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境内省属公办高等院校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是燕山大学的二级学院,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河北大街438号,学院有教职工243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7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德国洪堡学者4人。在校生4808人,其中博士237人,硕士1712人、本科生2830人、留学生29人。
办学历史
1960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成立,由于重型机械自动控制的需要,随即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抽调部分骨干教师创建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
1962年,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易名为电力拖动及自动化专业。
1984年,随燕山大学迁往秦皇岛市
1996年,电气工程学院创建。
1997年,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整体更名为燕山大学。
2006年,学院迁入燕山大学新校区。
科研平台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控制系统与智能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近五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级项目12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5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项、国家重点基金项目6项、国家联合资助基金项目3项、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纵向到款额18039万元。获批省部级项目186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97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6项、河北省优秀青年基金3项、河北省重点基金项目13项,纵向到款额3536万元。学院注重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完成横向项目398项,总到款额23924万元。学院在国家、河北省、行业等层面上斩获了多个奖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学院对学校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ESI贡献位于全校首位。在计算机科学方面,学院发表的论文被引频次2448,贡献率为58.01%。在工程学方面,学院论文被引频次7710,贡献率为45.89%。
在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与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并驱的育人理念下,学生们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连续两年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在“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3项、省级特等奖4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7项、省级一等奖21项、二等奖60项、三等奖41项;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在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国家级优秀推荐项目4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在“西门子股份公司”智能制造挑战赛中,获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在2022年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二等奖3项、优秀奖1项;在2022年RoboCom机器人开发者大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省级一等奖1人、三等奖7人、优秀奖3人;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及系统设计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2项、省级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
百篇优博
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提名论文1篇
学术资源
4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防主干学科,1个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个河北省教学团队,3个河北省教学示范中心。
学术交流
学院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了多次学术会议。2016年以来,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80余人次来学院讲学和从事合作研究;派出学术骨干100余人次赴国外著名高校或科研单位进修、考察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美国托利多大学、日本上智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国外大学有着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学院下设6个系和3个本科专业学院现下设自动化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电气工程系3个系,1个电子实验中心,学院综合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3个行政办公机构。
系:自动化系、仪器科学与工程系、自动化仪表系、生物医学工程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系、电力工程系
本科专业: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规划发展
总体目标:经过“十三五”建设,学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学科布局进一步优化,优势学科实力进一步加强,新建学科水平快速提升,学科综合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产出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论文数量和质量均大幅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和高端人才的引进均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显著提高。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243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70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3人,德国洪堡学者4人。在校生4808人,其中博士237人,硕士1712人、本科生2830人、留学生29人。
学科体系
据2024年1月学院官网所示,学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和电机工程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领域,3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河北省强势学科,3个河北省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河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防主干学科,1个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个河北省教学团队,3个河北省教学示范中心。
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评估结果为B、“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B-、“电机工程学”学科评估结果为C+。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技术和电气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导航、制导与控制,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网络控制与技术处理,冶金综合自动化,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仪器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机工程学
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精密仪器及机械,生物医学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领域:电子信息,能源动力
河北省“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
河北“双一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电气工程
河北省重点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河北省强势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群
国防重点学科
1980全国首批具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2000年获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国防重点学科。
现有教师及研究人员50人,其中:正副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1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主要研究方向有:非线性系统动力学分析与控制、轧机板形板厚控制、智能识别、监控及应用、机器人控制等。
学科承担着大量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任务。研究成果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提名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8项;出版专著一部;被SCI、EI和ISTP收录学术论文142篇。
河北省重点学科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学科于1992年被评为首批机械工业部重点学科,2000年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05年被确定为河北省重点强势学科群建设学科。
