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战役
发生于福建省金门岛的一场战役
金门战役,解放军方面又称金门战斗、金门登陆战,台湾地区称“金门保卫战”“古宁头歼灭战”“古宁头战役”,是1949年解放战争末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在福建省金门的一场作战,属于“漳厦金战役”中的一部分。
渡江战役结束后,鉴于蒋介石的大本营已迁到台湾,中央军委开始研究渡海作战解放台湾问题。厦门解放以后,金门县成为护卫台湾本岛的屏障,国民党军决定固守金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二十八军奉命发起“金门战役”登陆作战,作为解放台湾的前奏。
10月24日晚,解放军第二十八军代军长萧锋作为金门战役登陆作战的前线指挥,指挥3个多团的兵力,以木船渔船等简易渡海工具,分别从福建省的莲河、大嶝岛、后村等地,向金门本岛发起登陆作战,至次日凌晨2时在古宁头、琼林等地强攻登陆成功,并建立了攻守阵地和后备部队的登陆场。
由于首批强攻的船只被国民党军的海、陆、空的炮火全部摧毁,后方250余艘船被调用,导致原作战计划中的“第二梯队”无法运送至前方增援,致使成功抢滩登陆的3个团困守金门县,25日解放军第二梯队仅有两个连和4个排的兵力,成功登陆。26日,国民党军发起总攻,登岛的3个多团的解放军将士与10倍于己的国民党军鏖战3日,至28日下午大部分解放军壮烈牺牲,部分被俘虏。至此,金门战役登陆作战宣告失败。
金门战役的失败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重大损失,战后第十兵团进行了检讨会议,会议总结该次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在胜利的形势下指战员盲目乐观。此前一直溃败的中国国民党政权将此次战役作为一次“反登陆作战”的胜利,使其能够在台湾偏安一隅。金门战役自此成为了一个标志性事件,国共两党围绕着“金门”这座小小的岛屿,发生了一系列的兵戎相见。
战役背景
金门地理位置
金门县指今中国福建省省金门县这一区域,是由自然环境形成的大小12个岛屿及其所拱卫的“金门本岛”,在地理位置上位于福建东部的厦门市与台湾省之间。金门本岛是福建省的第三大岛屿,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最宽处大约15.5公里,中部狭窄处仅3公里,面积为131.7平方公里,又称之为“大金门”,其次岛为“小金门岛”,面积为14.6平方公里,又称为“小金门”;岛屿群有大胆岛、二担两个并列于东西;大嶝街道、小坐落于南北,另有几个附属小岛。
金门岛位于台湾海峡,东北面与大陆的晋江,北面与南安县同安区相望,西面与厦门和龙海县相隔,距离大陆处最近约5.5海里金门县东面距离台湾本岛基隆港198海里,距高雄市160海里,东南距离澎湖82海里。金门本岛北有太武山;西有茅山;东有凤山、塔山;南有双山、长安山;西北有虎山、金山等,均为起伏的丘陵,金门县城的治所地处该岛西部。在军事上,金门作为大陆沿海岛屿之一,与大陆的距离适中,并扼守厦门湾,被蒋介石认为是“护卫台湾本岛的屏藩”,蒋介石曾言:“无金马便无台澎,有台澎便有大陆”。
