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三首前奏曲》,作品op.18号(Three Preludes-for Piano,1998),又名《前奏曲三首》,是中国作曲家张帅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完成于1998年,是作曲家18岁创作的作品。此曲是中国9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被演奏次数最多的由中国作曲家创作的
钢琴作品之一,是中国现代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三首前奏曲》2002年获得“
中国音乐金钟奖”,后被“金钟奖”钢琴比赛定为复赛必弹中国曲目之一,在国内外被频繁演出并获得广泛好评,并入选
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1913-2013)》乐谱系列。2014年2月8日,世界著名钢琴家
田佳鑫在纽约林肯中心的专场音乐会上演出
张帅的《三首前奏曲》。
作品内容
该作品体现了少年的躁动和不安,是年轻的力量、忧郁、故作深沉、狂放不羁的象征。第一首的主题是“冲突”,体现为五声旋律和半音阶以及爵士和声之间的冲撞。第二首的主题是“神秘”,也可以说是故作神秘,是五声旋律与“大小三和弦对置”的结合。第三首的主题是“年轻的力量”,主要材料与前两首有一定关联,是天马行空的狂想曲。
“三首乐曲风格独特,有
爵士乐韵味,第一首和第三首是快板,给人以无限激情。第二首是慢板,作曲家像是把听众带到神秘的梦幻世界,结尾处又给人一丝惆怅的留恋之情,然后紧接第三首的快板,最后以刚劲有力的快板结束全曲。”
创作背景
上世纪90年代,随着
中原地区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物质腾飞的社会,也带来精神文明要提高的呼声。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互相融合,以至于
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作曲家和各式各样体裁的
钢琴作品。如
王建中老师改编创作的《
彩云追月》、孙以强老师的《春舞》、
丁善德老师创作的《儿童钢琴组曲》等等。但走出国门我们才发现,中国作曲的水平落后西方太多了。这时候的西方现代音乐半音化、序列化已经发展到了极致,再后来的无调性的发展,使音乐没有什么可听性了。这对中国作曲家来说既是一种创作上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就是“协和”、“悦耳”,遇上西方音乐的“不协和”,使
张帅这首作品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中西合璧,取两者之优点又易被国人所接受,让《钢琴前奏曲三首》的旋律可听性增强。
作品赏析
“张帅
钢琴作品《三首前奏曲》作为中国
现代钢琴音乐作品的代表之一,有着许多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的地方。笔者在对其作品的研究中发现:这三首
前奏曲主题之间基本是独立的,但每首的主要材料之间却存在一定联系。作品在曲式结构上都是采用单三的曲式形式,在和声的处理上都采用了西方和声处理方式。作品通过音乐形式化语言来展示当代青年的形象,描绘出他们叛逆、故作神秘的精神状态。乐曲的旋律以中国五声性为主,结合了西方半音化的旋律处理技法,加之爵士化节奏型的充分应用,使该作品风格既有民族性又有异域风情;既有古典音乐的美感,又有通俗音乐的情调。雅俗共赏且脍炙人口。”
作曲家介绍
张帅,青年作曲家,博士,现任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美国密苏里大学访问学者。1979年出生于艺术家庭,自幼学习钢琴。2008年博士毕业于
中央音乐学院。自曾组建蜡笔盒乐队,乐队解散之后,
张帅一直活跃在音乐会作品、舞剧音乐、
歌剧、影视音乐、以及舞台剧和广场
音乐创作等领域。
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国家级奖项,其中包括文化部举办的2003年全国(
声乐)新人新作奖;2002、2003年连续两届“
中国音乐金钟奖”等。2006年,
张帅担任
釜山广域市剧场大型舞台剧《海底梦幻》音乐总监、作曲。2009年受邀参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六十周年
天安门庆典音乐创作。2010年受邀担任
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开幕式音乐主创。张帅的代表作《三首前奏曲》被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推选为必弹中国曲目,在国内外被频繁演出并获得广泛好评,并入选
上海音乐出版社《中国钢琴独奏作品百年经典(1913-2013)》乐谱系列。2013年受中国
歌剧舞剧院委约创作大型歌剧《天鹅》(一、二幕)。2015年受西藏歌舞团委约创作大型原创舞剧《太阳的女儿》音乐。
作品多次在重要音乐活动中演出,其中包括
北京现代音乐节、
广东省艺术节等。除严肃音乐外,创作还涉及影视音乐、舞台剧音乐以及唱片和单曲制作等。代表作有交响曲《年画》,
