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惠荪
汤惠荪
汤惠(1900年2月28日—1966年11月20日),又名汤锡福,上海市崇明县人,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日本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毕业。曾任教浙江大学农学院,后赴欧洲留学及考察。1926年,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农场主任。1932年10月回国后,继续在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执教。汤惠荪从事农业教育和科研工作20多年,后致力于研究地政学及土改理论,推行孙中山先生“平均地权”的主张,是农业经济专家和地政学专家。1963年,汤惠荪出任台湾省立台湾中兴大学校长,制订校训及校歌,并向省政府争取归还由林务局托管的能高林场。1966年11月20日,汤惠荪巡视能高林场时,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为纪念其因公殉职,中兴大学将大礼堂改名为惠荪堂、能高林场改名为惠荪林场,并于林场内殉职地点树立汤公碑,途中设立汤公亭,在台北法商学院(今国立台北大学)另建有惠荪南楼及惠荪北楼。2017年1月,中兴大学将校内原来的蒋中正铜像移除,改树立汤惠荪像。汤惠荪还是台南市安南区瀛海中学第一任董事长,该校亦有一纪念汤蕙荪的惠荪馆。
人物简介
汤惠荪(1900年2月28日—1966年11月20日),又名汤锡福,名锡福,字惠荪,上海市崇明区庙镇合作村人;中国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农业教育家。
汤惠荪7岁读私塾,10岁入本邑西乡小学,13岁毕业于该校高等小学,旋即考入南京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毕业后留校担任农业化学助教。
1917年冬赴日本深造。1918年春考入日本鹿儿岛市高等农业学校,并于1921年毕业。回国后担任浙江省立农事试验场种艺科科长,不久担任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教员兼农场主任,同时兼任芜湖安徽省立农业学校教员兼农科主任。1923年9月转任山东农业专门学校教员。1926年被聘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农场主任。1927年9月充任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前身)农学院教授兼推广部主任。1929年春被邀请赴西北担任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三省农务处处长,3月回到杭州市,出任浙江省建设厅合作事业室主任。1930年春回到国立浙江大学任教,同年秋天被派往德国留学,初入柏林农科大学农业经济研究院,后转往丹麦比利时荷兰瑞士法国英国等国考察农业。在英国期间,他到牛津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进修一学期。1932年10月回国后,他继续在国立浙江大学农学院执教。
1933年夏,他任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1934年转任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教授兼研究室主任。1936年兼任江苏省立南通学院农科主任一年。1939年被聘为云南大学农学院首任院长。1943年赴重庆市担任中国地政研究所副所长,嗣后又任中国国民党国防最高委员会经济专门委员会委员,并兼任中央政治学校地政系主任。1947年2月,他被聘为国民政府行政院地政署副署长,6月又担任国民政府地政部常务次长,7月继任政务次长。1948年冬任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土地组组长。
1949年赴台湾。1950年2月兼任台湾省土地银行董事。1963年6月出任台湾省立台湾中兴大学校长。此外,他还曾兼任中国农村复兴委员会农民组组长。
1966年11月20日,他在巡视造林工作时,心脏病突发,以身殉职。
为纪念汤惠荪,中兴大学将大礼堂改名为惠荪堂、能高林场改名为惠荪林场,并于林场内殉职地点树立汤公碑,途中设立汤公亭,在台北法商学院(今台北大学)另建有惠荪南楼及惠荪北楼。
人物生平
有志农学
汤惠荪家世代务农,在他出生前,长兄18岁夭折,父母十分痛惜。他出世后,容貌体能酷如长兄,亲友都称是他大哥转世,甚得全家钟爱。汤惠荪4岁时,父亲早逝,次兄及两个姐姐均未成年,全靠母亲克勤克俭含辛茹苦抚养成长。汤惠荪7岁入私塾,10岁入西乡小学,13岁高小毕业。他有志农学,考入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在农校4年中,他对农业化学很有兴趣,学习成绩最佳,毕业后留校任农业化学助教。一年后,他深感学历不足,于1917年东渡日本留学,考入鹿儿岛市高等农林学校农科。这所学校对中国留学生特别苛刻,汤惠荪入学后,计划专攻农业化学,但校方不许,只能改习普通作物,重点是稻科。1921年毕业后,他遍历日本各地,考察日本农业试验场所及农业科学设施。
