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舌树(拉丁学名:Walsura robusta Roxb.)为
楝科割舌树属下的一个种。
乔木,高10-25米;枝
褐色,具皮孔,无毛。叶长15-30厘米,叶柄长2.5-8厘米,有3-5小叶;小叶对生,纸质或薄革质,长椭圆形或
披针形,顶生小叶长7-16厘米,宽3-7厘米,侧生小叶长5-14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叶面光亮,侧脉5-8对,两面稍凸起;小叶柄长0.5-2厘米,两端膨大,具节。
圆锥花序长8-17厘米,疏被粉状短柔毛,分枝呈
伞房花序式;花长4-6毫米,具
花梗;
花萼短,外被粉状短柔毛,裂片卵形,顶端急尖;花瓣白色,较阔,长椭圆形,长3-4毫米,先端略尖或钝,外面被粉状短柔毛,芽时稍呈
覆瓦状排列,
雄蕊10,花丝顶端渐尖,不分裂,内面被短硬毛,基部或中部以下连合成管,内面上部被短硬毛,花药黄色,卵形,着生于花丝之顶端;花盘杯状,外面无毛,内面被毛;子房2室,扁球形,上部被毛,花柱圆柱形,柱头盘状,顶端不开裂。
浆果球形或卵形,直径1-2厘米,密被黄褐色柔毛,有种子1-2颗。
喜湿热环境,为热带
雨林与季雨林树种,在中国广西分布区年均气温21℃以上,最冷月均气温大于12℃,极端最低气温0℃,极端年份遇
寒潮时最低温可低至-1℃。在广东雷州半岛南部、海南北部,由
玄武岩或
花岗石构成的台地和丘陵地上,割舌树和
榕树、小叶白颜树等组成
半常绿季雨林,为第2层林木;在中国广西西南部海拔700米以下
石灰岩山地,
蚬木、
金丝李、
肥牛树林中,割舌树为常见伴生树种,处
林冠上层。喜光树种,石山生于山坡疏林中。
种子繁殖,花期2-3月,果期4-6月。果实采回后,将果实揉搓,用水洗净,即播。覆土,盖草,25天左右开始发芽。小苗出2对真叶时进行分床或移入容器袋内培育,适当遮荫,1年生苗高50厘米即可出圃造林。
木材具光泽,棕黄色,无特殊气味和滋味,纹理直或斜,径面具交错纹理,结构甚细,均匀,端面难为刀片所削,生长轮肉眼未见,放大镜下亦不清楚,材质硬重(气干密度0.75-0.85克/立方厘米),适于作雕刻、旋制工艺品及玩具、棋子、农具、工农具柄、板车、坑木、桩柱、地板块等用。果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