国民党军败退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国民党军残部纷纷南逃,以台湾地区为基地,在福建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西南各省以及沿海岛屿组织防御。东南沿海岛屿由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长官陈诚指挥,在对国民党军进行政变后,以舟山防卫司令石觉指挥3个军10个师约6万人驻守舟山群岛;以福建省政府主席兼福州绥靖公署主任朱绍良指挥3个兵团10个军27个师约12万人,驻守福建沿海地区及附近岛屿。其中以第6兵团李延年部5个军13个师约6万余人,驻守福州地区;第8兵团刘汝明部2个军6个师约3万余人,驻守漳州市地区;第22兵团李良荣部3个军8个师约3万余人,驻守泉州市厦门市金门县地区。另以空军第1、第4、第5大队,以定海区及台湾为基地,执行空中支援、侦察、封锁海面及输送物资任务。
解放军的进击
为了迅速解放全中国,中央军委在分析了当时国民党军参与部队的作战能力后,确定了渡江战役后的具体进军部署。1949年5月23日,中央军委发出了由毛泽东起草的《向全国进军的部署》,其中要求第三野战军“应当迅速准备提早入闽,争取于六七两月内占领福州市、泉州、漳州市及其他要点,并准备趁机夺取厦门市。入闽部队只待上海市解决,即可出动”。
第三野战军根据指示,以第7兵团主力担任解放舟山群岛的任务,一部保卫海防和担任杭州市警备;以第9兵团担任上海市的警备及淞沪地区海防,并准备解放台湾;以第10兵团部率第28、第29、第31军共13万余人,执行进军福建省的任务。
1949年7月2日,第10兵团开始向福建挺进,至7月下旬,所部第28、29、31军先后抵达南平市的建瓯、南平、古田县等地。8月11日,第10兵团发起福州战役,于23日取得福州战役的胜利,迫使国民党军向漳州市厦门市地区收缩兵力。为了不使国民党军有喘息之机,第10兵团继续进军,在攻取了福建第一大岛海坛岛后发起厦门战役
国民党军在福州市战败后,蒋介石汤恩伯接替朱绍良统一指挥改编后的第8、22兵团约7万人。其中第8兵团所部第68军、96军驻防漳州、常泰、南靖县地区,拱卫厦门、金门县;第55军驻守厦门,并由毛森任厦门警备司令;以22兵团率第25军及从台湾调来的第201师两个团布防于大金门,以第5军防守小金门岛。另有海军10余艘舰艇、空中作战飞机支援地面作战。
9月19日,第10兵团以3个军的兵力发起漳厦战役,至9月25日,第10兵团完成了漳厦战役的第一阶段作战任务,歼灭国民党军1.7万余人,解放了以漳州市为中心的闽南地区。至此形成了对厦门市、金门国民党军的三面包围态势。由于船只不足,攻击厦门、金门县的时间被迫三次推迟,攻击计划也一再修改。起初的计划是“金厦共举”,但由于船只不足等因素,只得在“先厦后金”和“先金后厦”中抉择,第10兵团在经过考虑后,认为“先攻打金门,可能会使厦门的国民党军逃跑,无法达到全歼的目的,同时厦门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影响远比金门重要”。10月7日,第10兵团上报第三野战军司令部,后决定首先以第31军和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攻击厦门市
10月9日夜,第29军第87师第259团和第28军第84师第251团1个营,发起了对金门县所属大嶝岛小嶝岛的攻占,次日胜利完成了对大小嶝岛登陆占领。
10月15日黄昏,解放军发起对厦门的进攻,战斗至17日11时,厦门全岛解放,此役共歼国民党军2.7万余人,其中俘虏2.5万余人。厦门解放后,第十兵团按照原定计划要求第28军迅速攻占金门,以完成厦门战役。当时,第10兵团的主要注意力集中到了解决福建省第二大城市厦门市的城市居民供应问题上,未对后续如何攻占金门进行开会讨论,只是下达了作战命令,并将进攻准备和作战指挥问题全部交由第28军负责,并将刚刚参加过攻占厦门战斗的第29军主力师第85师归调第28军进行指挥。
战前态势
国民党军方面
9月末,解放军进抵厦门、金门县对岸时,由于对防守厦门的信心不足,汤恩伯便将其总部的后方机关、巡防处都由厦门撤至金门,技术兵团则由厦门撤往台湾,他本人仍坐镇厦门指挥。