交响诗《
挪威的森林》《不朽的雕像》,《双簧管协奏曲》,
民俗音乐组曲《诗雨江南》,
小提琴音诗《浔》,钢琴曲《三首前奏曲》,歌曲《开始春天》《望大陆》,舞台剧《海底梦幻》,
电子音乐作品《
东方班得瑞》等。
到目前为止,张帅创作的作品所涉及的题材多样,体裁广泛,中西结合的创新想法和对作品的感悟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979年
张帅出生于
辽宁省沈阳市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就接受着
正统音乐文化的熏陶;师从于
中央音乐学院叶小纲教授、
沈阳音乐学院范哲明教授。自幼学习
钢琴,师从于时任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学钢琴系主任吕小白老师,吕老师对张帅的评价很高,那个时候的男孩子都贪玩,但张帅都能回好每一次布置的作业。由于父母希望张帅能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把张帅送到
武汉音乐学院附中附小学习,一直到大学之前都是读的
普通高中,由于对音乐的喜爱,利用课余时间张帅一直接受着良好的音乐教育,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舞剧《
芭蕾舞天鹅湖》和《
梁祝》,从小接受中西方音乐的耳濡目染,为他今后音乐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时,
张帅对流行歌曲的写作产生了兴趣,从那个时候开始张帅就对歌曲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便付诸于行动研究作曲。开始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写,只是哼一些好听的旋律片段,并用笔把它记下来。最后完成一首曲子,最初创作的时候,并没有曲式、和声、调式调性这些基本的创作概念在里面,创作的唯一标准就是“好听”两个字。随着系统的学习作曲,创作出的曲子也日渐成熟。
考大学时,张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
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张帅说:“对于我这种
普通高中出来的学生,跟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作曲系的学生相比,考沈阳音乐学院还是有很大压力的,但是我还是以自己的音乐能力,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学本科毕业以后,
张帅又以作曲专业第1名的好成绩被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录取,成为著名作曲家
叶小纲教授的研究生。在今后几年里,
张帅又读了博士。可见,张帅无论是在钢琴演奏上还是作曲上,都有着很好的音乐素养祭奠。《钢琴前奏曲三首》创作的成功,与张帅钢琴技巧的良好基础和日后作曲创作的学习是分不开的。
1.
高中——大学本科。在这个阶段里所创作的作曲大多都是学习的作品,带有练习性的一些作品。经过这个阶段的学习、磨合,《钢琴前奏曲三首》就孕育而生了。虽然是早期的作品,但作品中中国五声调式与西方
爵士乐文化的运用拿捏得恰到好处。这部系列作品完成于1998年,首演是2000年。2002年获得了中国音乐界唯一常设的综合性专家大奖——“
中国音乐金钟奖”铜奖。之后又被指定为2007年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钢琴比赛的指定中国曲目之一。
2.本科——研究生。在这个阶段里代表作是《浔》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明显地听出《浔》这部作品作曲家赋予作品的内涵更深刻,钢琴演奏的难度技巧更加复杂。《浔》这部同样为钢琴而作的作品再次获金钟奖。这个阶段
张帅的创作主要还是集中在钢琴作品上。
3.博士——至今。这个阶段创作的作品以交响乐为主。代表作有《年画》。2008年任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师,在这段期间,他依然孜孜不倦的对写作手法展开深入的研究,并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做访问学者。
综上所述,张帅博士一直在将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手法与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探索,形成了他独特的
张姓创作风格。本文以张帅在1998年创作的《钢琴前奏曲三首》(op.18)为例,从作品的音乐分析、作品的演奏分析以及作品的对比分析进行研究。
相关论文节选
仙景
【摘要】:中国的钢琴艺术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重大改变,在这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者一直在不懈地追求和探索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道路,即具有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把中国民族民间的单声旋律改编成
