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座移动星群,又称Collinder 285和大熊座联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
恒星移动星群,由一组速度相同、来自同一源头的恒星组成。这个星群的核心位于距离
地球约80光年的地方,是局部泡中的一部分。它富含许多亮星,包括
北斗七星中的大部分恒星。所有这些恒星大约在3亿年前形成。
大熊座移动星群的恒星都大约在
银河系的同一个位置,并以大约相同的速度向大约一样的方向移动,拥有大约一样的金属成分,根据理论推算,它们的年龄也大约相同。这些证据向天文学家们证实了他们曾经来自同一个源头。
根据成员
恒星的年龄计算,相信大熊座移动星群曾为一个疏散
星团,大概在5亿年前形成于一个原始
星云中,十分年轻。经过这段漫长的时间之后,成员星体已经分散到约30乘18光年大的范围内,而中心就离
地球80光年远,因此成为距离地球最近的星团状
天体。
大熊座移动星群于1869年被Richard A. Proctor发现。他发觉,
北斗七星之中除了
天枢和
摇光外其余恒星的自行运动都向着
人马座中的共同一点。不像其他的
星座,北斗七星大多由十分有关联的
恒星组成。
其中一些较亮的成员包括:
北冕座α(α CrB)、
御夫座β(β Aur)、宝瓶座δ(δ Aqr)、
天兔座γ(γ Lep)和
巨蛇座β(β Ser)。另外被认为是此星群成员的恒星被列在中心恒星和外围恒星。
会否被列入移动星群,目前的指标是恒星在太空的运动路径。而路径则可从自行运动和
视差(或距离)到恒星和径向速度测量出来。依巴谷卫星最近已经大大提高了附近亮星的自行运动和视差数据精确度,从而改善了我们对大熊座移动星群或其他移动星群的研究。
根据依巴谷卫星测量出的距离和
视星等,
绝对星等便能用于估计
恒星的年龄。大熊座移动星群的组成恒星都有着约5亿年的共同寿命。
大熊座移动星群的中心由14颗恒星组成,其中13颗位于大熊座,剩下一颗位于隔壁的
猎犬座。
大熊座37(HD 91480)大熊座β(
天璇星)(HD 95418)大熊座γ (天玑)(HD 103287)
天权 (天权)(HD 106591) HD 109011 HD 109647(位于猎犬座) HD 110463
玉衡(玉衡)(HD 112185)大熊座78A(HD 113139A) Gliese 503.2(HD 115043)
大熊座ζ(
开阳)A(HD 116656)大熊座ζ(开阳)B(HD 116657)大熊座80(辅)(HD 116842)
另外还有一些恒星被认为是大熊座移动星群的成员,它们广阔散播在
天球上(从
仙王座到
南三角座)。以下只列出由
拜耳集团命名法或佛氏命名法命名的恒星。
距离
太阳系很近的亮星
天狼星一早就被人认为是此移动星群的一员。不过根据2003年由Jeremy King等人在Clemson University作出的研究,天狼星太年轻,不太可能属于大熊座移动星群。
我们身处的太阳系位于这个移动星群的外围,但它并不是成员,因为它比星群要老10倍。
太阳现在刚好在其2亿5千万围绕
银心旋转的轨道上,而其实4千万年前太阳离这些星体非常远。
距离太阳系很近的亮星天狼星一早就被人认为是此移动星群的一员。不过根据2003年由Jeremy King等人在Clemson University作出的研究,
天狼星太年轻,不太可能属于大熊座移动星群。
我们身处的
太阳系位于这个移动星群的外围,但它并不是成员,因为它比星群要老10倍。太阳现在刚好在其2亿5千万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轨道上,而其实4千万年前太阳离这些星体非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