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星文(1908年4月14日 ~1958年8月24日),字
绍武,
汉族,
扶沟县人。中国国民革命军
中将,中国抗日战争名将。
吉星文,自幼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他青少年时期生活极度贫困,但幸得母亲的期望与支持,得以进入扶沟县立师范学校学习。1923年,受到堂叔吉鸿昌的影响,他投笔从戎,到吉鸿昌下属的
石敬亭处充当学兵。在军队中,吉星文以勇敢和身先士卒著称,很快升任连长。1933年,面对
日本侵略军的威胁,他率领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在
喜峰口战役中夜袭日军营地,击毙日军三百余人,并摧毁了一些重型装备,晋升为第三十七师第二一九团团长。1936年6月,吉星文进入国民党军校高级教育班第五期学习。1937年
七七事变后,他率领部队坚守阵地,与日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期间击毙数千日军,但在持续的抗战中,他的部队也遭受了重大损失,他本人也在战斗中受伤。同年9月,吉星文晋升为第三十七师第一 一 零旅
少将旅长,并获得国民党军政部授予的
宝鼎勋章。抗战胜利后,吉星文曾参与内战,并在
淮海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击溃,随后被调往
福建省。1949年9月,吉星文随部队撤退至台湾。1957年,吉星文被晋升为
中将,奉调赴
金门县,担任金门“防卫部”副司令长官。1958年8月23日,福建前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金门,吉星文在奔赴防空洞的途中被炮弹击中,次日去世,享年50岁。
吉星文去世后被
蒋介石追封为“陆军二级
上将”,并入祀“
台湾忠烈祠”,并允身后一切从优褒恤。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国家在
卢沟桥畔修建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吉星文的抗日事迹,也陈列在其中。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吉星文,字
绍武,乳名黑星,1908年4月14日出生于
扶沟县吕潭镇的一个贫困农家。他幼年丧父,由母亲姜氏抚养长大。家中兄弟三人,吉星文排行第三。
吉星文的青少年时期是在极度贫困中度过的。他的母亲希望他能够有所成就,因此尽力供他上学。通过母亲的努力和支持,吉星文得以进入扶沟县立师范学校学习。
1923年,吉星文的堂叔吉鸿昌由
西北军回乡省亲。吉星文在堂叔吉鸿昌的影响下,加之家境日非一日,于是投笔从戎,从县立师范肄业,到吉鸿昌下属的
石敬亭处充当学兵。吉星文体格健壮且有一定的武术基础,部队后各科成绩优异,受到了上级石敬亭的赏识。
1925年2月,吉星文晋升为李鸣钟旅工兵营的排长。在军队中,他以勇敢和身先士卒著称,很快就升任连长。1928年11月,他又被提升为
少校营长。自1929年至1933年,吉星文先后在陆军第九师、第三十七师当营长,驻防
华北地区。
初露锋芒
日本侵略军在“
九一八事变”后进一步侵入热河,并意图占领长城要塞喜峰口。面对这一威胁,第二十九军军长
宋哲元命令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迅速增援。在
冯治安的指挥下,制定了近战夜袭的战术来对抗日军。1933年3月11日晚,吉星文率领的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地方向导的带领下,在大雨中悄悄接近日军阵地。日军在
喜峰口的东西两侧高地上驻扎,没有预料到中国军队会在深夜发动袭击。吉星文率队突入日军营地,使用大刀对熟睡的日军发动攻击,造成重大伤亡。此次夜袭共击毙日军三百余人,并摧毁了一些重型装备。
