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
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
姒姓,本名鸠浅,又称其为句践,古时华夏文字不同,音译成了勾践,又名执,
大禹后裔,
夏朝君主
少康庶子
无余的直系子孙,
允常之子,
春秋末年
越国国君。
司马迁称赞他为“贤”。勾践使用的兵器为
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剑,出土时插在漆木剑鞘里,出鞘时仍然寒光闪闪,耀人眼目,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春秋末年,越王允常在位时,与
吴国君主
阖闾多次作战。允常死后,勾践继任越王之位。越王勾践元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得知允常去世的消息,于是出兵攻打越国。在檇李(今
嘉兴市南),大败吴国。越王
勾践三年(前494年),勾践欲伐吴国,
范蠡劝阻,勾践不听继续发兵。于夫椒被
夫差击败,越王勾践五年(前492年)五月,勾践与大臣们向吴国臣服。到吴国后,被夫差安排喂马,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不忘受辱,于前482年,吴王夫差率领精兵北上黄池会盟,勾践趁机攻打,迫使吴王请和,前478年,
越国再度率领大军攻打
吴国,在笠泽大败吴军,吴国自此一蹶不振。前476年,越王勾践再次伐吴。前475年,越兵围困吴国。前473年,越兵攻入吴都,吴国灭亡。勾践灭吴之后,与齐鲁诸侯会于
徐州市,并致贡于周。
周元王使人赐
勾践肉,封其为“伯”(霸主)。勾践灭吴后一心想北上中原称霸而
文种不予支持,称病不上朝,引起勾践的不满。勾践认为文种背叛,于是便赐死文种。勾践于前465年去世,立儿子为王。
墨子:“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
中原地区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范蠡: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
春秋晚期越王勾践剑”出土于楚国(
湖北省),当是
越国被楚王伐灭后的战利品,流入楚都。这口
青铜短剑古朴厚重,锋刃锐利,全长半米有奇,剑身上饰有
菱形暗格,剑柄前段也用蓝色琉璃镶嵌着细密精美的同心圆花纹(这两处暗纹制作技术至今无法破译)。剑格上有八个错金鸟篆体铭文,显示了此剑的主人“鸠浅”不是别人,就是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吞吴称雄,传为美谈的越王勾践。
我们仍然借助这柄短兵器的罕见珍品,依稀看见当年手执宝剑的吴越勇士,虎背熊腰、血胆之人,在两军冲杀呼啸之中,生死相搏,奋厉锋锐,宝剑剑身,闪烁着公元前五世纪上叶,彻地连天的阳光,和猩红欲滴的血影,回光与幻影,象一枚漩动于空气中的远古黄叶,飘摇而下,激荡着2500年后的历史时空,白云苍狗,梭梭而过,只剩一种难言情怀,踌躇于岁月之中,缭绕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