钢琴的多声音乐,这就需要与西方和声相结合。本文介绍了中国年轻的作曲家张帅为钢琴而作的《三首前奏曲》中"中西合璧"的创作理念。
【分类号】:J624.1
【正文快照】:
钢琴艺术无论是理论、创作还是技能,全部来自西方,传入中国只有大约一百年的时间,但是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并没有全盘西化。在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融之下,
中原地区钢琴音乐不断地寻求发展之路,与西方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努力探索中国风格的钢琴
音乐创作。
王袁
【关键词】:钢琴作品曲式分析古典与通俗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624.1
【摘要】:《钢琴前奏曲三首》是青年作曲家张帅在1998年所作的钢琴曲,副标题为“为钢琴而作”,它既是其钢琴作品中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典范之作。此作品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气势磅礴,张扬年轻人的创新个性。因使用中西合璧的创作手法,使这首曲子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感。这部作品在2002年曾获得了中国音乐界唯一常设的综合性专家大奖——“
中国音乐金钟奖”,2007年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
星海音乐厅举行,此曲被指定为2007年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钢琴比赛的必弹曲目之一,可见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由于这部作品完成不久,大家对这部作品和作曲者还不是很熟悉,故笔者先对作者作一简介。从钢琴演奏的实际角度出发,通过深入研究其作品和演奏技巧,加之笔者在演奏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作一整合,使我们更了解《钢琴前奏曲三首》这部作品,为以后的演奏、研究、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并让我们更清楚了解中国现代
音乐创作的多元化。笔者所写的这篇论文除去第一章引言和结语之外,中间分为四个章节来阐述。第一章为引言,笔者通过所能收集到的关于
张帅《钢琴前奏曲三首》的书籍、论文、音响、期刊和乐谱资料,撰写了引言部分。第二章是张帅及《钢琴前奏曲三首》的创作背景介绍,这一章分三点来阐述:首先是作曲家简介,其次是作曲家音乐创作的几个阶段,最后是《钢琴前奏曲三首》的创作背景。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是三首作品的音乐分析和演奏技巧分析。笔者研究方向就是钢琴演奏与教学,因此这两部分为笔者研究的重点。第五章把《钢琴前奏曲三首》与同体裁作品作一对比,论述两部作品的异同。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24.1
作曲者访谈
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王袁在其毕业论文《张帅三首钢琴前奏曲探析》中收录了王袁对作曲家张帅的访谈如下:
时间:
2010年1月27日
地点:北京
张帅老师家
采访人:王袁
被采访者:张帅
《三首》的创作背景是怎样的?
中国作曲环境是落后西方10-20年的,但资讯是知道的。我十多岁时听作曲系前辈的作品,很现代,但很喜欢。我考虑走出另外一条路,跟着前辈的路去走肯定是没突破的,这另外一条路就是既有现代的因素,使用现代的作曲技法,音响上更协和,更容易让人接受,这也是
浪漫主义的一种,但写这首作品的时候并不知道“新浪漫主义”的存在,只是一种不谋而合。因为听了太多的现代派音乐,也想做一种回归的尝试,恰恰是这种回归就是整个现代音乐一种趋势,当现代音乐走到极端,全面序列以后,它已经没有可听性了,音乐甚至都可能是算出来的,音乐家作曲用一张纸排好和声是什么,所要用的音高是什么,这已经离音乐的本质很远了。瓦格纳的音乐已经到了极致,半音化已经很厉害了,再往下就是
阿诺尔德·勋伯格的无调性了,无调性让音乐难听了,再往下就是越来越追求
理性化。音乐分为两条路,之前是感性化的,发展到70年代末以后,已经极致理性,全面序列,感性化的成分已经没有了,当理性发展到顶,大家都听不懂的时候,作曲家也觉得没意思了,又开始寻求回归,但这种回归是带着前面理性化发展的成果的一种回归,这种音乐就跟《
牧童短笛》听起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牧童短笛》还是感性化的作品,是把
民俗音乐转变为音乐语言,雅俗共赏,具象化了。所以《三首》虽然还不清楚当时世界上的音乐潮流,但是我还是前瞻性的希望写出又好听,又现代的作品,适合大众口味。
作者所处时代的西方音乐的创作背景对《三首》的创作有何影响?
