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阪正康(1939年12月14日-),
日本作家、评论家,代表作品为《安乐死和尊严死》。以其深入的历史研究和独特的历史观点而知名。
保阪正康出生于
北海道札幌,父亲是
群马县人,母亲来自
江别市。由于父亲的工作,他在江别市度过了早年生活。3岁时在
福岛县二本松市生活,5岁时移居北海道
二海郡八云町,在那里迎接了终战。直到小学6年级,保阪再度搬到札幌市白石町。他毕业于札幌市立柏中学校及北海道札幌东高等学校,中学时期与阿部典英为同班同学,而西部迈是中学大一届的学长。之后,保阪进入
同志社大学文学部
社会学系,在校期间参与演剧研究会,执笔创作关于特攻队的戏剧。大学毕业后,他加入了
日本电通集团PR中心。后来,保阪以作家为志向,加入朝日ソノラマ担任编辑。1970年,三岛由纪夫事件成为他转向写作的契机,他花了两年时间调查死のう事件。中途辞去工作,成为自由工作者,并在1972年以《死のう団事件》一书作家出道。2004年,因个人志《昭和史讲座》获得第五十二届
菊池宽奖。2017年,以《ナショナリズムの昭和》获得第30届
和辻哲郎文化奖。
保阪正康是“昭和史世代相传的会”的主持人。他的著作包括《东条英机と天皇の时代》《陆军省军务局と日米开战》《忘却された视点》《安楽死と尊死》《爱する家族を丧うとき》《日本の医疗》与《オモテの议论ウラの议论》等多部作品。保阪的历史研究偏重于当事人的证言,因此也受到了来自实证立场的批评。例如,小林善纪批评他的历史观为“蛸壶史观”,指出保阪只在本国中探讨战争的原因,而忽略了外国的视角。保阪对二战时期的军部持批判态度,并否定主张“大东亚战争是自卫战争”的
靖国神社。他对总理大臣参拜靖国神社持批判立场,虽然认为普通人参拜靖国神社是个人自由,但也指出这等同于接受靖国神社的主张。在
同志社大学就学期间,保阪参加了
安保斗争的
左派学生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