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蒋南临东
阳江市,北倚红旗垄,背山面水,风景秀丽。离
东阳市城区15公里,在吴宁故县城西门。大道穿村而过,为旧时东阳出
杭嘉湖平原必经之途。上蒋,旧名让涨。村址原在东阳江畔螺蛳溪坟,因江水泛滥,淹没村庄,因此举村迁往高处,再也不怕江水上涨,故名让涨。意在任凭水涨,仍能安然无恙。以
蒋姓为主。蒋姓祖居河南戈阳,唐
贞元年间,始迁
仙居县蒋宅,后迁东阳泰里(即今之大里)。
正文
概述
约于清
雍正年间(1723~1736),蒋昌道从泰里移居让涨。明清时期属孝德乡八都,1929年属第二区,1932年称上蒋乡,1935年5月属八都乡,1944年11月属李宅乡。1950年为红旗乡四村,1958年9月属李宅人民公社红旗管理区,1961年9月属红旗人民公社,1983年8月属红旗乡,1992年5月属北江镇。1992年,全村300户、837人。耕地469亩,其中田369亩,地100亩。
50年代建有水磨坊2个,砖瓦厂1个,榨油场1个,制
皮胶厂1个。副业有养鸡场,养蚕、养鸭等。现有圆木厂、木雕厂、服装
加工厂、国药店、供销社、卫生院(2家)。1961年办起粮食加工厂,后又增加
轧糖、轧花厂。1967年,为县内首批实现电器化村。
特色产业
金华火腿,驰名天下。人所共知,金华火腿出
东阳市,东阳火腿出上蒋。上蒋是名闻遐迩的火腿村。唐开元元年(713),东阳已生产火腿,距今已有近1300年的历史。东阳旧志记载,上蒋每家每户均善腌腿。腌制火腿,最初本是每家届年冬杀猪保鲜贮藏的一种方法,除自食外,间以馈赠亲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火腿腌制逐渐脱离养猪户,成为一种手工业作坊,旧称山客、腿商、腿庄、腿栈。1949年,此种作坊在上蒋多达几十家。经营资本多寡、生产规模大小不等,少者年产火腿数十只,多者上百、上千只。
上蒋生产的火腿,名为蒋腿。而雪舫蒋腿则是蒋腿中的上品。
雪舫蒋腿的开山祖师蒋梦昌,生于
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一年(1841),卒于1926年,字雪舫。其上祖自卜居上蒋之后,即从事腌腿之业。
蒋雪舫幼丧父母,14岁成孤,随
叔父腌制红巢(牌号)火腿。婚后,他不愿寄人篱下,欲自闯江湖,成就一番事业,遂变卖妻子的全部陪嫁首饰作为资本,自行开设一家火腿作坊,所产火腿命名雪舫蒋腿。由于他善于继承先人的传统技艺,并在实践中努力创新,艰苦创业,不断开拓,制腿技艺在东阳同行中无与伦比。他制腿选科优良,加工精细,产品具有皮薄脚细,腿心饱满,精肉细嫩,红似玫瑰,亮若
水晶,不咸不淡,香味清醇等特点。
雪舫蒋腿的主要集散地在省城杭州鼓楼。每年
端午节之后,火腿成品即成批由竹筏下东阳江,经
金华江、
兰江、
新安江,摇船直至
杭州市。其时,
香港特别行政区、
上海市、
广东省、
江西省等地的客商云集于杭州鼓楼腿行,争相购买雪舫蒋腿,生意十分兴隆。相传,某年杭州胡庆余堂老板
胡雪岩,为庆贺老母七十大寿,特到东阳腿行购腿,发现雪舫牌号似与其名有缘,逐定购雪舫蒋腿为席上珍品。
太子宾客品尝后,交口赞赏。次年,胡雪岩购买蒋氏生产10来件上等火腿,送往北京,馈赠官宦之家及亲朋好友,食用后均赞不绝口。自此,雪舫蒋腿声誉鹊起,名满京都,传遍海内。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
雪舫蒋腿由杭州方俗和副食品公司选送德国
莱比锡市举办的
世界博览会,因其制作考究,质量特优而获金奖。这是金华境内以至省内所产火腿最早在国际上获此殊荣。1915年,雪舫蒋腿又获
巴拿马共和国商品博览会金奖。因而雪舫蒋腿名声大振。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雪舫蒋腿还注重商业道德,赢得顾客信赖。据载,一次
蒋雪舫自
杭州市腿行结帐回家,检点银两,核对货帐,发现多出一千块银圆,蒋雪舫随即差人,悉数送杭奉还。腿行老板感激不尽,乃登报颂谢。于是,蒋雪舫诚实无欺的名声在火腿行商中传颂,
雪舫蒋腿的身份也随之大增。每年蒋腿一到杭州,即被腿店、腿行抢购一空。1920年,蒋雪舫已年届八十,仍不忘致力于火腿事业,在杭州发起成立东阳腿业公所,以推进东阳火腿业的发展。
蒋雪舫有二子八孙,除长子汝丹外,均操腿业。1928年,其后人重新登记商标,长子汝丹三个儿子的商标分别为
