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男,1900年2月11日出生,
德国哲学家。
曾在大学攻读文学、语言、艺术史、哲学,1922年获博士学位。1929年后在
马尔堡大学、
莱比锡大学、
法兰克福大学和
海德堡大学任教,主讲美学、
伦理学和哲学。自1940年起,伽达默尔先后任
莱比锡市、
海德堡、
雅典和罗马科学院院士,德国哲学总会主席,国际黑格尔协会主席。
人物经历
1918年春他进入布雷斯劳大学大学。那年秋天发生革命。
1919年春为学“哲学”而转入马尔堡大学,并参加了当时刚刚创立的“
弗莱堡现象学会”,在这里师从那托普先生(Paul Natorp)那里学习哲学。
海德格尔这位他心目中的大师。他在弗莱堡只呆了几个月的时间,但对他一生造成了深远影响,以至于他后来一直承认自己是海德格尔的学生。从海德格尔那里,他学习了现象学的方法、
本体论的思路,使他摆脱了早期新康德主义的影响。1923年遇到海德格尔,受到巨大影响,并从此走上了“海德格尔”的道路。
1927年海德格尔出版《
存在与时间》,并让伽达默尔提交教职资格申请论文,并获得教职资格。30年代早期,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演讲上。虽然在第三帝国时期,他在政治上并不活跃,但和
海德格尔不同,他是反纳粹主义者。直到1937年,他才获得他申请了10年之久的哲学教授头衔,1939年,他在
莱比锡市获得了一个大学教授的职位,1945年,任哲学系主任,之后还担任了两年大学校长职务。在这些年里,因为政务繁忙,大多数时间只能用于诗歌和短论的写作中。
1933年
阿道夫·希特勒上台执政,海德格尔作为
弗莱堡大学的校长参加
纳粹党,对伽达默尔冲击极大,并因有与犹太人交往的经历而被视为“政治上信不过的人”,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
1938年转投
莱比锡大学,结束了在马堡二十年的生活;
1939年二战爆发直到1945年
柏林沦陷,伽达默尔在“残存的房子里点着蜡烛继续上课”。战争结束后,原为学部长的伽达默尔被选为新校长,忙于重建莱比锡大学。
1947年来到
法兰克福大学,在职两年期间为逃亡
美国的
霍克海默和
狄奥多·阿多诺的复职做了大量工作,并合作重建了社会研究所,以其为中心形成了“法兰克福学派”。
1949年,作为
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后任,伽达默尔来到了
海德堡大学,在那里他完成了其一生最重要的著作:《
真理与方法》,历时九年。
1968年从大学退休,但直到1975年,他一直在进行非正式的讲课在这40年中,他出版了其他主要著作,与各种思潮的主要人物展开对话,进行诸多演讲和讨论,获得诸多荣誉。直到他去世为止,一直是海德堡大学的荣休教授。
2002年3月13日下午3时30分左右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享年102岁。
人物评价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是位非常重视传统的哲学家,成了20世纪西方哲学家传统的化身。在伽达默尔看来,传统是需要通过活生生的诠释活动来延续和更新的。
伽达默尔的哲学体系中有三块重要基石:即
柏拉图的对话理论、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绝对观念的
辩证法和
海德格尔的立于“此在”即人的存在的
本体论。这三者的融合,使伽达默尔的诠释学展现出了独特的风貌,它的基础就是实践(Praxis)。质言之,就是直接追溯到人们最原初的生活经验、而不是在纯粹的思辨领域中来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此。在《
真理与方法》中,他选择了艺术的经验作为突破口,试图从艺术经验出发,来理解超越了我们的意愿和行为而对我们所发生的东西,理解超出方法论自我意识之外的真正的精神科学。
伽达默尔确实没有像
施莱尔马赫和贝蒂那样提供一套可以操作的诠释方法论规则。这或许正是伽达默尔的独特之处,正如他自己所表白的,他的研究目的是要揭示所有的理解方式所共有的东西。他所真正关心的是哲学问题,是对一切方法论基础的反思。在这方面,伽达默尔怀着与
威廉·狄尔泰几乎相同的使命感:反对在近现代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占统治地位的方法论理想。他力图证明精神科学的理解现象之优越性,“在现代科学的范围内抵制对科学方法的万能要求”。也不是依靠建立完善的精神科学方法论所能解决的。为此,伽达默尔不懈地探寻超越科学方法论作用范围的对真理的经验,专注于理解现象,在科学方法无能为力的地方,奠定了理解的基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现代科学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科学的方法论就由此而变得不重要了,也不是说,
人文科学概论的研究根本就不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
真理与方法》的主旨须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即这里所展开的问题本质上就不是方法之争,而是关涉对“真理的经验”,而不是理解的方法论。在他看来,诠释学现象本来就不是一个方法问题。
从伽达默尔诠释学中,看到了不同于
理性主义传统的另一个传统,即在
古希腊建筑已开始倡导的“实践智慧”(Phronesis),亦即“另一种类型认识”——实践理性——的德行。伽达默尔一生都在追求着这样一种智慧。这可以从他收入在《诠释学的构想》(1998年出版)一书的几篇文章中看出。在谈论“友谊”时,伽达默尔通过对“友谊”的分类描述,指出人们只能经历友谊,却无法给出它的定义。理解友谊就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与智慧。相信可以在这里找到东、西方思维方式交融的真正契合点。众所周知,自
孔子与
老子以来的中国思维传统,恰恰是沿着这一方向发展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