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猎豹”坦克歼击车采用“黑豹”(Panther)坦克的底盘,保留了原车的动力装置和车体,增加了一种新的上部结构。该车由克虏伯公司于1942年1月开始设计,11月16日制成全尺寸模型。1943年10月20日,在阿利斯试验场向希特勒展出样车。获得批准后,于1943年12月17日定名为“
猎豹”坦克歼击车,编号为Sd.Kfz.173。1944年2月,正式投入生产,到1945年3月,共生产了384辆。1944年11月,又设计出装128mm火炮的“猎豹”改进型。
概述
单从外形上看,猎豹歼击车的前倾斜甲板一直延伸到顶部,简洁明快,由于其基型(“黑豹”坦克的A和G型)的底盘略有不同,使其前后生产型的外观特点也有所不同。右图显示的为后期型,后期型在车防盾座下部有一排钉。
猎豹坦克歼击车在很多方面具有黑豹坦克的特征,但它的火力比黑豹坦克强,它装的是Pak43L/71式88mm火炮,且身管长度和
虎王式重型坦克一样,说明它的火力可以和虎王坦克媲美。“
猎豹”坦克歼击车可以在2000m的射击距离上击穿除IS-2外所有对方坦克的装甲,这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很少见的。
德军规定,“猎豹”坦克歼击车只允许用来执行反坦克作战任务,由集团军指挥。可见,德军是把它当作重要的反坦克武器来使用的。该车的机动性能也不错,最大速度达到55km/h;正面装甲的厚度与黑豹坦克一样,为80mm 55°倾角的装甲,可以抵御绝大多数盟军坦克的正面攻击,甚至是IS-2、
M26重型坦克都无法有效的在较远距离击穿其正面装甲,M4坦克和T-34坦克更是无能为力。而它惊人的火力可以在2000米轻松击毁绝大部分的盟军坦克。
总体来说,“
猎豹”坦克歼击车性能相当不错。但是由于它的生产数量有限,装备
德军的时间较晚,根本无法阻挡在数量上绝对占优的
苏联红军和盟军的坦克。不过论性能来讲,猎豹坦克歼击车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军最成功的坦克歼击车之一。
性能数据
战斗全重:45500kg
车长:9.87m
车宽:3.27m
车高:2.72m
引擎:MaybachHL230P30
最大速度公路/越野:55/30km/h
最大行程公路/越野:250/100km
乘员5人
火力装备:88mmPak43/3L/71、1x7.92mm
MG-34通用机枪、88m炮对30度角钢板的穿透效果
弹药种类:Panzergranate 39 203mm 185mm 165mm 148mm 132mm
Panzergranate 40/43 237mm 217mm 193mm 171mm 153mm
距离:100m 500m 1000m 1500m 2000m
注:Pzgr.39-(APCBC) 被帽穿甲弹,Pzgr.40/43-(APCR)
钨合金被帽穿甲弹。
弹药数量:88mm57发,7.92mm600发
装甲防护:(毫米/角度)
上部构造正面:80/55
车体正面: 60/55
上部构造侧面:50/30
车体侧面:40/0
上部构造后面:40/35
车体后面:40/25
上部构造顶端 /底部:25/83+16/90
车体顶端 /底部:25-16/90
机动性:
爬坡度30度
通过垂直墙高0.9m
越壕宽2.45m
涉水深1.6m
生产
制造时期 产量
1943年12月 1
1944年1月~12月 226
1945年1月~5月 198
在测试之后,命令下达,全面生产自1943年12月开始。在不伦什瑞克的MIAG的生产于1944年的一月开始, 在
汉诺威的MNH(Maschinenfabrik Niedersachsischen-Hanover)的生产于1944年十一月开始。在此期间第三家工厂- MBA(Maschinenbau und Bahnbedarf)也加入生产“