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学科现有教师及实验人员25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人,硕士学位教师20人。主要研究方向有:光电检测与光纤传感技术、精密测试仪器及机械加工自动化监测技术、激光生物物理技术和动力系统多路巡回检测与节能工程。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励共计17项。在国防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出版专著及教材共6部。
河北省重点学科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于1998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被评为河北省重点学科,200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河北省自动化强势学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生教师17人。主要研究方向有:逆变电源拓扑及控制技术、功率因数校正及谐波补偿技术、大功率牵引传动及故障诊断、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高频功率变换软开关技术、特种开关电源、交直流传动及其运动控制、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和可靠性、超导电子学技术及其应用、新型光电转换器件等。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重大横向科研课题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项,市级及其他奖励9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60多篇。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燕山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6年获得“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现有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及仪器、生物医学仪器与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主要围绕光电检测与光纤传感技术、精密测试仪器技术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共形成了4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燕山大学电机工程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该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是河北省重点学科,建有电力电子节能与传动控制河北省重点实验室,设有变频电源、高频开关电源、可再生能源、电能质量控制、功率因数校正、逆变电源、电机与控制、特种电源及故障诊断、电工理论新技术等研究室和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技术研究所。电气工程学科特色研究方向:(1)电力电子功率变换与控制,(2)电力传动与轧机自动化,(3)新能源发电与应用,(4)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控制,(5)新型电工电子器件及应用。
燕山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设立于2007年。下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网络控制与信息处理、冶金综合自动化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为河北省强势特设学科(群),凝聚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学术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有: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等。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
专业学位授权学科
人才培养
学院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河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河北省精品课程5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自动化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电机工程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燕山大学秦港股份港口综合自动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动化实验中心
河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新能源变换与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河北省精品课程:自动控制理论、电工与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电气控制与PLC
办学理念
“以人为本厚德博学”
以人为本,即“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本,就是充分依靠教师这一办学的主体,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注重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学生为中心,就是坚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从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关注和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回顾电院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从东重创建之初诚揽八方英才,到多年来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和学生工作的传统,学院在办学工作中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
厚德博学,是我们办学、为人、育人的准则和目标。厚德,就是以高尚的道德和品行作为学院的立院之本、为人之道、育人之基。培养和锤炼优良品德是造就人才、成就事业的基础;博学,就是以传承和创造知识作为大学的特征和使命。大学师生唯有追求博大精深、博采众长,坚持学无止境、创新不,才能以更多的知识与技术创新成果来贡献国家、服务社会,从而实现理想、完成使命。厚德博学与我们长期以来提倡的“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全面发展”是一脉相承的。
确立“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既反映对电院历史办学思想的传承,也体现新形势下电院更高层次的办学宗旨和追求。
精神文化
院徽
院徽为圆形标识,由内外两个同心圆组成,外圈上部为黑色学院中文名称,下部为黑色学院英文名称;内圈为两道闪电组成的蓝色图形。
院风
团结,是包容,是协作,是团队合作的凝聚力量;进取,是奋斗,是追求,是执着自强的奉献精神;
求是,是探索,是求真,是理性务实的科学素养;
创新,是超越,是创造,是成就进步的不竭源泉。
我院“团结、进取、求是、创新”八字院风,是学院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及原东重的优良传统为指导,是广大师生智慧和意愿的结晶,经过近十年的历程,已为广大师生、校友等所熟知,成为学院重要的精神动力文化。因此,沿用八字院风,从尊重历史、尊重实际、传承文化来考虑是合理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八字院风加以新的诠释,赋予新的内涵,使之更加体现时代精神,又是必需的。
人才培养方面
到2020年末,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4000人左右,其中博士研究生30人左右,硕士研究生480人左右,一本招生数840人;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2%以上。着力提升教学水平,获校级教学成果1项,开设在线开放课程2-3门、产学研合作办学基地3-4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90项,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通过专业认证与评估专业数2个,校级规范化建设课程24门。力争新增2篇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篇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校内、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各增加2个,校级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10项。
学科建设方面
到2020年末,力争冲击国家一流学科、申报成功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或重点实验室。
科学研究方面
到2020年末,申报成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5余项,力争申报成功国家级科研奖励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力争“十三五”末纵向科研到款7000万元,产学研合作横向科研到款7000万。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篇,国家发明专利120项,实用新型专利80项,学术专著10部。
师资建设方面
到2020年末,全院教师总数达到210人,全院师生比达到1:17,教授90人、副教授75人,博士生导师46人,硕士生导师18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85%。新增1人、国家优青年2-3人、国家杰青1-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河北省杰青2人,河北省特贡专家1人,河北省“三三三”工程人才3-5人,年度访问学者年均3人,在站博士后达到15人。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学院概述.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3-12-22
学院概述-电气工程学院.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1-05-10
科研获奖-电气工程学院.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官网.2021-05-10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最新).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1-05-31
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学院.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官网.2021-05-10
历史沿革-电气工程学院.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官网.2021-05-10
历史沿革.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2023-12-08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科研平台
科研成就
学术资源
学术交流
办学条件
院系概况
师资队伍
学科体系
人才培养
精神文化
领导团队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