
南坑镇紧紧围绕稳定社会和发展经济的大局,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建立起一支义务帮教队伍,真情帮教,同时广泛加强法律宣传,普及全民法律意识,全面促进社会稳定、
和谐发展。
南坑镇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抓好帮教组织的建设,各村、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一支以党支部为首的帮教队伍,全镇帮教组织64个,成员达200余人。他们将全镇的帮教对象全部造册登记,建立和完善包帮教、包转化、包巩固的帮教承包责任制。与帮教对象签订帮教责任书,划定各小区跟踪管理责任人与帮教责任人,定期走访、了解其思想主要表现,引导他们走自食其力的正道。同时组织“两劳”回籍人员和轻微违法人员参加学习班,按照上好一堂法制课,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写好一份思想情况汇报的要求,督促他们弃旧从新,向好的方向转化。且全镇64名“两劳”回籍人员无一人重新犯罪,走上了自谋职业的道路。
南坑镇对镇、村干部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法律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水平和政治业务素质。广泛加强全民普法宣传。2016年,该镇进行广播宣传2次,刊出法制宣传墙报2期,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上法制课16场次,对广大群众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该镇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和治安、刑事犯罪明显减少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环境和谐平安。
发展目标
南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经济转型、实现富民强镇”的战略部署,积极倡导开明开放、创业创新、重情重义南坑新风尚,坚持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开放发展、
和谐发展,打好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做美做靓生态城镇、做精做活现代农业、做好做实民生文章四大硬战,打造新型工业镇、转型先行镇、生态文明镇、繁荣和谐镇,着力建设活力南坑、生态南坑、文化南坑、幸福南坑,呈现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荣获全国百家示范乡镇工会
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
萍乡市“十佳乡镇”、
芦溪县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奖第二名。
获得荣誉
南坑镇荣获全国百家示范乡镇工会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百强乡镇”、萍乡市“十佳乡镇”、芦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奖第二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