猎豹”的行列。计划中每月生产150辆,但实际上最高的产量在1945年一月,生产了72辆。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只有392 被生产出来(底盘 号从300001未知以及 303001 到未知)。虽然一些资料说生产持续到1945年四月,产量是413到417辆,也有说生产持续到1945年5月,产量425辆。总体来说由于盟军对两个生产中心的轰炸(MIAG 和 MNH),导致了“猎豹”产量的急剧下降。
II型计划
纸面计划,在黑豹II型坦克底盘上安装Pak80 128mm
坦克炮,作为
猎豹的升级版。
历史
1944年七月30日在诺曼底勒斯 罗格斯(Les Loges),来自654坦克歼击营的三辆“猎豹”伏击了
英国的第6近卫坦克旅,在短短的二分钟里击毁约10-11辆“丘吉尔”坦克。同时,英军第6近卫旅的其他坦克还击,2辆“猎豹”在履带被毁后被乘员放弃,第三辆撤退。
“猎豹”编入独立的装甲猎兵营--重型反战车营(3连,每连14辆歼击车,营部3辆)作为
装甲师的一部分作战。“猎豹”最早进入559和654装甲猎兵营而且在1944年六月到达了西欧前线。只有第654营满编(42辆歼击车),559营只有10到14辆。大部分“
猎豹”都在东线服役,唯一的营(654营)在1944年夏天诺曼第战役期间在西线服役。
阿登战役是“猎豹”最大的一次集中,包括从东线赶来参加反击的。6个营的51辆“猎豹”参加了阿登战役。
武装党卫军接收了一小部分“猎豹”,只有第二“帝国”、第九“霍亨斯陶芬”以及第十“福伦泽堡”装甲师(第六装甲军一部)在1945年
布达佩斯包围时各有一个“猎豹”连。最初发给的42辆在四月一日只有还可用并且最后
维也纳防卫战。自1945年,“
猎豹”也装备了7个
装甲师的装甲营,元首掷弹兵团和一个装甲旅,虽然将它们当作坦克使用是极大的错误,但在那时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 1944/45年,
克虏伯计划在“猎豹”的后部上层结构上直接装一门88mm Pak 43/1 L/71炮。连同这个计划一起,克虏伯与1944年11月4日提出在“猎豹II”上安装128mm Pak 80 L/55 炮(在后面的小型上部构造中),但是战争的结束结束了两个计划。
据说(但是没有证实)单独装备“
猎豹”的部队也使用了红外夜视仪- Infrarot-Scheinwerfer,正如那些安装在“豹”式坦克上的一样。
列装编制
猎豹式反坦克歼击车是
德军乃至所有参战国中最优秀的反坦克歼击车,在1944年6月首次参战就成为东西线盟军的恐怖杀手,但由于盟军轰炸及不断的改良计划而迟滞了猎豹的生产,盟军在6月,8月及10月大规模的轰炸使逐渐上轨道的生产又遭到破坏,于是陆军兵器局除了原厂家MIAG之外另委托MNH与MBA两家工厂加入生产线。
在1945年1月时达到月产72辆的最高记录,到1945年4月为止,陆军兵器局接收了共415辆
猎豹,其中270辆由MIAG工厂生产。由于运输困难,再加上没有成立独立的猎豹营,因此有很多猎豹被编入
装甲师或独立战斗群中,紧急时甚至由附近的战斗单位直接从工厂接收,因此不能像
六号重型坦克重装甲营或
猎虎,
象式重型驱逐战车反坦克歼击营一样,以足够的车辆进行战术应用。所以猎豹虽然比
猎虎数量多出3倍多,单车性能与战斗效能也比猎虎强,但是整体战果一样不突出,多半是在单车作战中被消耗掉的,对于无法挽救的战局已经产生不了影响了!在战术运用方面,由
猎豹编成的驱逐坦克营基本上只有第654营(就是参加城堡作战的另一个斐迪南营),另外还有第614反坦克歼击营。在
诺曼底登陆的猎豹只有10辆左右。在6月一次战斗中,
德军以3辆猎豹伏击英军部队,取得了击毁10辆丘吉尔坦克的战绩。
猎豹主要参加的战役是1944年12月的
