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道粉葛
活道粉葛
活道粉葛,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活道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活道粉葛是高要区独具特色的传统农产品,始于明末清初,由当地的野生葛培育而来,其中以仙洞粉葛最为闻名。
2014年07月0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活道粉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活道粉葛个头适中。外形如饱满的橄榄,表皮光滑少皱褶,皮色乳黄。肉质呈乳白色,纤维少,粉葛鲜品气味清香。烹熟后香味浓郁,带粘性,味道天然甘甜,少渣,口感细嫩。
产地环境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境内土层深厚,质地均匀,一般颗粒较细,土壤养分较丰富。高要有丰富的地表水资源,西江及其支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60.75亿立方米,其中全区境以内集水面积多年平均径流量是17.55亿立方米,西江河客水量2226.4亿立方米、新兴江16.8亿立方米。活道镇依山傍水、沙壤土肥沃,十分有利于粉葛的生长。
历史渊源
活道粉葛是高要独具特色的传统农产品,始于明末清初,由当地的野生葛培育而来,其中以仙洞粉葛最为闻名。
在岭南一带,早在周朝时就有上山采掘野生粉葛,并用其茎的纤维织成葛布。尤以广东省之葛为有名,织成布弱如蝉翅。活道粉葛最早是在清朝开始种植,当时多为在深山上的野生粉葛。活道镇农民开始人工种植是在解放前,但都是农户利用种粮地块的周边空地进行零星个别种植,未成规模。
20世纪60年代,由于粮食紧缺,山区的山货尤为抢手,而活道产的粉葛由于品质优良,独具特色,且粉葛产于“活道”,而“活道”之名又喻意为“生路”,所以活道粉葛的名称也渐为人们所熟悉,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特别适用于逢年过节作为亲友往来相送的珍贵礼品。此后粉葛开始大量种植,用以充饥,并作为特产运到周围地区销售。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分田到户,种植粉葛的经济效益好,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远销到港澳及东南亚地区。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为了生产出更多优良产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活道镇及经济联合社主动邀请有关专家、技术人员、种植户能手,总结数年的种植经验,制订出一整套先进的种植规程和技巧,专门进行相关培训,形成了独特的生产技术和销售模式。随着活道粉葛远销海内外,活道粉葛种植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活道镇仙洞村法洞村、头村、新迳村等村建立了粉葛种植基地,并逐步扩展到整个活道地区。
生产情况
2013年,活道粉葛栽培总面积在8000亩左右,年总产量约20000吨,年产值约1.2亿元。
2015年,活道粉葛种植面积达4000亩,年产量保持在80000斤左右。
产品荣誉
2014年07月0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活道粉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活道粉葛产地范围为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活道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细叶粉葛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沙壤土,土层厚度≥70厘米,土壤pH值为6至8,土壤有机质含量≥1.5%,无竹木荫蔽。
三、栽培管理
1.种葛选择与育苗:选粗壮、节密、无病虫害的葛蔓作为种葛, 12下旬开始催芽,芽眼伸长不超过4厘米时进行移栽。
2.定植:在每年“雨水”后开始种植。种植密度为:每亩种≤500株。
3.植株调整:搭架栽培,每株留1条至2条蔓。
4.水肥管理:3、4、5月份保证水分供应。每公顷年施用有机肥≥15吨。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与贮藏
1.采收:每年8至12月采收。
2.贮藏:采用黄泥埋藏的方法。在产地范围内选择地势较高、无积水、通风透气地方进行贮藏,贮藏期最长为8个月。取葛时从上至下依次进行。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榄形,皮色乳黄,表皮光滑少皱褶。肉质呈乳白色,纤维少,多汁,少渣。烹熟后带粘性,味道清香甘甜醇正,
2.物理化学指标:每100克鲜葛含水分≥70克,粗纤维≤1.0克,采收时还原糖≥0.35克。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活道粉葛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活道粉葛的检测机构由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参考资料
活道粉葛.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05-24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产地环境
历史渊源
生产情况
产品荣誉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质量技术要求
专用标志使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