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村委会,位于
罗定市苹塘镇西面,距镇政府7公里,全村人口有3775人,有耕地面积1385.04亩。
该村有历史悠久的文化旅游景点,办事处设在村委会,全村的耕地广阔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粮食的生产资源区。随着
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该村委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和
沙糖桔,养殖场等效果良好。
谈礼村是个风景优美,比较多旅游资源的地方,龙岩位于
广东省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委阳村,是在一座孤峰下,据传有老龙蜕骨于岩洞中,故名龙 龛。岩洞南北走向,卷曲百米,如巨龙穿山而过,留下龙身的印模,绝无人工斧凿的痕迹,真是巧夺天工,人们称谓“龙龛脱骨”。这实为岭南一绝。道场建于
李渊武德四年(621年),由时任泷州永宁县令的
陈普光与僧人惠积主持建造。
道场位置在龙龛岩洞的洞口石室前,东南方向,一座两进。在道场正殿神龛的北壁画有一幅“
当阳市像”,即当朝皇帝李渊的画像。左右两旁厢房,绘有飞仙、
佛塔、罗汉、圣僧的壁画。道场众僧礼佛,“洪钟一扣,响彻三十三天,
石磬再鸣,还闻十八地狱,红幡外飓,彩影乱于云霓,香烟内腾,素气通于迥就。”为此,道场成为岭南一著名佛教圣地。
道场的第一、二代主僧分别为本地人惠积和宝亮。在
李治上元年间(674—676年),当地人
陈普光的长子陈叔琼,在神龛中建造“当阳连地尊像”一座,即唐高宗李治的立地像。公元690—698年之间,有效趾郡(即现
越南)僧人宝聪,来龙龛道场顶礼膜拜,并与陈叔琼一道,对道场作了进一步的修建,宝聪并作主持。陈普光死后,陈叔琼的三位胞递陈叔、陈叔玮、陈叔便令其门宗于道场之南(正门内)建造释迦牟尼尊像一座。
该道场曾于唐高宗李治上元元年(674年)进行过第一次重修。到
武则天年代,尤其崇尚佛教。武则天自号“金轮圣神皇帝”(“金轮圣神”是佛教名词)。至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在全国上下一片崇佛的环境影响下,由
陈普光的孙辈主办,对道场进行第二次重修。这是大规模的重修,其时请当朝位列公聊、且在
首都长安供职的泷州开阳(现
罗定市船步镇)人
陈集原撰文以纪念此盛事。
该村辖11条自然村,分为
榃阳村、地神岗村、竹元村、屋背岗村、赤泥塘村、大山顶村、岗子尾村、新屋坪村、里底屋村、油榨铺村、简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