10月9日,解放军成功登陆金门所属大小嶝岛时,国民党军误判解放军要对金门本岛发起登陆作战。为加强金门防御,拱卫台湾本岛的安全,经蒋介石批准,陈诚决定调新组建的编制较为完整的胡琏第12兵团接替李良荣的第22兵团防守金门。至25日,大小金门岛的守军总兵力约在6万人(含未参战),其中小金门岛7000人,大金门岛5.3万人。
解放军方面
第28军受领进攻金门岛的任务后,进行了渡海作战的准备。10月18日,第10兵团下达了对攻击大金门岛的部署命令,并预定于10月20日发展战斗。但由于船只严重不足,进攻时间一再推迟。第28军一面加紧备战,一面集中船只。由于大部分船只在先前的作战中损毁,加之第12兵团司令部需要用船向市内供应粮食,截至10月24日,仅能集中起一次可航渡3个团(约8000人)的船只。但船工大多不熟悉前往金门的航道,也未经过任何政治教育和训练,各自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协同不力和调度不灵的问题。
与此同时,国民党军第12兵团的增援部队不断向金门登陆,但第10兵团司令部对国民党军第12兵团是否是向金门增援未作出判断,因而也未采取响应的应变措施。第10兵团司令叶飞认为必须乘国民党军增援部队未抵达金门县时,抓住战机,发起登陆,攻取金门。第一梯队航渡3个团,返航后,第二梯队至少还可航渡2个团,一夜能运过5个团的兵力,双方力量对比可达1:1,足可巩固阵地。因此,第10兵团决心于10月24日夜发起战斗。
具体部署是:以第28军第82师第244团、第84师第251团、第29军第85师第253团共3个团为第1梯队,由第82师统一指挥,分别自莲河、大嶝岛、沃头东北港湾起渡,在大金门岛北部湖尾乡至古宁头段登陆突破,首先攻歼该岛西半部的国民党军;尔后会同后续梯队攻歼东半部的国民党军,预计3天解决战斗。
战役过程
登陆作战
10月24日20时,第28军登岛第一梯队的3个团244团、251团、253团按照预定计划分别从莲河、大嶝岛、后村等地启航。由于夜行,加之船工不熟悉航道、协同不力,以及第82师指挥所未随船跟进、通信联络不畅,三个团只得自行航行。各团在抵近岛岸时,金门岛上的青年军第201师的海滩巡逻人员误触了自己设下的地雷,引发爆炸,惊动了海边阵地的人员用探照灯向海面照射,解放军第244团的先头船只已接近金门北岸,被国民党军发现,遭到了国民党军的炮火拦截,各部都有所伤亡。
鉴于解放军偷袭的企图遭到暴露,立即按计划转为强攻,设在大小嶝岛的炮兵向金门县北岸的国民党军阵地开火。各部在火力掩护下于10月25日2时开始实施登陆。在金门北岸的国民党军利用早已布置好的火力网,向解放军炮兵隔海射击。第244团在兰至龙口段登陆,遭到国民党军的炮击伤亡较大;第251团先头营于湖尾乡地区顺利登陆,但后续营遭到国民党军炮火袭击,伤亡近三分之一;第253团在古宁头及其以东地区登陆。至此,在金门北岸西部和中部担负防御任务的国民党军青年军第201师的阵地被解放军全部突破,第201师狼狈溃逃。
无船可用
在第一梯队登陆时,用于登陆的船只被国民党军发现,遭到密集的火力射击。负责的船工立即慌乱起来,负责押船的解放军战士无法掌握船工,大部在国民党军的枪炮声中弃船逃跑,船只失去控制后,在风浪的冲击下互相碰撞,或是沉没、或是被潮水冲到滩头。
一些船工当场提出意见,船只靠近岸边时要与堤岸、滩头保持一定距离,放下缆绳,将船“养”在海里,才不致搁浅。但由于押船的战士缺乏航船知识,以为船工面对中国国民党的炮火“贪生怕死”,故而犯了瞎指挥的错误,硬要船工靠岸。至25日6时天色已亮,第一梯队的100多艘船只无一艘返航,搁浅在沙滩上的船只在国民党军的轰炸和炮击中不断起火燃烧。
第二梯队虽有4个团兵力无法渡海支援,迫使解放军无法按照预定的方案实施第二梯队登陆作战。第10兵团下令紧急动员船只,最终只收集到装载4个连兵力的船只,遂决定由第246团团长孙玉秀率第246、第259团各两个连前往增援。由于风浪太大,大部被风吹散,实际登岛的只有10个排。
