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论(新版)》着重分析了
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问题和农业政策的变化过程,其中的研究内容和一些结论如果能对
亚洲邻国今后的政策选择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的话,将是作者求之不得的喜事。
要加入这些内容,而且还是考虑到作为
教科书不能太厚,这促使作者在新版中删减了旧版附论部分展开的数量模型、计量和模拟分析等内容。有关这些内容,与《农业经济论(新版)》有关的部分在正文内都加了注记。
1956年
东京大学教养学部毕业。曾先后在农林水产省农业综合研究所、
东京都立大学、青山学院大学工作,从2000年起兼任国际开发高等教育机构(FAISID)研究生院ProgramDirect和政策研究研究生院教授。Iowa大学博士。主要著作有\u003c日本农业的成立过程\u003e(创文社,1973年)、Agricultural Development: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withRuttan,V.W.,JohnsHopkinsUniversityPress,1985)、\u003c农业经济论\u003e(
岩波书店,1986年)、\u003c发展经济学\u003e(创文社,1995年)、\u003c新版发展经济学\u003e(创文社,2000年)、Development Economics:from the povertytothe wealthof nations(Oxford Press.2001)、Communities and Markets in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青木昌彦,Oxford Press,2001)等。
1984年
京都大学农学部毕业,1987年该校农学研究科博士课程中途退学,任职于
滋贺县立
短期大学,现为明治学院大学经济学部副教授。京都大学
农学(农林
经济学)博士。主要论文有,“对农业经济学的反省”(农业经济研究)
日本农经学会,第73卷第2号,2001年)、“农地问题和日本农业”(奥野、本间编\u003c农业问题的经济分析\u003e日本经济新闻社,1998年)等。
1982年
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毕业,1983年赴日留学,1989年获
京都大学农学(农林经济学)博士学位。经日本佳能软件公司、
南九州大学工作多年后,现为京都大学农学研究科讲师。主要论文有“论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转移”(\u003c经济研究》1988年2月期)、《战后日本大豆生产与消费的计量经济分析》(博士论文)、“经济改革后中国农业增长与波动的经济分析”(《农林业问题研究》地域农林经济学会,第35卷第1号,1999年)等。
1984年
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赴日留学,1998年获
京都大学农学(农林
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农产品流通政策与流通结构》(专著,劲草书房,2000年)、《
中国主要农产品市场分析》(共著,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等。
1984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农经系,1987年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赴日留学,1999年获京都大学农学(农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成果有《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与经济增长》(专著,农林统计出版社,2002年)、\u003c农村产业经济\u003e(共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等。
1985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新华日报记者,1992年赴日留学,2000年获
京都大学农学(农林
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
南京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现为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主要著作有\u003c转型期中国的国家与农民(1978—1998)\u003e(专著,农林统计出版社,2001年)等,另有论文若干。
1986年
吉林农业大学农经系毕业,1993年赴日留学,2002年获京都大学农学(农林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吉林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主要论文有“中国玉米生产增长与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农林业问题研究》地域农林经济学会,第35卷第4号,2000年)、“中国东北3省稻作生产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经济分析”(同《农林业问题研究》第38卷第1号,2002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