次日,日军组织反攻,但第二十九军士气高昂,与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吉星文在战斗前激励士兵,强调要用实际行动捍卫国家尊严。在随后的战斗中,吉星文多次带领部队与日军进行肉搏战。第二十九军最终取得了喜峰口和罗文峪两次战役的胜利。由于在这些战斗中的英勇表现,吉星文受到了军长
宋哲元和师长
冯治安的高度赞扬,并被晋升为第三十七师第二一九团团长。
1934年
元旦,第二十九军在
北平市举行阅兵仪式,吉星文被选为阅兵总指挥。他以整齐的步伐、洪亮的声音和出色的指挥能力赢得了中外观众的好评。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将自己的
小姨子沈嘉斌嫁给了吉星文作为妻子,以此表示对他的重视。
1936年6月,吉星文进入国民党军校高级教育班第五期学习。1937年2月底完成学业后,他曾顺道回到家乡
扶沟县吕潭镇探亲。同年3月底,他奉命返回北平西郊
宛平城的防区,继续担任第二一九团团长,负责防守横跨
永定河的
卢沟桥。
重要战绩
1937年7月7日,
日本军队在卢沟桥附近进行夜间
军事演习,随后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吉星文当时负责防守卢沟桥和宛平城,考虑到日军的无理要求,他拒绝了日军进入宛平城的请求。
7月8日凌晨,日军对宛平城发动攻击。吉星文抱定与国土共存亡的决心,下令全团:“严加防范,如日军来犯,坚决予以回击”。吉星文率领守军与日军在桥头附近展开激烈战斗。尽管守军人数较少,但吉星文和他的士兵们英勇抵抗,进行了激烈的肉搏战。战斗中,吉星文的部队损失惨重,但日军也遭受了重大伤亡。
当天下午,日军提出撤退要求,吉星文和宛平县长王冷斋拒绝了日军的要求。日军随即对
宛平城进行炮击,吉星文指挥全团沉着应战,待日军接近最
有效射程内后,以“快放”“齐放”向日军猛射,日军伤亡惨重,一次又一次败下阵地。当天夜里,吉星文将守城任务交给副团长负责,潜往第三营营部,亲自
调度指挥。他挑选了身强力壮的青年战士组成
突击队,用绳梯爬出城,沿
永定河两岸,向铁路桥靠近。之后,突击队员秘密接近铁路桥,出其不意,两头夹击,冲上了敌人阵地,成功夺回部分阵地。在战斗中,吉星文头部受伤,但仍坚持指挥作战。
次日,
北平市和
天津市的各大报纸以特大号标题或号外的形式报道了吉星文团在
卢沟桥奋勇抗击日军的事迹,并刊登了吉星文的戎装照片。社会各界也纷纷表达了对第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的声援和支持。
7月9日,中日双方达成暂时停火协议,但
日本并未遵守,反而集结更多兵力。7月11日,第二十九军代表与日军签订了进一步的协议,但日本继续增兵并向
华北地区施压。7月20日,日军再次进攻
宛平城,吉星文及其部队在密集的炮火下顽强抵抗,吉星文本人头部受伤但继续指挥战斗。
7月25日,日军进攻
廊坊市,第二十九军奋力抵抗。7月27日,日军进一步进攻
通县专区等地。7月28日,日军大规模进攻
北平市近郊,导致第二十九军损失惨重,多位高级将领牺牲。7月29日,
宋哲元撤离北平,北平随后陷落。7月30日,吉星文放弃坚守了二十三天的宛平城及
卢沟桥。
自“
七七事变”爆发至撤出防地,吉星文以一团之力抵御日军进攻,期间击毙日军数千人,一木清直兵败自杀,取得了显著战绩。
屡获表彰
1937年9月,吉星文因在卢沟桥事变中的英勇表现被晋升为第三十七师第一 一 零旅
少将旅长,并获得国民党军政部授予的
宝鼎勋章。同年9月底,他奉命率部前往
津浦铁路作战。
1937年底,
徐州会战开始,吉星文率部跟随第七十七军(军长
冯治安)第一七九师(师长何基沣)被派往
淮河北岸守备,阻截由津浦线北上之敌,配合了
台儿庄大捷的顺利进行。次年5月,吉星文率部抵达宿县,成功抵御了日军的进攻,并组织敢死队对日军进行了突袭,取得了战果。不久后,吉星文率部转战进行游击活动。10月,吉星文所在的第七十七军进入大别山区布防。
