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良辅(1883—1911),字驭垓(又作御阶),
内江市威远县界牌镇人,民国烈士。1906年到成都通省师范学校学习,次年加入同盟会。1911年5月,四川保路风潮骤起,被选为
嘉定府所属七县同志会评议长。9月5日,回威远建立保路同志军,任东路军行军总参谋。9月28日,组织同志军一万余人围攻威远县城。10月1日,威远独立,成立军政府,任副军政长。11月12日,被
清朝杀害。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到成都通省师范学校学习。
第三年,毕业回到
威远县,在县高等小学堂任教,“日以灌输革命思想为事,志不容于当道”。主张实业救国,提倡男女平等,鼓励妻子陈凤章(又名胡良任)赴
成都市求学,在写给她的信中说:“人无学问,则道德无有,智识无有,势必终为奴隶。国民,奴隶两途,惟卿自择”。陈凤章学成归来,曾任县女子师范学校校长。晚年在成都,还为共产党做过传递信件等地下工作。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秋,胡驭垓与同盟会负责人等在成都组织力量,密谋趁农历十月初九
慈禧生日,蓉城文武官员集中会府为慈禧祝寿的机会,四门放火,进攻会府,举行武装起义,不料密泄,黎元振等被捕入狱,胡驭垓脱险出走嘉定(乐山),叙州(宜宾)等地。
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四川保路风潮骤起。
蒲殿俊、罗伦等在省城组建四川保路同志会,各州、县纷纷响应。胡驭垓被选为
嘉定府所属七县同志会评议长,奔走于
资中县、
荣县、
威远县、
富顺县、自流井等地。揭露
清朝将
川汉铁路干线名日收归国有,实则出卖路权给外国银行财团的罪行,号召民众以武装斗争对抗清政府,推翻其反动统治。
同年九月五日,成都血案发生,他奋然而起,大声疾呼:“机不可失,应该立即行动”。随即星夜回威,建立保路同志军,参与攻打成都之战。经过多次战斗,保路军未能取胜,胡驭垓与东路军统领秦载庚、
王天杰等商议分兵转战州、县,胡驭垓任东路军行军总参谋。九月二十八日,攻下
荣县,在全省首先宣布独立。接着,转战
仁寿、
井研县、
犍为县、自流井等地之后,胡驭垓奉王天杰的命令,回
威远县汇同本县杨绍南、晏锡三领导的各路同志军一万多人围攻县城。
于
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一日攻克,当即宣布威远独立,成立军政府,公推原团练局局长董伯和为军政长,胡驭垓为副军政长。
当入川镇压
保路运动的粤汉、
川汉铁路督办大臣
托忒克·端方调兵遣将直通威远时,胡驭垓与县内各路同志军计议,兵分两路:一路留城防御高石端方军;一路前往威远和自流井接壤的黄泥塘、界牌场、高桥溪、
马鞍山市等地截击清巡防军。
王天杰又派荣县保路同志军来
威远县协助。在他们的鼓励下,威远军政府于十一月五日将清知县
徐昭益处决,并在县高等小学堂暴尸示众,胡驭垓等当天向县民宣布:杀知县则恢复一县主权,杀
总督赵尔丰则恢复一省主权,杀
爱新觉罗·溥仪则恢复一国主权。
十一月六日至七日,胡驭该身先士卒,率同志军一万余人,与清巡防军在界牌场等地展开威井战役,同志军英勇顽强,两天一夜,殊死扼守、寸土不让。虽然同志军伤亡很大,但力挫清军,捍卫了威远的独立,此役即四川保路抗清三大战役之一。
这次战役中,胡驭垓将界牌家中积谷救济穷人,其余家产被清军抢劫一空。军政长董伯和,同志军首领之一的郭藩(清三费局局长)、袁葆初等,都是清廷旧吏,在县城清兵压境之际,他们立即暗通
托忒克·端方,意谋复辟。且郭藩、袁葆初与胡驭垓有旧怨夙仇,便趁机四处扬言:“胡驭垓杀了父母官,全县人民都要遭殃”,以此蛊惑人心。并暗中纠集一伙歹徒,于十一月十一日半夜,闯入县立高等小学堂,绑架了熟睡中的胡驭垓,拘于城东杜康庙内。翌日,经董伯和同意,将胡驭垓杀害于县城南华宫门外,割下双耳,函送端方报功,遗体葬在县城西门外济孤坝。年仅28岁。
胡驭垓遇难后,人民悲愤万分,在强烈要求下,
威远县政府于民国八年(1919年)惩办了凶手。民国十年(1921年)八月,又集资在城外东堡山建成胡驭垓烈士墓塔,将遗骸移葬在墓塔下,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一月,在南华宫门外树石碑,由县知事王朝撰题:“烈士胡驭垓殉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