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鹰级
重巡洋舰是日本海军建造的一型新式重巡洋舰。古鹰级重巡洋舰是旧日本海军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定之后建造的最早装备200毫米口径主炮的巡洋舰,由著名日本海军造船军官
平贺让主持设计,之前他还设计了实验性质的夕张号轻巡洋舰。古鹰级共建造了两艘,同型包括
古鹰号、加古号,两舰于1926年完工服役。后续舰经过大幅改进设计,成为青叶级重巡洋舰。根据伦敦海军条约的规定古鹰级舰被归类为重巡洋舰。本级舰在
太平洋战争中全部战沉。
发展沿革
建造缘由
日本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之前批准了建造2艘7000吨级巡洋舰(即古鹰级)的预算计划。古鹰级战舰完成于1926年,是日本建造的首级
重巡洋舰,为著名的
夕张级轻巡洋舰的后继舰。严格地说,他们算是两个级别的战舰:古鹰级和青叶级,但设计基本是相同的,在外观上也很难分辨出来。
建造列表
时间表
古鹰
名取自位于
江田岛市海兵学校旁的古鹰山(根据旧日本海军命名规则,一等巡洋舰用山名来命名,后来伦敦海军条约后分类为重巡洋舰)。古鹰号1922年12月5日开工,建造于三菱长崎
江南造船,1925年2月25日下水,1926年3月31日完工。1937年4月30日完成现代化改装。
太平洋战争中,1942年11月12日,古鹰号被美军击沉。
加古
名取自位于
兵库县的河流
加古川市。最初是
八八舰队计划中的川内级
轻巡洋舰建造计划,前三艘完成后,后四艘取消,经费用于建造古鹰级
重巡洋舰,沿用“加古”原名(成为少数以河川命名的重巡洋舰,根据
日本帝国海军命名规则,一等巡洋舰用山名来命名,二等巡洋舰用河川名来命名),成为古鹰级的2号舰。加古号1922年11月17日开工,建造于神户川崎
江南造船,1925年4月10日下水,1926年7月20日完工。1937年12月27日完成现代化改装。
太平洋战争中,1942年8月10日被美军潜艇击沉。
技术特点
古鹰级为了凌驾当时列强海军的
轻巡洋舰(即侦察巡洋舰,旧日本海军等级制定规则归类为二等巡洋舰),装备200毫米口径单装炮,达到了华盛顿海军条约条约对非主力舰装备
舰炮口径不得超过八英寸(203毫米)规定的上限。古鹰级建成时
炮塔配置极具特色,在舰体的中心线上前、后各三门二十厘米口径单装炮,分别呈“品”字形配置在前后部甲板:舰体前部第一、第二炮塔朝前,第三炮塔朝后;舰体后部第四炮塔朝前,第五、第六炮塔朝后。另装备十二门610毫米口径
鱼雷发射管,在中甲板两侧舷各装三具双联装固定式发射管。在四号炮塔处安装一座斜坡状的滑行轨道,用于起飞
舰载机。古鹰级采用平甲板船型,为了达到日本海军要求的高航速古鹰级舰体长宽比较大,舰舷弧提高了耐波性。动力装置采用
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制造的高低压全
齿轮转动涡轮机,航速达到34.5节。前烟囱向后曲折远离
舰桥,减小排烟对舰桥的影响。在古鹰级的设计中,为了增加防御效果侧舷装甲采用倾斜布置,日本海军首次将侧舷装甲设计为舰体结构的一部分,以此来减少重量,另一个的节省重量的尝试是舰
炮塔处甲板的呈斜坡设计,类似设计也出现在之后日本海军建造的大多数条约型
重巡洋舰以及后来
大和号战列舰前甲板。古鹰级重巡洋舰在有限的排水量限制下追求火力和航速方面的优势,装甲比较薄弱。
在古鹰级的设计中,日海军第一次将装甲设计为战舰结构的一部分,以此来减少战舰的排水量。另一个缩小排水量的尝试是舰尾三号炮塔的倾斜设计,这种设计也为这之后许多
日本战舰所通用。大和号舰首的第一号炮塔也能够看到这种设计。古鹰级舰体相对较小,搭载1-2架
水上飞机,装甲的薄弱也使得他们比较容易被击沉。
