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澄
抗日航空英烈
郑海澄(1916年10月28日-1944年1月9日),军衔至中尉三级,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
郑海澄出生于1916年10月28日,其父亲郑钺是中国人,母亲郑华君是日本。1936年,郑海澄进入名古屋飞行学校学习飞行,同年12月毕业。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后,郑海澄决心回国参加抗战,并于同年10月初回到上海市。1938年春,郑海澄报名进入国民政府中华民国空军军官学校。直到1941年,郑海澄才被批准进入空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驱逐机科学习。其毕业后先后奉派到空军第26中队、第3大队第32中队、空军第4大队第24中队担任飞行员,多次执行重要任务。1944年1月19日,郑海澄在重庆奉命驾机对来犯日机作战,因飞机发动机突然发生故障,壮烈牺牲。
郑海澄牺牲后,遗体被埋在重庆黄山航空烈士陵园第54号穴。2024年4月3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了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完整名单,郑海澄在首批为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单中。
主要介绍
早年经历
郑海澄出生于1916年10月28日,其父亲郑钺是中国人,母亲郑华君是日本人,所以郑海澄有中国血统和日本血统。1936年,郑海澄和弟弟郑南阳一起赴日本留学,郑海澄进入名古屋市飞行学校学习飞行,他学习了三个月后掌握了一些简单的飞行原理和操作,于同年12月毕业,毕业后的郑海澄又留在日本继续深造。1937年7月,七七事变爆发,身处敌国的郑海澄,在日本人眼中突然成为敌人,受尽了日本人的欺辱与谩骂,所以郑海澄决心回国参加抗战,保卫祖国。但学习飞行的郑海澄被日本政府禁止回国,被严格控制并遭到监视,在其母亲和亲戚帮助下,郑海澄于同年10月初回到上海市
抗战经历
1938年春,新婚不久的郑海澄去了香港,转道昆明,报名进入由中央航空学校更名的国民政府空军军官学校。由于郑海澄是从日本归来的,且又有日本血统,所以国民政府对他的资格审查特别严格,直到1941年,郑海澄才被批准进入空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驱逐机科学习。郑海澄毕业后先后奉派到空军第26中队、第3大队第32中队、空军第4大队第24中队担任飞行员,多次执行重要任务,升至中尉三级。1944年1月19日,郑海澄在重庆奉命驾机对来犯日机作战,其驾驶飞机新修不久的发动机突然发生故障,他冒险迫降,机头触地,壮烈牺牲。郑海澄的遗体被埋在重庆黄山航空烈士陵园第54号穴。
人物影响
包括郑海澄在内的抗日航空英烈们,在民族遭受外敌入侵时,挺身而出,搏击长天,血洒碧空。当战争的硝烟散去,他们的名字刻在纪念碑上,接受缅怀,激励后人。
后世纪念
2024年4月3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公布了南京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完整名单,郑海澄在首批公布的1468名为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单中。
人物评价
对于郑海澄与其家人为国家所作出的贡献,郑氏一家获得如下评价:郑钺守节,苹如尽忠,海澄成仁,郑母明义。郑氏一家,满门忠烈。
人物关系
目录
概述
主要介绍
早年经历
抗战经历
人物影响
后世纪念
人物评价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