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大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人物
上官大夫,战国楚国大臣,与屈原官职一样,想要争得宠信,嫉妒屈原的才能。楚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他刚写完草稿,上官大夫见到后想拿来邀功,屈原不与。上官大夫因此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很生气,自此疏远了屈原。
在《史记》等典籍中记录了如下史实,一意孤行的楚怀王不顾屈原的劝阻,轻信秦国使臣张仪的诱惑、臣的蛊惑,自己落得被秦国所困,客死他乡。楚怀王死后,楚顷襄王继位,当初极力怂怀王入秦的子兰做了令尹,屈原多次流露不满。子兰将怨恨发泄到屈原身上,让上官大夫再进谗言,顷襄王把屈原放逐了。
人物性格
在正史中,上官大夫是一个小人。
史书记载
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上官姓大夫:姓上官,史失其名。王逸《离骚经序》有所谓“同列大夫上官靳尚”,以为上官大夫名靳尚,近世郭沫若亦用此说。徐孚远曰:“《史记·张仪传》别出靳尚,不言即上官,疑是两人也。”梁玉绳曰:“王逸《离骚经序》云‘上官靳尚’盖仍《新序·节士》之误。考《楚策》靳尚为魏国张旄所杀,时在怀王十八,即前311年;而此言上官为子兰所使,当楚顷襄王时,必别一人。故《汉书·人表》列上官大夫五等(中中),靳尚七等(下上),相差两级,故上官大夫与靳尚非一人也。"
原型人物
上官大夫极可能就是子兰。
子兰是楚怀王幼子、楚顷襄王之弟。和屈原是同时代人,并且,同朝为官。
最重要的是,子兰是屈原的政敌。屈原德高,作《楚辞集解》,其辞美。子兰欲以叛国之辞除之。屈原曰:“死且不辞,何惧之有?”后为楚王所逐,辞亲戚,见放楚之汨罗市
地名上官姓
上官最初不是姓氏,而是地名上官邑。据《史记·楚世家》记载,“上官”为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南。
战国后期,楚怀王封他的小儿子兰为上官邑大夫,子兰的后代子孙遂以邑名为姓,称上官氏。子兰就是上官氏得姓始祖。
以地名称上官大夫,则,同时只能有一个上官大夫,不可能有两个上官大夫。
另说郑穆公官拜上官大夫。其子孙以官衔为氏而姓了上官。更加证明上官大夫就是子兰。一个官名不大可能有两个人同时担任。史书记载言简严谨,如果两个上官大夫,会用其他词语加以区分的。
与靳尚故事
在许多著作中作者把上官大夫和靳尚当成同一个人。如:
高中语文第五册《屈原列传》注七:“上官大夫姓靳名尚。”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第93页:“上官大夫靳尚。”
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第8页:“他被一个上官大夫叫做靳尚的当作死敌.....。”
郭沫若在他的《我怎样写五幕历史剧\u003c屈原\u003e》中也作上官大夫靳尚(《屈原》第118页)。
就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也把靳尚解说为:“战国楚上官大夫,幸于怀王......”。
看来,这些作者把上官大夫当做靳尚所认的官名了。其实“上官姓”是复姓,“大夫”是诸侯宗族的称谓。上官大夫即姓“上官”的重臣。但他并不是靳尚大夫。这在下列古籍中足可以得到证实:
上官大夫最早见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上官大夫欲夺之”,“(怀王)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
这里上官大夫名字出现四次,并未提到靳尚。
《战国策·楚策二》载:“靳尚为仪谓楚王曰”,“尚(谓郑袖)”,“靳尚谓楚王曰”,“楚小臣,靳尚之仇也”,“君不如使人微要靳尚而刺之”,“张旄果令人要靳尚刺之”。这里靳尚名字出现了六次,但没有提到上官大夫。
《史记·楚世家》载:张仪曰:“臣善其左右靳尚,靳尚又能得事于楚王幸姬郑袖……”“靳尚谓郑袖曰”。“靳尚曰”这里四次出现靳尚名字。也没有提及到上官大夫。无论是《战国策》还是《史记》并没有说过上官大夫就是靳尚,古代史学家不可能用完全不同的两个名称来记述同一个人。
汉族著作中也有关于上官大夫和靳尚的记载,刘向《新序·节士》曰:“张仪之楚,货楚贵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属,上及令尹子兰,司马子椒,内赂夫人郑袖,共奢屈原。”
王逸楚辞章句》上说:“同列大夫上官姓靳尚妒害其能,共奢毁之”二者的记载都将上官大夫和靳尚看作二人。
班固的《汉书·古今人表》其中上官被列于“中中”,靳尚被列于“下上”,他们差两级。班固在这里很明显地把他们分为两个人。这应该是判断他们为两个人最重要的证据。
宋人洪兴祖楚辞补注》也说:“《史记》曰‘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朱熹楚辞集注》又说:“同列上官大夫及用事臣靳尚……”这里也将上官大夫和靳尚明确分为两人。
当代学者邹云鹤先生早在1962年就以“上官大夫并非靳尚”为题发文予以拨正和澄清:造成错觉的是刘向的《新序·节士》。刘向在该文里写有“使张仪之楚,货楚贵臣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刘向在这里把上官大夫和靳尚第一次拉在一起,但我们却不能因此而认定他们是一个人。因为,“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应该理解为,“上官大夫、靳尚之属”,因为“属”是表示复数的。
他认为:“把上官大夫与靳尚作为一个人。”是从王逸的《楚辞章句》中所产生的误会。王逸在《离骚经章句第一》中写道:“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共毁之。”这句话咋一看来,很容易把“上官靳尚”当作一大夫。如唐·张守杰的《史记正义》在上官大夫名下注曰:“王逸云上官靳尚”。
洪祖兴也以迷惑的态度在《楚辞补注》中在王逸的这句话下写道:“史记曰上官大夫与之同列,又曰用事臣靳尚”,以为王逸搞错了,其实王逸并没有错。他说的是‘同列大夫,上官姓,靳尚’就是说“上官”和“靳尚”都是与屈原“同列”的大夫(语见1962年5曰9日《光明日报》文为“上官大夫非靳尚,作者邹云鹤”)称谓。
范正生先生也认为唐朝张守杰的《史记·正义》将上官大夫解释为:“王逸云上官大夫靳尚。这是张守杰对王逸章句的误解,将上官大夫与靳尚看作一人。也许正是由于张守杰《正义》的失误,才出现了上官大夫与靳尚合二为一的误传,以致于使郭沫若先生也把上官大夫与靳尚理解为一人。
中华姓氏研究员靳国年先生认为在“上官姓氏起源的传说”中,“上官”起源于上官大夫,这显然和靳尚的后人姓“靳”矛盾可见,上官大夫和靳尚的确是两个人。
参考资料
屈子去哪儿了.上观新闻.2024-03-22
目录
概述
人物性格
史书记载
原型人物
与靳尚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