1937年(昭和十二年),古鹰级重巡洋舰进行了现代化改装,首先是将主炮口径由200毫米增大到203毫米,主炮改装为与其改进型青叶级相同的安装方式,改用三座双联装
炮塔,前部两座主炮塔朝前,在
舰桥之前的前甲板呈背负式布置,舰体后部布置一座主炮塔。
鱼雷发射管减少了四门,舰内固定式则改为上甲板回旋式两座四联装鱼雷发射管;强化对空火力,增加了弹射器以及搭载1-2架水上
侦察机。改造了动力系统以及排烟的烟囱。另外改造了舰桥,更新了指挥设备。改装后排水量增加,航速下降。古鹰级与其改进型青叶级,设计基本是相同的,经过1937年的现代化改装后在外观上很相似。
性能数据
服役事件
古鹰
古鹰级服役后编入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第二舰队第5战队。开战前,古鹰级组成第6战队,担任第1舰队的
战列舰护卫任务。开战后被派到第4舰队,参加关岛攻防战及第二次
威克岛攻略作战,负责对岸射击和警戒。
太平洋战争初期,古鹰级属于进藤信竹
中将率领的南洋部队,隶属第四舰队,参加进攻关岛及威克岛的作战。1942年1月随舰队转战
所罗门群岛作战,1942年5月参加
珊瑚海海战,6月编为
中途岛作战的支持部队。
中途岛战役后,1942年7月成立了用于
新几内亚岛和所罗门群岛支援作战的第8舰队,古鹰级编入属于三川军一中将率领的第八舰队中,第6战队为其中主力部队。1942年8月7日,美军登陆
瓜达尔卡纳尔岛,包括古鹰、加古在内的第八舰队计划炮击美军登陆场,第8舰队司令三川军一中将率由鸟海、古鹰、加古、衣笠、青叶、天龙、夕张、夕风组成的特混舰队偷袭隆加角(Lunga Point)的美澳舰队。8月8日午夜,以鸟海受轻伤的代价击沉美澳军阿斯图里亚号(Astoria,CA-34)、昆西号(Quincy,CA-39)、文森斯号(Vincennes,CA-44)和
澳大利亚重巡洋舰堪培拉号(HMAS Canberra,D33),
芝加哥号(Chicago,CL/CA-29)受重创,可谓完胜。但次日加古被美军潜艇击沉。
但古鹰级火力薄弱的特点在后来的战斗中逐渐暴露出来,并付出了惨重代价。1942年11月11日午夜,两军在
萨沃岛海域再次交锋,日本舰队计划趁夜炮击瓜达卡纳尔岛上美军机场,三天后的11月14日,炮击瓜岛机场后,在萨沃岛附近海域,美军舰队依靠雷达方面的优势集中炮击日舰,
古鹰号遭美国
航空母舰企业号航空母舰舰载机和
海军陆战队战机多次命中,舰上起火,完全失去战斗和航行能力,在12日凌晨0:40分沉没。
加古
加古号1922年11月17日开工,较古鹰号动工提早半个月左右,工程期间由于
起重机事故而延迟竣工,古鹰号得以首先竣工。建造于神户川崎
江南造船,1925年4月10日下水,1926年7月20日完工,为古鹰级2号舰,也是大正时代最后完成的军舰。
1937年12月27日完成现代化改装,改为三座连发
炮塔,发射管更改为上甲板回旋式,并加强对空武器和
侦察机。
开战前,古鹰级组成第6战队,担任第1舰队的
战列舰护卫任务。开战后被派到第4舰队,参加战争初期的关岛攻防战及第二次
威克岛攻略作战,负责对岸射击和警戒。1942年1月随舰队转战
所罗门群岛作战,1942年5月参加
珊瑚海海战,6月编为
中途岛作战的支持部队。
1942年7月成立了用于
新几内亚岛和所罗门群岛支援作战的第8舰队,第6战队为其中主力部队。美军在
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后,第8舰队司令三川军一中将率由鸟海、古鹰、加古、衣笠、青叶、天龙、夕张、夕风组成的特混舰队偷袭伦加岛的美澳舰队。
1942年8月10日,加古号在返回基地途中,在
新爱尔兰岛北方遭被
美国潜艇“S-44”号击沉。它是同级舰中第一艘以及
日本巡洋舰中仅次于“三”号损失的第二艘舰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