在此情况下,已登陆的第一梯队在金门岛上形成孤军。
陷入苦战
登陆后的解放军3个团未来得及整顿部队,按照预定的计划,在阵地依托的情况下向国民党军阵地纵深处猛插。由于3个团没有统一的指挥,团指挥员失去了对部队的有效控制,在25日天亮以前各团指挥员所能掌握的部队近一个连左右的建制。时值从汕头市赶来增援的国民党军第19军已经登陆,25日天亮以后,国民党军第18军和第19军所部开始进行反击。
解放军第244团虽进展很快,但由于未能较好的组织,其第二营在琼林附近遭到了国民党军装甲部队的火力阻击。25日,天亮以后,国民党军战车团第3团第1营加入反击,不久国民党的步兵也投入反击。国民党军的坦克冲入解放军部队隐蔽处做蛇形碾压,第244团处境艰难。上午11时,国民党军的坦克冲至海边,用烧夷弹向搁浅在岸边尚未被飞机炸毁的木船不断射击,被看押在海边的国民党军俘虏群也乘此机会跑散。至中午,国民党军的坦克因弹药用尽而后撤,仅余步兵进行攻击。第244团指战员利用这一时间空隙整顿了部队,当时该团在海边的阵地已全部丧失,部队伤亡过半,剩余人员在岛上的双乳山一带构成环形防御固守。
另外两个团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下,同样进展不顺。第251团部队混乱,团指挥员手中仅6个班的兵力,且运动困难。第253团全团在与国民党军反复激战后,伤亡近千,但按照预定的计划向纵深猛插后,第253团仍以一部控制古宁头及以北的滩头阵地,主力则向金门城方向发展。
25日上午,增援的国民党军第19军全部在金门县登陆,金门守军增加,汤恩伯与其顾问、原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根本博统一指挥,在发现解放军的登陆部队只在金门北部上岸后,集中能够调动的全部国民党军兵力投入反扑。在国民党军的连续进攻下,重新占领了失去的阵地。解放军第253团被迫后退;第251团陷入国民党军的包围圈,至25日下午冲出包围撤向古宁头。而该团副团长冯绍堂率领两个班固守林厝,依靠天亮前夺取的十个碉堡,连续打退国民党军七次冲击,击毙国民党军第十四师团长李光前
固守待援
25日中午,解放军第10兵团副政委刘培善赶到第28军莲河指挥所,与副军长萧锋等领导一起研究应急的对策,刘培善最后指示,命令已在金门登陆的三个团由第244团团长邢永生统一指挥,收拢部队固守几个点,天黑后由第246团团长孙玉秀率部渡海增援。同时,第28军岸边的炮兵群竭尽全力向金门县的国民党军进行火力打击,以支援登岛部队,但因射程有限而无法打到纵深,反而自己的炮兵阵地遭到了国民党军的轰炸,此外在海边修缮用于增援的船只也被炸毁,后方支援登岛更为困难。
至10月25日晚,登岛的解放军3个团已损失半数以上的兵力,据岛上部队用步话机报告,第244团只剩700人,第251团剩余1200-1300人,第253团所部兵力较多,但弹药匮乏。最终3个团统一退守到金门西北岸一带,固守待援。
拼死增援
25日晚,第10兵团指挥员认为还有挽回局面的一线希望,决定派兵增援。于是第28第246团团长孙玉秀(当时已内定担任第82师副师长),率该团的两个连及第87师第259团的两个连增援金门。4个连冒着中国国民党军队 炮火,利用夜色掩护向金门县登陆,孙玉秀所率领的两个连基本平安登陆,另一支增援部队则仅有4个排在古宁头登陆,其余因风浪太大被吹散。
26日3时,第246团在湖尾乡一带登陆,歼灭国民党军一个营的兵力后,向双乳山汉墓一带推进,同时尝试与第一梯队的部队取得联系。而第259团的4个排在登陆后遭到了国民党军的封锁,指战员依靠着夺取的几个碉堡,打退了国民党军的一次次进攻。
25日夜,登岛的解放军利用夜间展开了小规模的反击,以一小部袭击金门县城,主力在岛西北夺取了国民党军的部分阵地,至天天亮前又推进到林厝、浦头一线。凌晨时分,第一梯队的部队看到后续部队登陆增援后,深受鼓舞,拥护孙玉秀统一指挥岛上部队。由于登陆的第二批部队兵力太少,很快又遭到了国民党军的封锁,孙玉秀率领战士突出包围,到古宁头与坚守古宁头阵地的部队会和。
