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糖橘 (Citrus reticulata 'Shatang'),又名十月橘、砂糖橘、沙糖桔、冰糖桔等,为芸香科()柑橘属(Citrus)柑橘 (Citrus reticulata)的栽培品种,沙糖橘是中国特有柑橘品种,原产于中国
广东省四会市,故又名四会橘。沙糖橘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各市、县,并已发展到
广西壮族自治区、
湖南省、
四川省、
福建省及
江西省等省区。其在年平均气温 18~21°C地区生长良好,但当温度≤-5°C时果实出现明显冻害症状。
沙糖橘为常绿果树。其树势中庸偏旺,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枝条纤细稠密,稍直立,萌芽率高,成枝力强。叶片
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花为完全花,花形小,有浓香;花瓣常5瓣,较大而厚,乳色,革质,成熟时反卷,表面⻆质化,有
蜡状光泽。 果实圆形或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 ,果蒂端凹陷,果面平滑,有光泽,色泽橙黄,油胞小而密,囊壁薄,易剥离。花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10月上中旬到11月上旬果实成熟。
沙糖橘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总糖、
维生素c及矿质元素,是一种高糖、低酸、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水果。。沙糖橘的果皮富含
月桂醛和
紫苏醛等物质,具有独特而有辨识度的气味,可制
芳香油。沙糖橘干燥成熟的果皮也可作为陈皮。据中国药用典籍记载,其具有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膈满闷、呕吐等病症。
引种栽培历史
中国不仅是柑橘起源国,也是世界柑橘产业大国。沙糖橘原产中国广东,被誉为“中国橘王”,已有几百年的栽培历史。而沙糖橘是广东西江流域(主要是江北的
肇庆市和江南的云浮市)的主栽柑橘品种。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与广东肇庆、云浮毗邻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的
梧州市、
贺州市及北部的
桂林市开始引种栽培沙糖橘,其后发展很快。2004-2006年,中国
龙岩市、
漳州市,江西赣中、
衡阳市、云南河口地区相继对沙糖橘进行了引种观察。另外,2010年,在北京也有在大棚温室栽植沙糖橘成功的报道。
形态特征
沙糖橘为
常绿果树。其树势中庸偏旺,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
茎
枝条纤细稠密,稍直立,萌芽率高,成枝力强。
叶
单身复叶,带有较短的叶柄,叶身与翼叶之间有节。翼叶通常狭窄,或仅有痕迹,叶片
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大小变异较大,顶端常有凹口,中脉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状分枝,叶缘至少上半段通常有钝或圆裂齿,很少全缘。
花
沙糖橘的花为完全花,花形小,有浓香。花冠通常有5瓣花瓣。花瓣较大而厚,乳色,革质,成熟时反卷,表面⻆质化,有
蜡状光泽;
花萼呈分裂状,通常为5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落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
果实
果实圆形或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 ,果蒂端凹陷,果面平滑,有光泽,色泽橙⻩,油胞小而密,囊壁薄,易剥离。
物种分布
沙糖橘是中国特有柑橘品种,原产于中国广东省四会市,故又名四会橘。沙糖橘广泛分布于广东省各市、县,并已发展到广西、湖南、 四川、福建及江西等省区。
生长习性
沙糖橘在年平均气温 18~21°C地区生长良好,但当温度≤-5°C时果实出现明显冻害症状。沙糖橘花粉的发芽需要温度与湿度都适中,在花期时,高温干燥的天气会导致花期短、焦花多、影响座果。以砂岩为母质而富含微量元素Ca、Mg、Fe、Zn、Mn土壤更适合沙糖橘生长。花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10月上中旬到11月上旬是沙糖橘果实的成熟期。
栽培
选地
建园处如为丘陵山地,地形、地势应选坡度在25°以下,坡向除考虑冬天出现
霜冻地区以南坡为好外,其他地区各坡向均可种植。不论丘陵或平地,土壤以
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土壤pH值5.5~6.5微酸性的壤土、红壤土、沙壤土为宜,且水源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地方都可建园。
育苗方法
沙糖橘可通过嫁接繁殖,将处理过的枝或芽移接到砧木的枝干上,待接口愈合后便可形成新的植株。沙糖橘苗的砧木有两种,即
红橘砧和枳壳砧。在种植时,宜选用叶面较大的砧木品系,因为该品系长势适中,利于成花,易于保花保果,果梢矛盾较小,保证了丰产的可能性。
养护管理
沙糖橘苗木种植后2~3年未结果的树称为幼年树。幼年树管理以扩大树冠为主要目标,培养分布广而密的根系与各次枝梢,可为早结丰产打下基础。沙糖橘结果树需深施有机肥,日期以4~11月为宜。对水的需求随季节而变化,有“春保湿,夏排水,秋灌水,冬控水”之说。沙糖橘结果时,树冠不断扩大,内膛枝易因缺少光照而形成枯枝,导致果树由立体结果变成平面结果,产量下降。需要修剪调节生长和结果的矛盾。
