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昌集(共2册)》底本为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旧钞本《杨文弱先生集》五十七卷,另补录未收稿一卷、《武陵竞渡略》一卷、《薛文清公年谱》一卷。在明末社会动荡兴替之际,
杨嗣昌作为
崇祯时期的一位
大学士大臣,既主持中枢参与朝廷决策,又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其奏疏、召对纪事、书信乃至诗词等,都是这一段历史的真实记录,其著作为明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学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历史资料。同时,他又是一位风格独特的山水民俗旅游文学作家,他的诗词、散文反映了湖湘地方风土民情、山水风光,是研究明末文学史以及地方文化史、社会史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料。
杨嗣昌(1588-1641),字文弱,明湖南
武陵县碴口坡人。出生于书香门第,祖父
杨时芳为武陵名士,重视地方文化建设,曾自资在德山孤峰岭修建石塔和八方楼;父亲杨鹤(?-1635),
万历三十二年
进士,诗文俱佳。杨嗣昌晚父六年,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进士。因处乱世,杨嗣昌及其父亲杨鹤均以督兵著世。
杨鹤官至兵部右侍郎,
总督陕西省三边军务。
步入仕途后,杨嗣昌历任
杭州府教授、南京国子监博士、户部郎中。
天启三年(1623)受阉党排挤,称病辞职归里。崇祯元年(1628),起为
河南省副使,加右参政。后升任右都御史,
巡抚永平、
山海关区诸处,以知兵闻名朝野。今山海关显功祠内有
杨嗣昌塑像,称赞他整饬防务、修筑山海关两翼城,抵御
后金入侵有功。崇祯七年,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府、
大同市、
山西省军务。旋以其父母相继去世而回家丁忧。崇祯十年,农民起义席卷中原,他受命为
兵部尚书,主持镇压起义,制定“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围剿计划(
陕西省、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以延绥、山西、
山东省、江南、
江西省、
四川省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是谓十面之网)。杨嗣昌增兵十四万,加饷二百八十万两。由
熊文灿(?-1640)为总理五省军务,剿抚兼施。此举在一年内颇见成效。
张献忠、
罗汝才等农民军兵败降明,
李自成在
潼关县南原遭遇
洪承畴、
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
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
商洛市山中。
杨嗣昌,字文弱,明末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
万历进士。
崇祯时任
东阁大学士、
礼部尚书兼
兵部尚书仍带管兵部事。杨嗣昌作为崇祯时期的一位
大学士大臣,在明末政治、军事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杨嗣昌集》的出版为研究明末的历史、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湖湘文化提供了大量难能可贵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