鏖战殆尽
10月26日天亮以后,金门岛中国国民党守军集中主力,在海空军和坦克的掩护下向古宁头、林厝、埔头一线猛烈反扑。由于解放军的防御阵地兵力太少,又缺少弹药,至26日12时,林厝失守,岛上的解放军部队大都退守古宁头。由于古宁头的房舍多为坚硬的石块,解放军以此为碉堡,与国民党军展开巷战,致使国民党军再次受挫。
由于古宁头久攻不下,胡琏汤恩伯、根本博一起到金门督战。不久,国民党军加派了飞机对古宁头村中建筑进行猛烈轰炸,坦克和火箭筒也抵近逐个射击,3个国民党师的轮番进攻,仍未取得有效战果,解放军一直坚守在古宁头村中。
26日午后,第28军副军长肖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联名致电岛上的解放军全体指挥员、战斗员和船工,高度赞扬了他们登陆作战的英勇,同时检讨领导上误判了敌情。电文最后号召他们保存实力,利用国民党军或群众的渡海工具成批或逐一撤回大陆归建,并承诺将在沿海各地派出船只等予以接应。当天下午3时,金门岛第253团的报话机,也是当时金门岛上最后一个解放军电台,发出“故三面进攻,情况十分危急”的报告后,在枪炮声和爆炸声中停止了工作。此后,解放军前敌指挥部再未接收到金门岛登陆部队的报告。事后,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派出汽艇进抵古宁头进行侦察,汽艇抵达古宁头后发现了大量解放军的伤员,后因搭载伤员过多而不幸搁浅,加之机械故障未能返航,最终被国民党军俘虏。
26日入夜后,孙玉秀和第一梯队各团领导在古宁头附近的山沟里会和,举行了临时作战会议,研究认为解放军登陆的10个营已伤亡近5000人,最终决定分成几股打游击,同时利用一切可渡海工具,回去一个算一个。午夜时分,部分解放军组织人员趁夜向北突围,但由于没有找到船只,又向东南突围进入山区,此外个别人员海留在古宁头进行阻击。
27日上午,国民党军组织人员进入古宁头逐屋搜索攻击,最终古宁头战斗停息。向外搜索的解放军部队在国民党军的海陆夹攻后,大部分战斗至最后牺牲,部分伤员被俘。至27日上午10时,金门战斗基本结束。246团团长孙玉秀率领几十人由古宁头突围的解放军在东南山区准备打游击,但在几万国民党军的地毯式搜索后,于双乳山汉墓附近被发现,后继续转移,最终在沙头附近被包围。负伤的孙玉秀因不甘心当俘虏在担架上开枪自尽。
战役结果
伤亡结果
金门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共损失两批登岛部队3个团另4个连,总计9086人(其中军人8736人,船工民夫350人),大部分壮烈牺牲,一部分被俘虏。
附着于“漳厦战役”的金门战役扫清外围战,整整历时1个月,除去“厦门战役”的胜利成果外,解放军大小嶝岛的登陆作战,解放了占金门县人口四分之一的3个乡2万人,仅存另一半“金门本岛”上的6万人、6个乡未获“解放”。国民党军方面将“金门大捷”看作是国民党政权在“台湾”地区的重生,退守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由此在大陆以外的孤岛上偏安一隅。
金门战役自此成为了一个标志性事件,国共两党围绕着“金门”这座小小的岛屿,发生了一系列的兵戎相见。
战俘问题
对于金门战役登陆作战失败被俘的解放军战俘,台湾方面采取了一下措施:一些曾是国民党军的“解放战士”补入金门的国民党守军中;未被接纳的其他俘虏,则被运到台湾本岛的内湖“新生营”集中关押审查、甄别后,再分成“愿留”和“愿走”两种。被俘人员中年龄较大、受过伤的共产党员干部和一些坚持“愿走”的部分,先后于1950年7月、10月、11月分成三批,遣返回大陆。
金门战役登陆作战的几位解放军领导的结局大致如下:
