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凌(1923~1995)本名黄光兴,又名光,笔名冷凌,
汉族,四川什邡人,后住绵阳安县,解放前夕毕业于
四川大学中文系。冷凌先生一生酷爱文学艺术,擅长书法、篆刻、古典诗词,小说创作亦有很高造诣,著有百万字长篇小说\u003c芦花风起\u003e等等。书法作品有五体十余种不同风格。其篆刻出秦入汉。作品参加过全国二届篆刻展、全国新人新作展等
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重要展出。作品有"自家面目"。生前被聘为
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长城国际书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理事。传略被辑入《中华人物辞海》、《世界文化名人辞海》、《
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出版有《冷凌书法》集。
1923年生,
四川省什邡县人,原名黄光兴。毕业于
四川大学中文系,幼时曾接受过家塾教育,练就一手好楷书,又是中文系的高才生,学富五车、气宇轩扬、一表人才。已是修身、齐家,只待治国、平天下!然时运不济,命途多,纵有高才、雅致,而无用武之地。国难当头,政权更替。1949年后,被划为反五类,丧失了很多公民权力,更无
选举权。常被批斗,此时先生空怀一腔抱负,极不得志,然正所谓“老当益壮”,先生毅然写下“能受天磨是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让人叹为观止,实可为座右铭也!文革结束后,终于昭雪平反,先生得到了新生,创作热情陡然高涨,由于小时奠定的书法基础,在先生成长的过程中,练就了一手好字,无论楷书、行书、
草书、隶书、小篆、大篆、文、金文,都游刃有余。先生时常在沙盘中练习,从有法到无法,自成一派。由于先生的篆字功底深厚,加之先生的灵气,在篆刻方面颇有成就,创立“冷派”篆风。其长女,白琴深得先生真传,可谓“青处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立志向白老师学习书法、篆刻,其原因有三1、深感白老师的书法篆刻其艺至精,令人叹为观止;2、冷凌先生及白老师的人格魅力令我自愧不如,可谓“见贤思齐”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立志传承,但大师级的英杰难觅,天无绝人之路,天赐机缘,结识白老师。我心之切惟天可表!我定当勤习苦练,将冷凌先生的“冷派”书风、篆风发扬光大!此时的父亲在书法艺术上已有名气,经过数十年的锻炼和常与书法界名士交往,在川大约1943年就
吕振羽徐悲鸿老师和
廖静文师母一起去青城山写生并亲眼看到徐悲鸿先生在青城山上清宫所画的
屈原《九歌》中的插图,山鬼,湘君,和油画《青城山风景》,在天师洞吃道士用糟曲子汤炖的鸡,道士当时不要他们的钱却要留下作品以作住宿之资。
基于此艺术氛围,他以扎实的文学功力书法艺术,本应攀登更高的人生颠峰,却在1957年被当时党的错误路线被判刑开除工职后下到黄土乡街边刻章卖字糊口,强烈的生活反差,他的生活道路一下子跌进厄运的低谷。1979年春风终于从北京传来,经中央批示,四川日报内参报道刊登评论,在地委书记赵文定书记亲自过问下几个县的政协主席委员质肄奔跑呼吁后父亲才得以落实政策。以绵中级法院79字12号宣布纠错:后1986年法刑监53号才按政策予以平反宣布无罪撤消原案。(未作经济赔偿)十届三中全会后,报纸上开展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评论,父亲的才华得到了用武之地。父亲怀着爱国的赤子之心欣慰的紧跟着改革的步伐,关心着祖国的一切变化。
中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三连冠父亲作诗作书法以赠“世界明星组队来,寒风冽冽动春雷。中华儿女多豪俊,铁骨铮铮岭上梅”。这是一个老知识分子对中国女排为国争光所表达的自豪之情,赞扬了中国女排的豪迈之气。
在
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时,他的脉搏和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而一起跳动,这样写道:“四十年间一弹指,东方巨龙倏然起,江山今日更风流,何须惆怅夕阳里。”“惆怅何须怨夕阳,暮年犹是好春光,也知此去无多路,笑把
桃花贴鬓霜。”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他拿出精品数件以赠,表示祝贺。这是一个祖国儿女的赤子之心啊,祖国母亲,您难道会将儿女的一片精诚之心辜负了吗?
自1983年—1993间,应约在
李白纪念馆工作,生活虽然有几位女弟子和安县故人照料,但每当秋夜萧瑟时,创作小说的夜灯怎么也烘不暖他那棵饱经沧桑的心。孤寂的生活使他倍然思家,他不习惯没有儿孙在身边的一人生活。时尔他回家继续那被批阅十载的小说创作,一边同时又整理近几十年积累的书法篆刻和诗歌作品。
随着
改革开放,人们重新对经济、名誉、权力的日益激烈竞争,他却显得出奇的冷静,虽然在几次办个展中,
绵阳市政协杨运涛主席,周正书记,谢志超局长,江茂延政委等书画界朋友们都来祝贺。在成都办展期间,省文联主席
陈之光先生作诗以赠,诗曰:“艺术无涯生有涯,宝刀未老放光华,喜观传统新意趣,应是书坛一枝花。”还评论为博、大、精、深。在
李白纪念馆办展时,归来阁刚建成,中外旅游者络绎不绝的参观着赞叹着,他的创作热情无限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