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长约2mm,黑褐色,有光泽;触角第三节至第五节依次渐短,第三节一般有5-6个感觉圈排成一列,
前翅中脉二叉,
棕
褐色,触角第三节至第五节几乎等长,感觉圈不明显,翅蚜乳白色。
茶蚜在安徽一带茶区一年发生25代以上,以卵在茶树叶背越冬,
华南地区以无翅蚜越冬,甚至无明显越冬现象。当早春2月下旬平均气温持续在4℃以上时,越冬卵开始孵化,3月上中旬可达到孵化高峰,经连续孤雌生殖,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出现危害高峰,此后随气温升高而虫口骤落,直至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出现第二次危害高峰,并随气温降低出现两性蚜,交配产卵越冬,产卵高峰一般在11月上中旬。
茶蚜聚集在新梢嫩叶背及嫩茎上刺吸汁液,受害芽叶萎缩,伸展停滞,甚至枯竭,其排泄的蜜露,可招致煤菌
寄生,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
冬季低温对越冬卵的存活无明显影响,但早春
寒潮可使若蚜大量夭折。茶蚜喜在日平均气温16-25℃、相对湿度在70%左右的晴暖少雨的条件下繁育。
2.危害较重的茶园应采用农药防治,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扫喷为宜。药剂可选用10%
吡虫啉(平均10-15g/亩)、80%
敌敌畏(平均50-60ml/亩)、50%
辛硫磷(平均50ml/亩)。注意保护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