1940年4月,在枣阳宜昌会战中,吉星文率第一七九师英勇抵抗,与日军激战。5月,吉星文师与第三十八师
黄维纲部截击南逃日军,但日军主力绕回三十三集团军司令部所在地,吉星文师遭受重创。5月15日,张自忠牺牲后,吉星文与黄维纲率部支援军部并与日军发生激战,重创日军。随后,吉星文部在
荆门市地区与日军交战,并在艰苦条件下继续作战。在数月的转战中,吉星文与士兵同甘共苦,保持部队士气。
抗战期间,吉星文曾调任第三十七师师长,
蒋介石还亲自接见他,勉励他为国杀敌,并授子他
勋章两枚。抗战八年中,他先后被授子“胜利”“光华”“云麾”“千城”“忠勤”等勋章、奖章共五枚。
与世长辞
抗战胜利后,
中国国民党军队改编。1946年5月,吉星文改任整编陆军第七十七师第三十七旅
少将旅长。1947年10月,他进入
陆军大学特别第八期学习,并于1949年2月结业后升任陆军第七十七军军长。不久,吉星文奉命率部前往山东沂蒙山区参与内战。在
淮海战役中,吉星文所部被人民解放军击溃,他自己也在战斗中头部受伤,随后被调往
福建省。
1949年5月,吉星文调任第一二五军军长,同年7月改任独立第三六零师师长。在福建期间,他曾派遣特务进入共产党游击区进行“反共”活动,但很快被击退。同年9月,吉星文前往台湾。
到台湾后,吉星文担任国民党东南长官公署高级参谋和“国防部”高级参谋。1950年10月,他改任第五十军战斗团团长。1952年2月,吉星文入陆军高级培训班受训,10月调任第七战斗团团长。1953年夏,他再入参谋学校将官班深造。1955年1月,吉星文被调任澎湖“防卫部”副司令长官。1957年春,吉星文又入国防大学联战系深造,结业后,因“成绩优异”,被晋升为
中将,奉调赴
金门县,担任金门“防卫部”副司令长官。
1958年8月23日,
中国国民党“国防部长”
俞大维到金门视察,晚上,美国顾问团欲在太武水上餐厅举行
宴会。吉星文等四人先去餐厅察看形势,晚6时30分,
福建省前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
金门县,吉星文在逃往防空洞途中被炮弹击中,次日下午因流血过多而死,
胡宗南派专机将吉星文遗体运到澎湖“
军人公墓"安葬。
个人生活
吉星文与其夫人沈嘉斌感情深厚,两人相敬如宾,共育有三子三女。三子民森、民立、民正,三女民菁、民君、民中。沈嘉斌是
冯治安妻子的胞妹,来自江苏无锡,为人贤淑,善于料理家务。由于与冯治安有这种特殊关系,吉星文自加入军队以来,一直跟随冯治安,从学兵逐步升迁至师长。赴台湾后,冯治安失宠,生活较为萧条;而吉星文则因“反共”立场坚定,多次受到
蒋介石的接见和表彰。
亲属成员
后世纪念
吉星文去世后被蒋介石追封为“陆军二级
上将”,并入祀“
台湾忠烈祠”。
中国大陆人民铭记吉星文在
卢沟桥打响全民族抗战第一枪的历史贡献。国家在卢沟桥附近建立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其中以显著位置展示了吉星文的抗日事迹。吉星文去世后,他的后代一直希望能够到卢沟桥缅怀他的抗战功绩。2007年7月,在纪念“
七七事变”70周年之际,吉星文的儿子、台湾跆拳道知名教练吉民立接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邀请,携家人来到大陆参加在卢沟桥举行的抗战纪念活动,并出席了该馆举办的“吉星文特展”开幕式。
人物评价
吉星文,打响全民族抗战第一枪的“抗日名将”。(《红广角 评》)
吉星文是位英雄人物,但也是位悲剧人物。在1937年7月7日爆发的卢沟桥事变中,吉星文作为坚守
宛平街道的驻军团长,奋起抗日,为了保卫卢沟桥,保卫华族的尊严,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在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在1958年
金门战役中,作为
中国国民党军队的副司令,吉星文不幸在人民解放军的炮火中遇难,对他个人而言,不能不是个悲剧。(中国新闻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