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度亡经》是1995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
莲花生、译者徐进夫。本书是一部西藏佛学名著,依照佛教义详细介绍了人死以后每天“中阴”的变化情形。它蕴含着一套丰富的临终、死亡及死后世界的知识和图景。此外,基于《西藏度亡经》的
藏传佛教“临终关怀”具有终极关怀的性质,它既是死亡救助,又是生死教育,涵盖人从生至死的一切人生课题的智慧,这也是现代临终关怀需要借鉴和发展的。这些内容具有强烈而广泛的心理学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又名《中阴得度法》,是一部
西藏自治区佛学名著,由八世纪
印度高僧
莲花生所著,并将其传入西藏。全书依照佛教义详细介绍了人死以后每天“中阴”的变化情形,特别介绍了“出胜”、“入胜”的一些概况与方法,书是详细介绍了西藏佛教秘杂的中阴超度方法。《西藏度亡经》,又称《中阴解脱经》,公元八世纪时被写成经文。已经重复叙述生死的模式超过一千年了。
《西藏度亡经》,顾名思义,乃超度亡人之经典。它由
藏传佛教开山祖师莲花生大师在公元8世纪写成,经名为《中阴得度》(今译为《西藏度亡经》,以下简称《度亡经》)。因其是掘藏,故有“伪经”一说。《度亡经》是一本广泛流传于藏民族及藏传佛教信仰群体中的密宗经典,目前已成为一本每日祷告书,其对藏族人的影响,尤其对藏人生死观念的影响,不容忽视。
书中提到的教法名为中阴闻教得度,此教法属藏传佛教最古老教派
宁玛派的大圆满教法,属佛教密乘。其意为,在人已离开人世之后尚未投生之前这个名为“中阴”的阶段之间,呼唤他的名字,对他读诵这部经典,向身在“中阴”境中的亡灵解释种种“中阴险难”的恐怖,即使他不能证入不生不灭的法身境界或得报身佛果以了生死轮回之苦,至少亦可得上品的化生或转生以免落入饿鬼、畜生、地狱三恶趣中。
《中阴解脱经》的背景包含了佛教的哲学,这个哲学经常默照人们意识的来源。
死亡并不是一切的结束,许多曾经面临死亡的人都说看到了光芒。死亡,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刹那,是人类精神觉醒最适当的时机。我们的人生就是要心灵成长,我们来到临死的病床,要知道这为何重要。
死亡并不是一件哀伤的事情,而是可能在瞬间得到完全的解脱。死后会立刻进入中阴状态,透过这个经验,即使最不成熟的人,都可以拥有纯洁的生命。
伊文思温慈博士是一位
牛津大学的人类学家,将《西藏度亡经》集印行于英国牛津大学。
心理学家
荣格不认为人死以后一切都消失了,他非常欢喜找到了《西藏度亡经》真正的意义,那就是“中阴解脱”。他把《西藏度亡经》称作他一辈子的伴侣。
1960年代,美国科学家发现生命体都有光明。《西藏度亡经》认为,光明就是生命的本质,如果没有觉醒,就会以生命的形式表现(生死轮回)。这头牛前世有可能就是你的母亲。
哈佛大学教授分析光明的意义。他的描述类似《西藏度亡经》。
苏南才仁正值壮年,却在人生的旅程中倒了下来(无常)。他很难与这个世界分离(情爱)。也许会徘徊在三种中阴过程中。如果无法觉醒,49天以后,可能会往生为动物或下地狱(
六道)。
作者简介
莲花生,印度佛教史上最伟大的大成就者之一,
藏传佛教的主要奠基者。
公元八世纪,应藏王
赤松德赞迎请入藏弘法,成功创立了
西藏自治区第一座佛、法、僧
三宝齐全的
佛教寺院——
桑耶寺。他教导
藏族弟子学习译经,从
印度迎请无垢友等大德入藏,将重要显密经论译成藏文,创建显密经院及
密宗伽蓝,开创了在家出家的两种圣者应供轨范,奠定了西藏佛教的基础。
藏传佛教尊称他为咕汝仁波切(意为大宝上师)、邬金仁波切(乌仗那宝),
宁玛派(含义即旧教)的祖师。通称贝玛迥乃(
莲花生)。据
多罗那他于1610年所著《
莲花生传》所载,约于摩揭陀国天护王时出生于邬金国王族。
作品目录
前记
序(第一版)
序(第二版)
序(第三版)
序(普及本)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前言
第一节 死亡的科学
第二节 转生与复活
第三节 意识的转移
第四节 真空的明光
第五节 解脱的境界
第六节 死后的景况
第七节 解脱的道路
第八节 投生的境相
第九节 变易的相续
第三章 正文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神识的迁移
第三节 本法的读诵
第四节 诵法的实施
第一部分:临终时的中阴境相
(一)死亡的征候或临终中阴的第一阶段:死时现前的初期明光
(二)临终中阴的第二阶段:刚死之后所见的续发明光
第二部分:体验实相时的中阴境相
(一)在实相中阴的第三阶段:业幻现前时体验实相
(二)初七:第一至七天,喜乐部圣尊现前
反响
《迷幻体验》一书于1964年出版,是由
蒂莫西·利里、拉尔夫·梅茨纳和理查德·阿尔珀特(后来被称为拉姆·达斯)合著的LSD旅行指南,其内容松散地基于埃文斯-文茨翻译的《西藏度亡经》。
阿道司·赫胥黎将《西藏度亡经》介绍给了蒂莫西·利里。据利里、梅茨纳和阿尔珀特说,《西藏度亡经》是:进入人类心灵最深处的钥匙,也是指导修行者的指南,以及寻求解脱灵性道路的人的指南。
他们将LSD的作用解释为“剥离”自我防御,在《西藏度亡经》中死亡与重生阶段之间发现了相似之处,以及利里在他研究中证实的生理“死亡”和“重生”阶段。据利里、梅茨纳和阿尔珀特说,这是:最古老、最普遍的一种修行,让修行者在精神重生之前经历死亡的体验。象征性地讲,他必须死于自己的过去和他过去的自我的手上,才能在他的新灵性生活中占据自己的位置,而他已经被
灌顶进入这种灵性生活。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