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琳·凯尔(Pauline Kael;1919年6月19日—2001年9月3日)是
美国著名的影评人,被广泛认为是20世纪下半叶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影评人之一。
人物经历
宝琳·凯尔出生在
加利福尼亚州佩塔卢马的一个鸡场上,父母是来自
波兰的犹太移民。她在
旧金山的女子
高中就读,并于1936年进入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哲学、文学和艺术,但在1940年辍学。原本打算上法学院的凯尔,却与一群艺术家结伴前往
纽约,与诗人罗伯特·霍兰一起生活。三年后,凯尔回到伯克利,并“过着波西米亚式的生活”,写剧本,从事实验电影工作。1948年,凯尔和电影制片人詹姆斯·布劳顿生下了女儿吉娜·詹姆斯,凯尔独自抚养了她。吉娜在童年时期患有
先天性心脏病,凯尔无力支付手术费用。为了养活女儿和自己,凯尔做了一系列低级工作,如厨师和裁缝,还做过广告文案撰写工作。
1952年,凯尔在一家咖啡店与朋友争论电影时,被《城市灯光》杂志的编辑彼得·D·马丁听到,并邀请她评论
查理·卓别林的《灯光》。凯尔将这部电影称为“瘦灯光”,并开始在杂志上定期发表
电影评论。凯尔后来解释了她的
写作风格:“我努力放松我的风格,摆脱我们在大学里学到的学术论文的浮夸。我希望句子有呼吸,有人的声音。”凯尔贬低了所谓的评论家理想的
客观性,称之为“愚蠢的客观性”,并将自传元素融入她的评论中。
1955年,她与伯克利电影协会和工作室的所有者爱德华·兰德伯格结婚。尽管他们的婚姻很快就以离婚告终,但他同意支付吉娜的心脏手术费,并于1955年任命凯尔为电影院经理,这个职位她一直担任到1960年。在这个角色中,她策划了这家两个银幕设施的电影,“毫不掩饰地重复她喜欢的电影,直到它们也成为观众的最爱。”她还写了这些电影的“尖锐”简评,她的顾客开始收集起来。
凯尔继续在其他工作中写作,直到她收到出版评论集的邀约。1965年出版的《我在电影院迷失了》一书,以15万册的销量成为了意外的畅销书。与此同时,她在高发行量的女性杂志《麦考尔》工作,凯尔“走向了大众”(正如《
新闻周刊》在1966年的一篇专题报道中所说)。同年,她在《麦考尔》上写了一篇对《
音乐之声》的尖锐评论。在提到一些媒体将其称为“金钱之声”后,凯尔称这部电影的信息是“人们似乎想要接受的一种糖衣谎言”。尽管传说中这篇评论导致她被《麦考尔》解雇(《
纽约时报》在凯尔的讣告中也刊登了这一说法),但凯尔和杂志的编辑
罗伯特斯坦否认了这一点。据斯坦说,他“几个月后解雇了她,因为她一直在批评从《阿拉伯的劳伦斯》和《
日瓦戈医生》到《当日之债券人》和《艰难的一天》的每一部商业电影。”
凯尔从《麦考尔》被解雇后,于1966年至1967年在《新共和国》工作,但杂志的编辑们不断修改凯尔的文章而未经她同意。1967年10月,凯尔写了一篇长篇评论《邦尼和克莱德》,但杂志拒绝发表。《
纽约客》的威廉·肖恩获得了这篇文章,并在10月21日的《纽约客》上发表了。凯尔对这部电影的赞誉与当时的普遍观点相左,认为这部电影不一致,融合了喜剧和暴力。评论家大卫·汤姆森说:“她对一部让许多其他评论家感到困惑的电影是正确的。”在这篇文章发表几个月后,凯尔“绝望地”辞去了《新共和国》的工作。1968年,肖恩邀请凯尔加入《纽约客》的编辑团队;她与佩内洛普·吉利特交替担任电影评论家,直到1979年,然后在1980年独自担任评论家,之前她在电影行业工作了一年的休假。
最初,许多人认为她口语化、傲慢的
写作风格与优雅的《
纽约客》不太相称。凯尔回忆说:“我收到一封来自一位著名《
纽约客》作家的信,建议我穿着带有粪便的牛仔靴踏上杂志的页面。”在《纽约客》工作期间,她能够利用一个允许她自由发挥、几乎没有编辑干预的平台,从而获得了最大的知名度。到1968年,时代杂志称她为“全国顶尖的电影评论家之一”。
1970年,凯尔因在《纽约客》的评论工作获得了