汤惠荪学成回国,受聘为浙江省立农业试验场种艺科长。半年后,回母校江苏第一农校任教兼农场主任。学校特设稻作试验场,他搜集国内稻种百数十种、成为国内推行稻作育种之先声,同时他在芜湖安徽省立农业学校兼任教师及农科主任,教学研究均以稻作为主。未及两年,校长更易、又因东西学派之争,他苦心经营的稻作试验场被毁,辛苦策划的稻作育种被迫放弃,不得不离开母校,转往济南山东省立农业学校任教三年。山东地处北方,不宜种稻,便不再从事稻作研究,授课以农业化学、农业经济为主,他在授课之余,转而研究农业经济。
1926年,汤惠荪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农场主任。翌年9月,南返杭州市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兼推广部主任。
考察研究
1929年春,汤惠荪聘任为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三省农务处处长,为改良中原农业生产,他在河南设立大型农场,从事各种作物实验,推广实验成果,时仅数月,因战乱前功尽弃。1930春,回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是年秋季,奉校方派遣赴欧洲考察,他请求延长留欧期限,以便在德国进修,留德期间,汤惠荪先入柏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研究院,师从艾力贝教授研究农业经营学,并在德国农业经营实验场实习,后转往丹麦、荷兰、瑞士、法国,英国考察农业。在英国时,他到牛津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听讲一学期,以加深新兴科学的研究。期间,他代表中国出席了在捷克召开的第十五届国际农业会议。1932年10月,考察期满返回浙江农学院执教,致力于农业经营学研究。
1933年夏,汤惠荪出任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任农业科主任,他采用记帐方法研究历年中国农业经济。翌年,汤惠荪任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教授兼研究室主任,从此开始土地经济的研究,并发起成立中国土地问题讨论会,次年改为中国地政学会,主要研究各项土地问题,阐明“平均地权”政策。
1934年夏,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派汤惠荪赴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等省考察。翌年冬,中央政治学校地政学院及中央农业实验所又派汤惠荪赴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三省调查农业及地政状况,藉以了解西北与西南各省的异同,进而研究农业发展方针。
1938年初,汤惠荪在云南主持建水县羊街坝垦区,并应聘为云南大学农学院首任院长,在农学院主讲地政学,他兼顾垦区与学校工作达5年之久。
1943年,汤惠荪在重庆任中国地政研究所副所长,兼任国防最高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及中央政治学校地政系主任。这期间,他以专家身份参与研究政府各项土地改革措施,以及对土地法令的修订。他在成立中国土地改革协会,制订和推行《土地改革方案》等方面,都作出了一份贡献。
1945年抗日胜利,汤惠荪任行政院地政署副所长。1947年地政部成立,汤惠荪 继任常务次长、政务次长,规划战后土地整理及减租、扶植自耕农政策,并赴华北各省推行。
1948年冬,汤惠荪改任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简称农复会)土地组组长,奔波于四川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等省,协助地方政府推行减租、实施土地改革。他在中国西南地区推行“二五”减租,在龙岩市县实施扶植自耕政策,都很有成效。
台湾岁月
1949年,汤惠荪随农复会到台湾,被聘为“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委员,协助台湾省政府推行土地改革。他深入到台湾各个乡村考察,认为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50年之久,无论土地经营及人们的思想都有严重的附庸性,而且台湾地主对佃农的剥削十分残酷,据台北市新竹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台东县花莲县7个县43个乡镇调查,原佃农缴租量占当年收获量平均为56.8%,在新竹一带佃农租额要高达70%,还有一种所谓钱地租,无论有无天灾,收成好坏,佃农必须按约缴租,此外地主对佃农还有繁多的额外苛索,因此台湾的土地改革首先要改变佃租制度,实行“三七五”减租。