西方现代音乐给给人以难以理解,怪异的感觉,中国的现代音乐开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西方从
阿诺尔德·勋伯格开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迅猛,各种技法层出不穷,90年代开始,音乐上的“新浪漫主义”作曲家以
约翰·科里利亚诺(John Corigliano代表作电影《红色小提琴》配乐)、艾伦・杰伊・柯尼斯(Aaron
周杰伦 Kernis代表作《血色的旷野》)等美国作曲家居多,他们形成了此流派,“新浪漫主义”在“
简约派”之后,从“简”到“新”是一种大的思潮。《三首》的诞生是与这一思潮有关联的。第二首有迷幻的感觉,其中有浪漫的因素,也有
印象派的因素,“新
浪漫主义”也是会这样的,之前时代出现过的音乐风格在作品中都可以出现,不再强调风格必须一定要统一,乔治・罗奇伯(George Rochberg)1975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中,就大胆地把巴洛克、浪漫主义和无调性等几种截然不同地风格结合在一起,成为新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经典之作。我的《浔》也有这种风格,一会浪漫,一会民族,一会
爵士乐,这种不会在风格上限制它必须统一的风格,自成一派,成为一种多样性的风格。
《三首》的创作思维是什么?
想用民族的音乐跟西方音乐语言做结合,而不是用
民俗音乐因素与西方作曲技法去完成,而后者这种未必有西方的和声语言。《
牧童短笛》所有的和声是中国的民族语言,只是借鉴西方的作曲技法去写。
例如第一首是用中国的五声音乐与爵士和声去做碰撞,右手旋律是五声性的,左手节奏都是爵士乐的,与中国不同。9-10小节扩展,把前面的调中心从C调转到G调上了,左右手的调性要分开看,右手五声调式,左手西洋大小调式,复调性。左手前十小节都是C调,右手降G调,左手C大调不明确,有大量半音充斥,降低了C大调的稳定感,但左手根音一直都是C,要从旋律,和声(看左手),调性(复调性)上去分析,主题的旋律不来自任何一首
民俗音乐,旋律简单,优美,纯五声调式,不作任何半音变化,全是大二度。是一种是先考虑过的试验,就是把简单的五声性的旋律和西方和声做一种碰撞,因为
中原地区一直都处在碰撞中,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中西文化是并行的,不可能有一方被吞没,就产生了节奏采用西方的,旋律是东方的效果,这种效果来自于右手旋律的五声性。在最后60-61小节又体现了我创作的原始思维,右手五声性音阶,左手半音阶,就是一种中西文化的碰撞,音响效果很好,最后切分柱式和弦结束。左手虽然根音都是C,但是半音化的过程使调性比较游离,虽然是C调的感觉,但大小调不明显,右手有旋律,但又是五声性的,这就是复调性,很有特色,这种思维就与《
牧童短笛》时期就已经不一样了,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这首作品应从哪些方向进行的分析?
对这首作品的分析应该从曲式、和声、旋律上来进行。这首曲子复调因素不多,是一部三部曲式的作品,我不会考虑曲式结构是不是严格的单三,但我会考虑高低潮,作为这么短的一首曲子,我对曲式结构考虑的不多,考虑比较多的是音乐的高低潮是否符合人体的审美感觉,是否有黄金分割点,如果真正从曲式上考虑创作,可能会比较死板。
《三首》是作为习作来写的,一种实验性的作品,当初确实有中西方结合碰撞的理念,当数年后再看这首作品,就是一种表达青春力量的迸发,既不是对爱情的表达,也不是对人生的思考,就是一种对生命的热爱,是一种大的方向。第一首体现一种年轻人敢闯,很具有创造力的,精气神很足,很巧妙、很灵巧,第二首就是描写青涩的男孩,装成熟,故作神秘,第三首就很野蛮,是一种原始性力量的迸发,天不怕地不怕的一个男孩,不懂人情世故。
在《三首》里采用了明显的
爵士乐节奏型,请问爵士乐在对《三首》的创作是否有影响?
