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疏本汪士钟影刻单疏本《仪礼疏》原本体例与《
五经正义》、贾著《
周礼疏》一样,为摘字本。清嘉庆年间,阮元在
江西省用元刻明修十行本重刻,并附《
校勘记》,世称阮本、江西本。而汪士钟刻方体字“注疏本”从单疏本出,文字亦善,且这一“注疏本”传本颇少,也是文物性
善本。
《仪礼疏》50卷。唐
贾公彦撰。《仪礼》乃是
东周时期士阶层礼制的记录,其中也包含一些从更古的是其继承下来的礼制。汉时,高堂生传《仪礼》,
汉宣帝时,以
戴德、
戴圣、
庆普三家所传习的《
礼经》立于学官,当时属今文经(见经今古文学)。不久在鲁境又出现《礼古经》,其除有十七篇外,多“逸礼”三十九篇,但未传下。今文经传至
西汉末,有戴德、戴圣、
刘向三个篇次不同的本子。汉末
郑玄用刘向接尊卑吉凶次序编排之本作注,并记明今古文之异同。今只有此本传世。该书至晋代始称《仪礼》,当时门阀为宗法需要,为之义疏者有
沈重,见於《
北史》;又有无名氏二家,见於《隋志》:然皆不传。唐
贾公彦根据齐黄庆、隋李孟两家之疏,定为今本。从署名来看,似乎并不是像《
周礼疏》那样奉敕编集的,而是贾公彦及其同好者等为之。
《仪礼疏》原本体例与《
五经正义》、贾著《周礼疏》一样,为摘字本。即将所要疏证的经文和
郑注列出来(较长的仅标示首尾),再加以疏证。故而经文及郑注不全。世称“单疏本”。单疏本在
清代之时,有一部号称“
北宋景德官刊本”流传,藏书家汪士钟曾经影刻流布,《四部丛刊》中所收录的《仪礼疏》即是汪刻本。但此本自汪士钟以后就再也
徐无闻,现在原本估计已经失传。
到了
南宋初年,两浙东路茶盐司及
绍兴府讲单疏本群经的“正义”或者“疏”散入汉晋旧注群经相应位置编成所谓的“注疏本”。从现在的实物和记载看,没有《
礼记注疏》的踪影,但从下文将要提及的十行本来看,大致应该是有这样的“注疏本”存在的。
此后,
建阳区书坊讲
郑玄《注》、
陆德明《经典释文·仪礼音义》、
贾公彦《疏》,依次插在《仪礼》正文之下,遂编成“附释文注疏本”。此时将原先的50卷随正文卷数改成17卷,此后遂成定制。十行本问世之后直至清中期以前,单疏本(暨注疏本)均废而不行。
在
南宋时,附释文注疏本在
福建省刊刻出版应该不止一次,但今均不存,现存最早的是元刻十行本,这部元刻本的版片一直到明
嘉靖还在修补刷印,所以元刻十行本存世较多。前代国内学者所说的“宋十行本”均为此元刻明修本,无一有宋版书叶。
明嘉靖年间,
李元阳在福建又根据元明递修本重刻,改半叶十行为半叶九行,世称“李元阳本”或“闽本”、“九行本”。
虽然宋刻注疏本一部都没传下来,而且元明两代是否有注疏本问世不得而知。但是在清中期
爱新觉罗·颙琰年间,却又一部注疏本横空出世。
嘉庆年间,藏书家
黄丕烈得到一部
南宋严州刻
郑玄《
礼记注》,遂将之校勘影刻并编入《士礼居丛书》。再过若干年,另一位藏书家汪士钟得到所谓“
北宋景德官本”《仪礼疏》(单疏本),汪士钟仿照黄丕烈的旧例,将这部《仪礼疏》影刻传世。又过了几年,汪士钟再次斥资,将《士礼居丛书》中的影刻严州本单注本和自己影刻的单疏本合并,用方体字精刻,保存《仪礼疏》50卷的分卷。又一次形成了“注疏本”。但是这个注疏本和“附释文注疏本”的祖本毫无瓜葛,因此我称之为“注疏本的再现”
总的来说,单疏本虽然是
清代影刻,但做工精良,故而讹误较少,文字最佳。而汪士钟刻方体字“注疏本”从单疏本出,文字亦善,且这一“注疏本”传本颇少,也是文物性
善本。
而元代以后各版本均出自元刻十行本,就“附释文注疏本”而言,北监本、
毛晋本、
武英殿本最差,元刻本、
李元阳本稍好,阮刻本略佳,但均不如单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