汤惠荪参与了《耕地“三七五”减租方案》的草拟,后改为《耕地“三七五”减租条例》,1951年5月25日公布施行。汤惠荪草拟的《耕地“三七五”减租方案》原稿,至今还保存在台南市私立瀛海中学惠荪科学纪念馆内。“三七五”减租的具体方案是:在农地年收入总量中扣除25%为生产成本,余下由租佃双方对分,原租额都必须调整为37.5%标准。佃农在年收获量中得62.5%,地主得37.5%,地主和佃农双方订立书面租约,租期不得少于6年。为顺利推行耕地“三七五”减租,汤惠荪协助省政府成立督导或辅导机构,培训工作人员,在全岛督导推行“三七五”减租。通过“三七五”减租,改善了佃农生活,约有26万公顷的出租耕地订立了新的耕地租约,受益佃草甘膦29万户,使农村经济得到恢复,也为实行“耕者有其田”铺平了道路。
台湾实行“三七五”减租以后,接着实施土地改革的第二步公地放领。就是当地政府把从日本人手里没收的公有耕地,出售给耕地不足的雇农、佃农。承领人大都是原来承租公地的现耕农,地价为耕地全年收入的两倍半,分10年还清,即获得土地证,使公地变为私地,雇农、佃农成为自耕农。公地放领为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做出了示范。
为扶植自耕农,汤惠荪以专家身份和省政府有关部门一起草拟《台湾省扶植自耕农条例草案》,后来该条例草案修正为《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1953年1月26日公布施行。
台湾土地改革的第三步,是实施“耕者有其田”。按《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规定,一个地主最多允许保留3顷中等稻田或相当于此土地,超过3顷的土地,由政府购买征收,均以实物土地债券、公营事业股票作为征地的补偿,再转放给雇农、佃农,使雇农、佃农成为拥有土地的自耕农。征收地价和承领地价相等,都按耕地全年收获量二倍半计算,承领农民于10年之内分期缴清。在具体实施“耕者有其田”政策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原有的地籍资料很不完整,土地权属状况不清楚。为此,汤惠荪协助省政府设计推行“农地总归户”,就是实施土地普查工作,组织动员3万多工作人员,对全岛土地权属状况进行归户登记,将同一所有权人的土地,归入一户名下,通过遂块土地核实登记,整理编制出地藉卡和归户卡,使每个地主的土地,不论在何处都有明白记载,一目了然。“地藉总归户”工作,不仅弄清了地权分属状况,摸清了耕地使用权用状况,也有效地防止地主隐瞒耕地,堵绝遗漏。这样对地主土地的征收和对农民的放领都有了准确的依据,加快了实施“耕者有其田”的进度。
台湾实施“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改革,较大程度地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为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奠定了基础。这是经济的需要也是政治的需要,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存在着“平均地权”不彻底等改良主义的局限和弊端。如自耕农小土地私有制的建立,加速了分散的小块土地的细碎性,影响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效率的提高。为补救这些不足,汤惠荪主张学习世界先进国家经验,推行农地重划,将不规则或畸零分散的土地划零为整,在重划的土地上修建成标准化农村道路和排水系统,使每块农地连接水路,便于灌溉,连接农路,便于农产品运送,提高机械化的操作性,这样不仅地尽其利,又能扩大耕地面积。但农地重划涉及面广,牵涉到工程事项,农民的财力负担和意愿。1958年,汤惠荪在省政府和农复会支持下,亲自在台南市仁德乡和屏东县万丹乡进行试点,举办农地重划示范区。这两个示范区后来成为台湾大规模实施农地重划的先导,全岛农地重划工作从1960年开始全面推行,一直延续到80年代,当局还颁布了《农地重划条例》,使台湾成功地完成了数十万顷的农地重划,改善了农业结构,扩大了耕地面积,改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城乡差别,它对台湾农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汤惠荪在台湾土地改革的后期,赴金门地区督导推行“农地总归户”,实施“三七五”减租、“耕者有其田”以及扶植自耕者方面都取得了卓著成效。汤惠荪的农业及土地改革方面的著作,散见于各报章杂志,他1954年10月编著《台湾之土地改革》一书,深为世界重视。
以身殉职
1959年,汤惠荪在农复会土地组功成身退,转任农复会农民组织组组长,辅导成立台湾省农会系统,积极协助扩展农会、水利会及渔会农民团体业务,为增进农民福利而奔走。是年,被推选为台南市私立瀛海中学首任董事长。
1963年,汤惠荪出任台湾省立中兴大学校长。他遵循“在安定中求进步,在平实中求发展”的方针,为改进校务,不遗余力。1965年1月当选为台北崇明同乡会监事。
1966年11月20日,他在视察中兴大学能高山实验林场造林工作时,突然昏厥逝世,享年67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有志农学
考察研究
台湾岁月
以身殉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