第244团团长邢永生在战斗中已负重伤,被其他同志用担架抬到东山沟时被国民党军发现包围被俘。随后他被送往台湾,被其团内的原国民党军俘虏兵指认出来。邢永生拒绝中国国民党方面的劝降,遭秘密处决。
第251团团长刘天祥在战斗中被机枪打成重伤,被俘虏后送往台湾。此后,国民党方面对他百般劝诱,并逼迫他在广播电台读“反共”宣传稿,刘天祥以死相争,绝食牺牲。
第251团政委田志春率五十多人打游击,后因弹尽粮绝:被俘。随后他被送到台湾内湖集中营,仍组织难友进行狱中斗争,被国民党视为“顽固分子”,后遭秘密处决。
第253团政委陈立华在打游击时中弹倒地,当时被战友认为已牺牲,中国国民党方面长期也未宣布其下落,后来有人称他改名换姓隐蔽在国民党军队中,80年代被查出并遭处决。
第251团团长徐博隐蔽在洞中近三个月,靠夜间出来到农田里挖番薯过活。后经国民党军反复搜山被俘,当时他已“长发长须,形同野人”,徐搏后被被送往台湾内湖集中营,遭到秘密处决,据称是被装入麻袋秘密扔入海中。
相关后续
金门战役检讨
金门战役的失败是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的一次重大损失,战后,第10兵团专门召开会议进行战役检讨。1949年10月29日,第10兵团致电第三野战军、华东局金门战役报告,在报告中第10兵团检讨了金门作战之惨痛损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急躁胜利冲昏头脑盲目乐观轻敌所造成。其具体表现为:
第一,兵团组织金厦战役的开始,战役指导上就犯了重厦门轻金门的思想;第二,10月20日以后,金门国民党军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胡琏兵团陆续达到大、小金门,但第10兵团没有更好更慎重地考虑,更没有断然地下令停止攻击;第三,对国民党军垂死挣扎的顽强性认识估计不足;第四,在金门战役中,没有专门研究船工、风向、潮汐等客观因素对船只使用的影响,仅主观想了一些办法,造成第二梯队在战斗发起后无船可用。此外,部队战术上也存在不少缺点,如师级干部没有登岛,缺乏统一指挥,变成各自为战,登陆后没有巩固扩大突破口,只是向敌纵深攻,结果被封锁了突破口,船只全部被烧光。
10月29日,毛泽东签发《关于攻击金门失利的教训的通报》,要求必须以金门岛事件引为深戒。同日,华东局致第10兵团,第7兵团电报,提醒于11月3日发起的“登步岛”战役,要从金门战役登陆作战的失败中积极总结经验。
10月31日,第10兵团在厦门老虎山洞举行党委扩大会,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第一书记张鼎丞、兵团司令员叶飞、兵团政委书国清、第二十八军副军长肖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等参加了会议。肖锋在会上第一个发言,检讨了金门战斗的失利是领导判断错误,指挥也有失误,是骄傲轻敌的结果,并请求十兵团党委、三野前委给自己应得的处分。叶飞第二个发言,主动承担了责任。后来,叶飞又一再向华东军区和党中央请求处分,毛泽东当时表示“金门失利,不是处分的问题,而是要接受教训的问题”。
再战金门
1949年10月27日,粟裕在北京回复第10兵团的电报时,提出“再行发起攻击”“决心再战金门”。此后,第28军各师团重整旗鼓、整编集训,进行了征集船只、演习训练等再战准备。第10兵团对金门本岛的“登陆作战”扩大到了“两个军”。
1949年11月3日,负责解放舟山群岛的第3野战军第7兵团吸取了金门作战失利的教训,对夺取登步岛集中了足够的兵力和船只保障,后由于国民党军的军舰支援,和在岛国民党军队抵抗,登步岛作战受挫,登陆的解放军部队1000多人连同伤员撤离出岛。