病虫害防治
病害
黄龙病是沙糖橘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植株一旦染病,植株将逐渐衰退。黄龙病的主要症状是初期病树上的⻩梢和叶片上斑驳型的黄化。对于病树,应采用立即挖除的处理方式, 以避免病原传入、扩散。挖除后盛产期的果园不需要考虑补种,重
病区要在整片植株全部清除1年后才重新建园。
虫害
锈蜘蛛和蚜虫是中国广西地区沙糖橘树常见的害虫,主要危害果实和叶片,叶片被害之后植株叶部呈水状,向上微卷,如果果实危害严重,将直接导致畸形果,影响树势和产量,在锈壁虱危害中后期也可能出现黑皮果,果皮颜色始终不会恢复。在沙糖橘采果后进行全面清园,剪除病虫枝,铲除田间
禾本科杂草,扫除枯枝落叶集中烧毁, 以减少越冬虫源。从来年4月下旬开始检查叶与果,一经发现虫害,应立即喷药挑治中心株。药液可使用多毛菌菌粉溶液或阿维菌素乳油溶液。
采后贮藏
沙糖橘被采下后,需要经过防腐保鲜处理,才能减少果品在包装、运输过程中的腐烂损失,并可去除果面尘埃、煤烟等,使果品色泽更鲜艳、商品价值更高。传统做法是在果实采摘24小时内使用
化学保鲜剂洗果后进行包果或打蜡。长期使用这些化学保鲜剂会导致果皮微生物产生抗药性,过量使用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截止2022年,最新的保鲜技术为可食性涂膜保鲜技术,使用安全无毒的可食性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作为涂膜剂。涂膜剂有从动物提取物壳聚糖,有植物提取物芦荟,柠檬醛与
微藻多糖等。
用途
食用营养
沙糖橘单果重62-86克,可食率为71%,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含有丰富的粗纤维、总糖、
维生素c及矿质元素铁、钾、锌、铜的含量均相对较高,可作为补充铁、钾、锌、铜的一个来源,属于高糖、低酸、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水果。
工业原料
沙糖橘的果皮富含
月桂醛、
癸醛、2-癸烯醛和
紫苏醛,具有独特而有辨识度的气味:皂香、蜡香、
柑橘香、
紫罗兰花香,甜香、花香,
木香花、辛香,兼有脂肪、
芫荽、蘑菇气味。可制
芳香油。此外,沙糖橘含有大量的醇类和
脂类物质,可用于制作发酵果酒,其中 3 -
甲基 1 -丁醇、辛酸乙、辛酸和
苯乙醇是发酵果酒香气的主要化合物。
医学药用
沙糖橘干燥成熟的果皮也可作为中药材陈皮。据中国药用典籍《
中药大辞典》记载,陈皮味辛、苦,性温,其具有理气调中、降逆止呕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膈满闷、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
呃逆、咳嗽痰多、乳初起等病症。
产业发展
沙糖橘是中国华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
柑橘品种。而栽培沙糖橘是中国广东东部、广西西部重要的特色农业、支柱产业和富民工程。由于沙糖橘的果形美观,优质丰产,因而极具市场竞争力。沙糖橘种植3年可结果, 5年以后达到盛产期,亩产量可达2500~3000
千克,具有早结丰产、品质良好、耐贮运等特点。受气候和纬度影响,沙糖橘主产于广东、广西。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中国
广东省迅速发展,从粤东到粤西,到粤北的
韶关市,其种植范围不断扩大。2008年广东省农业发展“十一五 ”规划已将在粤东到粤西建设名优
柑橘产业带,其中在
肇庆市、
云浮市和
惠州市重点发展种植沙糖橘产业。截止2009年全省沙糖橘种植面积达到了14.3万公顷。截止2012年,沙糖橘在广东西江流域的栽培面积超过6.5万公顷、年产量超过100万吨。此外,截至2015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地区沙糖橘的栽培面积愈3.5万公顷、年产量超过50万吨。截至2018年,广西
桂林市沙糖橘的种植面积达7.7万公顷,产量为161.1万吨,规模和产量均位于中国第一。
品种对比
灯笼橘(Lantern Shatang tangerine),也叫“砂糖灯笼橘”,为沙糖橘的自然变异品种。灯笼橘产地为中国广西,其形态独特美观,口感较砂糖橘好,糖度高,受消费群体的欢迎。其叶卷曲程度比沙糖橘明显,灯笼橘叶偏大,且叶边缘呈现不规则形态,而沙糖橘边缘较平滑;灯笼橘果实较沙糖橘偏大,且果皮呈现明显的沟壑,果皮表面布满点状突起,形似“灯笼”。
相关研究
储藏性研究
学者Chen Kang等人于2021年通过研究沙糖橘的储藏性,发现沙糖橘果实的贮藏性随果实大小的增加而降低,大果实在贮藏后囊泡塌陷更为严重,果肉质地干枯。相应地,不同大小的贮藏果实的果肉
物理化学特性也不同。贮藏较大的果实往往含有较高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和
木质素含量,果肉中可溶性糖、
有机酸和氨基酸含量较低,风味较差。
盐胁迫研究
学者郭雁君等人于2022年通过研究在盐胁迫条件下沙糖橘植株的生长量和生物量响应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沙糖橘和大多数宽皮
柑橘属品种一样不耐盐,对氯化钠为主的盐土及
碳酸氢钠为主的碱土适应性较差,但对钙质土壤具有潜在的较强适应性。得出了对沙糖橘叶片叶绿素的破坏、光合生理的抑制及伴随的水分亏缺和膜脂过氧化是不同种类盐胁迫共同的作用特性这一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