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即位于中国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古城
长安区(
西安市)之南的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寿比南山”“终南捷径”等典故的诞生地,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南山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称号。
南山之名,在两三千年前的
周代就已经有了。《尚书•禹贡》中已提到“
终南”之名。《诗经·国风·秦风》中有一篇名为《终南》的诗歌,歌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说的就是在
秦岭有树、
楠木,有
杞柳、
杜梨。《
山海经》简称其为“南山”,南山是秦地老百姓的普遍叫法。史述唐天宝初年的太平盛世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说,白居易的名诗《卖炭翁》也云:“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这些所谓的“南山”,均指终南山。
南山地处中国南北大陆板块碰撞拼合的主体部位,是中国南北天然的地质、地理、生态、气候、环境乃至人文的分界线,东起
蓝田县最东端的杨家堡,西至
周至县最西界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南梁梁脊,介于东经107°37′-109°49′、北纬33°41′-34°22′之间,东西长约230千米,最宽处55千米,最窄处15千米,总面积约4851平方千米;横跨蓝田县、
长安区、
鄠邑区、周至县等县区。
南山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保护区。2009年8月23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
秦岭终南山入选
世界地质公园。
文化活动
狭义秦岭
因为秦岭矗立在周秦汉唐的
首都(今
西安市)之南,所以秦岭又被称作终南山,或者南山。秦岭这个名称在早期先秦著作《
山海经》《
尚书·禹贡》《
诗经》等里头都不叫秦岭,而叫南山,或者叫终南山。
终南山是秦岭的中段,也是秦岭的最核心部分。从科考的角度来说,终南山是秦岭的核心部分,堪称“秦岭的眼睛”。而
终南山这一段,山势峻峭,风景优美,历来素有“仙都”“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秦岭作为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它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且具有极为悠久的人文历史;不仅是
中原地区民族文化的主要源头和发祥地,而且是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要素的汇聚融合之地,儒、释、道这些不同体系的文化都起源或汇聚于此。华夏民族正是从终南山下走向了神州大地,终南山地带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最主要的发祥地之一。
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秦岭与终南山是通用的。广义的终南山即为秦岭。
《汉书·东方朔传》云:“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陇以东,商以西,厥壤肥饶。”这和《
括地志》中提到的终南别名“秦山”相一致。
《
魏略》在记述
魏延建议诸葛亮由
子午峪攻取
长安时,也将
终南山称为秦岭。
《宁陕厅志》载:“山,太乙山即今之南五台,终南山,秦岭,九顶万华山。”
《明史》记西安府,“长安倚治西偏,
洪武三年四月建
明秦王府城墙遗址,北有龙首山,南有终南山,又有子午谷,谷中有关……”意思是说,西安南边有终南山即秦岭。
《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云:“南山,一名秦岭。今自通过
陕西省至河南陕县以南诸山皆是。”同样,
《
辞源》“
终南”条目称:“终南山,又泛称
秦岭、秦山。”
典籍记载
《诗经·小雅·天保》,其文如下:“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
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小雅·南山有台》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小雅·节南山》曰:“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
汉书东方朔传》:“夫南山,天下之阻也。南有江、淮,北有河、渭,其地从陇以东,商以西,厥壤肥饶。”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绝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唐
杜牧《长安秋望》诗:“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唐
秦韬玉《天街》诗:烟光正入南山色,气势遥连北阙春。
唐武元衡《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诗:南山澄凝黛,曲水清涵空。
清
王士祯《凤翔府》诗:“西雍横当斜谷路,南山高接
杜陵秋。”
清张大森《凤凰台》诗:“唯有南山色,亘古青未了。”
民间谚语
陕西西安民间,有很多关于南山的谚语:
1.南山的核桃,砸着吃的东西。------比喻孩子不听话,就要受教训。
2.南山的猴子,一个挠头全都挠头。------比喻人们做事跟风盲从。
3.把石头给南山里面背。------比喻做事本末倒置,出力不得好。
4.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平,用不着打仗了。
参考资料
终南山.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