登步岛登陆失利后,粟裕一面向叶飞和第10兵团强调攻打“金门本岛”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毛泽东提出,推延攻击台湾的时间,并希望中央军委直接指挥。中国国民党方面,在金门县的常驻军队集合了6万余人,蒋介石将金门变成了一座“兵城”,对金门实施军管,导致金门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台湾本岛的发展。1950年6月25日,蒋介石提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的“反攻大陆”计划。后由于“朝鲜战争”的爆发,“攻打金门”“解放台湾”的战略被暂时搁置。
炮击金门
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国民党军下定了固守金门的决心,随后就在岛上大力修筑永备工事,加强炮兵力量,并进一步完善了海空支援,在金门构成了立体防御。与此同时,金门县对面的厦门市的解放军驻军也构筑了防御攻势。驻守金门的国民党军常常依靠炮火优势,炮击厦门附近和福建省省内的交通线。为此,解放军于1953年起,对金门本岛、大胆岛二胆岛进行了炮击。此后,国共两党“隔海炮击”一直间歇性的延续至1979年。
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宣布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同日国防部长徐向前也正式发布声明,停止对金门等沿海国民党军所占岛屿实行炮击。以金门炮击为标志的国共之间象征性战争,至此完全结束。
战役评价
蒋经国将金门战役反登陆作战的胜利看成是:转败为胜,“反攻复国之转捩点”。
国民党军将金门战役视作“金门大捷”,陈诚常在人前人后说:金门之战,是共军渡江以来碰到的第一个大钉子。
国民党第19军军长刘云瀚撰文称:金门县之卓然屹立,进而与马祖互为犄角,直接封锁了厦门湾闽江口之对外交通,使“匪”不得利用两个最接近台湾之大陆海岸港口,更遮断了“匪军”舰船在台湾海峡之活动。
胡琏对“金门大捷”的反登陆作战有冷静的分析:即或10月下旬来攻,彼若广集船只,多点登陆,或后续船团源源而来,则我虽有19军之增加,处境亦必十分艰难。但此时的陈毅“匪军”骄满已极,不待1个船团,一点登陆,一万余人竟无一个统一指挥官。
1949年10月28日,粟裕与袁仲贤、周俊鸣联名发出致第10兵团叶飞等人,并上报中央军委的电报,直指第10兵团在金门战役登陆作战期间的问题和失败原因是“轻敌与急躁表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对金门战役登陆作战的失败,有一段客观的评价:在胜利的形势下,高级指挥员轻敌麻痹,盲目乐观,战斗任务尚未全部完成,就过早地转移了工作中心,忙于城市接管。同时,在作战指导上,对渡海登陆作战的特点和困难认识不足,只强调掌握战机,对敌情、海情缺乏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船只准备不充分,战斗组织指挥不严密,不同建制的3个多团没有统一指挥,仓促发起战斗,这就难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战斗序列
解放军方面
国民党军方面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战役背景
金门地理位置
国民党军败退
解放军的进击
战前态势
国民党军方面
解放军方面
战役过程
登陆作战
无船可用
陷入苦战
固守待援
拼死增援
鏖战殆尽
战役结果
伤亡结果
战俘问题
相关后续
金门战役检讨
再战金门
炮击金门
战役评价
战斗序列
解放军方面
国民党军方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