阿登战役。为了准备1944年12月的西线反攻,B集团军群司令部计划投入5个重型驱逐坦克营:第654,519和559三个营为已组建的部队,另外两个营则在德国反坦克歼击兵学校编组,即后来的560和655营。计划各配备1个连的
猎豹和28-31辆4号反坦克歼击车。但是事实上大部分部队没有完成编制。
这5个营在12月到达阿登前线,并于16日投入战斗。各营的猎豹数量为:654营25辆,559营5辆,519营9辆,560营13辆,655营0辆(该营到1945年1月都没有接收到猎豹)。而当日处于可使用状态的仅有17辆。当月4个营共损失5辆猎豹,并有许多受损脱队的车辆:559营全损1辆,配属于SS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的560营则损失了4辆,其他营的车辆各有损伤。
1945年1月,部分部队开始陆续接收补充车辆,分别是:560营2辆,519营6辆,559营6辆。而当月
猎豹的战备与损失情况都比较好。但在2月
德军开始后撤后,损失便逐渐增加。
在1945年之前原本预计派往东线的猎豹都被用于西线,直到1945年1月,原本计划前一年送往东线的10辆猎豹被拆成两部分,均分给第563和第616重型驱逐坦克营,并于当月中旬向东线移动。(第563营也是由一个猎豹连和2个4号反坦克歼击车连编成,在1月21日至31日的十天内,该营共击毁58辆
苏联红军坦克,自身仅损失1辆猎豹和4辆4号反坦克歼击车,但在最后却因为燃料不足,无法修复与无法行动等原因,自爆了12辆猎豹和4号反坦克歼击车,使得兵力降到15辆反坦克歼击车。1945年2月1日该营报告的可用车辆为5辆
猎豹和3辆4号反坦克歼击车,在2月18日奉命解散。
1945年1月之后,新生产的猎豹除了部分补充前线各重型驱逐坦克营外,还有许多被送到在前线激战的各
装甲师,使得使用猎豹的因此变得十分复杂,如SS第2“帝国”,第5“维京”,第9“霍亨斯陶芬”,第10“福隆德斯伯格”,第12“希特勒青年”装甲师,国防军第2,第4,第8,
第25装甲师,装甲教导师,元首掷弹兵师等等都有一些猎豹,但是除了原先的几个重型驱逐坦克营外,绝大多数装甲师的猎豹都不足额。1945年3月15日,东西两线的
猎豹共有145辆,其中西线59辆(34辆可用),东线86辆(28辆可用),这是猎豹服役期间可用数量的最高记录,4月10日
德军战况报告中记录东西两线8个
装甲师与重型驱逐坦克营的猎豹为53辆(西线23辆,东线30辆),其中可用的仅16辆(西线11辆,东线5辆),该月前线德军部队共接收了71辆新的猎豹。但是由于战局混乱,编制情况不详。
除了先前编成的重型驱逐坦克营外,其他多数部队的猎豹多半是仓促成军,皆不足以构成战术部队,再加上训练与经验不足,因此在使用上也是混乱不已。在战争结束前几个月,许多
猎豹常因为一点点机械故障便被放弃,在被部队回收前敌军就已占领战场,为了避免被敌人俘获,自行爆破乃变得十分普遍;在运用上一些部队将猎豹当成
突击炮使用,与步兵一起行动,而忽视其专长的防御战与远距离炮战,由于视角有限,这样的运用造成致命的结果,而一些受损的猎豹甚至被半埋在地上,当成固定炮台使用,当敌军接近便完全没有脱救的机会,只能由成员自毁。
总的来说,猎豹的性能远在盟军当时各式同类车辆之上,和
虎王式重型坦克一样,除了
苏联红军的IS-2坦克能在1800米距离外击毁猎豹外(猎豹要在1300米内才能击穿IS-2正面装甲),在一般的战斗距离下,其它盟军坦克或
反坦克炮只能幸运的命中履带,最终减速机或是驾驶潜望镜才能从正面击毁猎豹,由侧面或是后面开火才是击毁猎豹较为实际的办法。而
猎豹的88毫米Pak43型71倍径反坦克炮却能在2000-3500米外击穿盟军多数主力坦克的正面装甲。可惜由于生产过晚且数量不足以编成足够的战术部队,再加上燃油不足,战术运用的错误与后勤的严重脱节,使得猎豹终究未能
六号重型坦克或者是