乔治·波尔克奖。她继续出版了一系列具有暗示性标题的作品,如《亲亲,砰砰》《当灯光熄灭时》和《全盘接受》。她的第四部作品《深入电影》(1973年)获得了
美国国家图书奖艺术与文学类别的奖项。这是第一本关于电影的非虚构作品获得国家图书奖的书籍。
凯尔还写了关于看电影、现代好莱坞电影工业以及观众缺乏勇气去探索不太知名、更具挑战性的电影的哲学性文章(她很少使用“电影”一词来描述电影,因为她觉得这个词太
精英主义了)。她的一些较受欢迎的文章包括对
诺曼·梅勒的半虚构
传记《玛丽莲》(关于
玛丽莲·梦露的生活)的严厉批评,对凯瑞·格兰特职业生涯的深刻分析,以及《凯恩的崛起》(1971年)一篇关于电影《凯恩公民》作者身份的长篇文章。
作为《公民凯恩书》拍摄剧本的序言,凯尔的《凯恩的崛起》首先在《
纽约客》的两期连续刊登。这篇文章扩展了凯尔对导演理论的争论,认为剧本的共同作者赫尔曼·J·曼凯维奇几乎是剧本的唯一作者,也是电影的实际指导力量。凯尔进一步声称,
奥森·威尔士积极策划剥夺曼凯维奇的屏幕信用。威尔斯考虑起诉凯尔诽谤。他得到了评论家、学者和朋友的支持,包括
彼得·博格丹诺维奇,他在一篇于1972年发表的文章中反驳了凯尔的说法,其中包括凯尔盗用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一位教员的大量研究,但没有给予他任何信用。
伍迪·艾伦说凯尔:“她拥有一位伟大评论家所需要的一切,除了判断力。我并不是在开玩笑。她有极大的热情,极好的机智,出色的
写作风格,对
电影史的丰富知识,但她选择赞美或忽视的东西太过令人惊讶。”
凯尔与《
纽约客》的编辑们的斗争不亚于她自己的批评家。她与威廉·肖恩争吵,要求评论1972年色情电影《
深喉》,尽管最终她让步了。据凯尔说,肖恩在阅读她对特伦斯·马利克1973年的电影《荒原》的负面评论后说:“我猜你不知道特里对我来说就像儿子一样。”凯尔回答说:“那就太糟了,
布拉德利·比尔”,她的评论没有被改变地刊登了。除了与肖恩的零星冲突外,凯尔说她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家里写作。
在凯尔的1980年作品《当灯光熄灭时》出版后,她的《
纽约客》同事雷娜塔·阿德勒在《
纽约书评》上发表了一篇长达8000字的评论,称这本书“一篇接一篇,一行接一行,毫无间断地毫无价值”。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批评凯尔60年代后的作品中“没有任何智慧或感性”,并指责她的“怪癖和习惯”,包括凯尔反复使用的“威逼”命令和反问句。这篇评论迅速在文学界引起轰动,并被时代杂志描述为“纽约文学黑手党”多年来最血腥的一次袭击。尽管凯尔拒绝回应,阿德勒的评论被称为凯尔的“最著名的一句话”,直到有一场关于她写道约翰·西里卡法官是“一个腐败、无能和不诚实的人,与
约瑟夫·麦卡锡参议员有密切联系,与
有组织犯罪有明显联系”的风波之前。然而,凯尔没有发表新的作品,除了1994年的《保持》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后来被《
纽约客》转载),凯尔提到她的
电影评论:“我经常被问到为什么我不写我的回忆录。我想我有。”
尽管她没有发表自己的新作品,凯尔并不排斥接受采访,偶尔对新电影和电视节目发表自己的看法。她的直率在她对那些成名的大导演的作品无情的鞭挞中淋漓尽致地体现,比如她对
伍迪·艾伦1980年拍的转型之作《
星尘往事》的批评。这部模仿
费德里科·费里尼的《
八部半》讲述一个陷入瓶颈的喜剧导演厌倦于拍喜剧讨好观众的故事,被Pauline毫不留情地批评:“If Woody Allen find success very upsetting and wishes the public would go away,this picture should help
HIM stop worrying”,辛辣逼人的文字毫不留情,全不估计另外一名殿堂级女影评人Judith Crist十分喜欢本片,甚至在片中客串了一个角色。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