蒋雪舫升记、蒋雪舫正记和蒋雪舫慎记;次子向东(金丹)及五个儿子的商标为蒋雪舫厚记。1929年,厚记、正记等雪舫蒋腿获
西湖博览会
特等奖。蒋周所创天轮牌火腿,也曾多次获国际金奖。
1942年
日本侵略军侵犯东阳后,上蒋火腿作坊被迫停业。抗日战争胜利后复业。50年代初,上蒋18家私营火腿作坊全部关闭。腌腿技术人员应聘至湖北、
四川省、
广东省、
贵州省等省。50年代中期,为大力恢复腌腿业,上蒋村建立东阳火腿厂,年产火腿2000余只。后东阳火腿厂迁往
吴宁镇,其厂内多数腌腿技术人员仍为上蒋人。1982年,东阳火腿厂生产的
雪舫蒋腿被评为名优特产品,获国家金质奖。1979年,以
蒋雪舫第三代传人蒋敦土,第四代传人蒋子芳及当时村党支部书记蒋子火等人为骨干,建立上蒋火腿厂。1987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该厂为全国生产雪舫蒋腿的唯一厂家。中央及省、市电视台曾多次来村拍制电视片,港、台同胞以及
荷兰等国外宾也曾来拍摄影视。自
改革开放以来,上蒋火腿生产迈上一个新台阶,产量年年上升,质量越来越好。鉴于上蒋家家户户善于腌腿,一家就是一个制腿作坊的势态,村里筹备成立东阳火腿
实业公司,届时,上蒋村的火腿业必将更加兴旺发达。
社会风尚
上蒋是东阳城区出东门一个青砖黑瓦白墙头,清泉碧水绕村流的好去处。清泉碧水指
东汉年间兴建的洲义堰(今名金塘)及与其并行的鹿山。据
东阳市旧志记载,自石潭溪(即
东阳江)引流,即为洲义堰。主渠道约十华里,灌溉3000余亩。因灌溉范围较广(牵涉沿渠30多个村庄),历来纷争频繁,每遇秋旱,动辄以十数为群,棍棒相斗,轻则致伤,重则死命。虽历代朝廷张贴榜文,严禁斗殴,实难禁免。上蒋村民为避免水利纷争,于1932年从
德国购进一台大功率抽水机。当时,农村经济落后,农民不知机器为何物,自购进抽水机后,大开眼界,远近村落常有农民前来参观,以致名声远播,
永康市、
武义县等邻近各县均有人来参观。后
东阳市县城火力发电,也曾借用上蒋村抽水机。
1949年前,农村稍有火烛不慎,即酿成火灾,成片房屋财产倾刻化为灰烬。村民动用公常租金,采办二台洋龙(
蛟龙),名曰青龙、白龙,以及龙头、铁桶等物。同时由身强力壮的青年组成消防队。不管哪个村庄失火,上蒋的洋龙立即赶赴现场,义务救火,不取分酬,深得乡亲好评。1949年后,多次评为县先进单位。
上蒋与西宅等村仅一江(
东阳江)之隔,过去村民乐助,造有小木桥以便行人来往。近年来,集体、村民捐助人民币近30万元,建造钢筋水泥结构的上蒋桥,桥身长87米、宽10米。
文化教育
上蒋素重教育,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早在200年前,就建有双桂书院,延聘名师执教。清末民初,办有南园小学,成绩显著,曾得政府奖励,赐以义学名家匾额一块。1933年,改为初级小学,4个班级,166人。1949年,增添设备,增聘教师,创办完全小学。后改为红旗乡中心小学。1951年,李宅区人民政府在上蒋村创建工农速成小学,吸收大批成年农村文盲干部入学,以扫盲为主,学习文化。现有中小学一所,建有教学楼、教工宿舍等,10个班级、400余名学生。1949~1992年,上蒋村培养了大学生30余人。加上1949年前毕业的,平均每15人中就有一个大学生。并有赴美国、
日本、
澳大利亚等国的留学生4人。知名人士有:蒋凤光,参加过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1949年后曾任南京市副市长;
蒋胤周,废私塾,建新学,修桥铺路,收养弃婴,平整土地,开拓经营,一生热心于公益事业,国民党省政府曾授予热心公益匾额一块;蒋大颐,著名法医;蒋时阳,
高级工程师、
山西省全国人大代表,出访过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蒋步,
大庆油田高级工程师等等。
参考资料
浙江在线 http://www.zjol.com.cn/images/zjtz/zjmc.
HTML浙江农民信箱 http://xnc.zjnm
.cn/zdxx/xwlb/view.jsp?zdid=25671\u0026lmid=9\u0026id=124496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