象式重型驱逐战车一样,成为盟军望而生畏的武器。
现状
战后法国军队装备了一批“豹”式、“猎豹”以及“维修豹”,它们一直服役到50年代。
今天,早期型“猎豹”可以
英国的
帝国战争博物馆被看到,在美国的
阿伯丁和
瑞士的图恩坦克博物馆能看到晚期的猎豹。也能在
德国的蒙斯特和辛谢尔姆的博物馆看到“
猎豹”。在亚伯丁的“猎豹”(底盘 303018 号)是在1944年11月/ 12月由MNH 生产并参加了
阿登战役,它在那里被缴获并且最终被送到美国。
战术条令
1、作为
重型坦克歼击车,“猎豹”应该由高级指挥部掌握,以营级规模集中用于已查明敌坦克突击主要方向,使之大量消灭敌军进攻坦克。
2、由于“猎豹”火炮威力巨大,能够在远距离摧毁敌军坦克,并且具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和机动力,因此“猎豹”可主动进攻消灭敌军坦克,以保障己方胜利。
3、由于“
猎豹”没有360°射界,有缺乏有效的近距防护和对外观察能力,所以不能当做一般坦克使用,周围必须有步兵或者坦克掩护侧翼。
4、若“猎豹”必须以连级规模参战,其管辖权应由师或更好级别部门掌握。团或营级单位只能在协同作战时获得指挥权。行动前高级指挥官应听取猎豹连长的意见。须知其在任何情况下都对整个任务负责。而不可将其作为一般下属对待。对独立部署的各连车辆进行维修时,应有营警戒分队进行可靠的保障,除在固定或隐蔽发射阵地外,不允许
猎豹排独立作战。绝对禁止单车作战。
5、猎豹不是
反坦克炮,不宜用于警戒保障任务。它也不是自行
高爆弹炮,只有在没有敌人坦克出现,其他
重武器难以奏效和弹药供应充足的有利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榴弹对付非装甲目标。
6、行动完成后,应撤回猎豹,迅速进行维修和补充弹药
油料.必须保证猎豹能获得正常供应。
7、与敌坦克尤其是数量占优势的敌人交战时,应利用88炮射程远的优势,在2500米的距离上先敌开火.在隐蔽作战时,应将敌进攻队型诱入我防御纵深,待敌侧翼完全暴露在我射击地带时,在近距离突然开火,力求集中猛烈的射击。
8、交战时应充分利用车辆的机动性,频繁的变换发射阵地和从敌意想不到的地方突然开火,以大大提高作战效能.与
装甲部队协同进攻时,应紧伴随第一梯队消灭敌正面防御的重坦克,保障我进攻队形侧翼,便于己方坦克从侧翼或后方包抄敌人。与步兵协同时,应始终处于步兵进攻线后.主要任务是消灭敌装甲车辆,然后以
机关枪和
高爆弹支援步兵。
9、执行防御任务时,应部署在防御纵深内最有可能遭敌人坦克突击的方向.应仔细的选择集结地域,接近路线和发射阵地,必须可靠的从敌方向检查隐蔽情况和采取有力的反侦察措施后方可使用
猎豹.发射阵地应保证车辆进出方便,可随时退入掩蔽地带.将猎豹呈线性散布在防线上将极大地增加指挥和供应难度.绝对禁止猎豹部署在位于敌炮火射程内的住防线上。
10、当任务中断撤退时,“猎豹”应发挥其机动性优良之特点迅速撤退,各车交替掩护后撤。猎豹不适合担任殿后任务。
11、森林和城镇地域应避免直接突击.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有步兵掩护。
12、各排的4辆“猎豹”分为2个战斗群,基本战斗队形有楔形、横线形和斜线形。队形呈楔形时排长和分队长坐车应位于
队列最前方,间距200米,两辆僚车应位于长车左右后方140米处;呈横线队形各车间距100米,排长和分队长坐车应位于队列中央;呈斜线形时排长和分队长坐车应位于队列顶端。战斗队形应根据战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3、平时履带行军时车据应保持在50米左右,战时行军时则变更至100米左右或根据战场周围实际情况而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