早先受的是古典乐的熏陶,后来开始听流行音乐、爵士乐,上大学写《三首》的时候正是最迷爵士乐的时候,还正经练过爵士乐,但是怕太耽误时间,主要是怕耽误创作,因为作为中国作曲家,爵士乐的因素如果侵入的太多会影响民族音乐的发展。爵士乐因素对于我的创作素材从开始涉及到贯穿这首作品为止,已经达到巅峰了,已经足够多了,再多就不好了,所以我在《三首》中运用中西结合碰撞的方法正好,后来我对
爵士乐也不再研究了,还是专注于研究中国作曲家应该用什么作曲语言去创作。
《三首》的演奏难度在哪?
三首的技巧性都不是太大,所写的每一条,我都是在
钢琴上演奏过的,我也可以把技巧写的更难,《浔》就是一例,但技巧性不是我追求的目标。目的是让大家都能去弹,达到演奏效果。这首作品难得是在于达到那种“劲”,我想要的“劲”就很不容易。这首乐曲奔放,是年轻人青春的爆发,乐曲充满着强烈的切分爵士乐的节奏型,切分对于爵士乐来说非常重要。很多女孩演奏时我就明显感到“劲”味不足。我亲自演奏的那个版本(学校内部比赛现场录音),是我追求的初衷。
《三首》为什么会获奖?
中国好多年没出脍炙人口的钢琴曲,自出《
牧童短笛》,“
平湖秋月”以后,现代作品也有不少,但可以让人去弹得却不多。《三首》能获奖也是填补这一空白。从80年代到90年代,
谭盾,
叶小纲,
陈怡《多耶》在做探索,以原始民族材料作为动机,很多参加
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作品还仍是追随他们的脚步,现代音乐中的许多作品在学术上是有价值的,但并非有演奏价值。
台湾电视金钟奖的很多参赛作品都很雷同,没什么特点,都很现代,很不和谐,《三首》的参赛给评委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假设现在用《牧童短笛》去评奖,也不一定能得奖,因为太传统了,所以《三首》结合了传统与现代,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三首》作为必弹曲目,也是因为中国钢琴曲很多年没出过这种新作品了。我这一代年轻作曲家也没写过多少
钢琴作品,主要还是以写交响乐为主,可能还是因为跟钢琴作品很难出成绩有关。得益于金钟奖获奖的平台,08年全国都在练《三首》。
权吉浩(
张帅本科配器老师)所写的钢琴曲《长短组合》也是一首习作,后来参加比赛获奖,收录于钢琴曲集中,渐渐被大家所熟知,然后开始有人研究,所以《三首》也是走的同一条路。
《三首》的获奖对我的创作风格有何影响?
我的风格是没有变的,我主张的作曲理念是要找融合性的点,《浔》既有好听的东西,甚至有
摇滚的因素。我的经历和一般学作曲的还不一样,从一开始写流行歌曲,什么都写,很多学作曲的就是古典的底子,一点爵士乐、流行音乐、摇滚乐都不听,我什么都听,传统的也听,交响乐、古典的也听,瓦格纳我就很喜欢,现代音乐也听,爵士乐也听,流行歌曲不但听也去写,我甚至还组过
摇滚乐队,还开过演唱会,写过整张专辑,还是主唱。我的经历始终都在跨界,所以我的作品始终有一个风格理念:好玩好听,符合现代人的心理,而不是故作深沉,去做一些扭曲的东西。我觉得音乐可以悲伤,但是一定要心向阳光。相对来说,我的作品可听性很强。可听性这个词在作曲界是比较有争议的,很多人的作品写得很现代,就不愿提到这个词,他们认为可听性这个词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有些作品我们大众觉得是难听的,在他们看来他们觉得就是好听的,这个我也认同。但是我认为可听性这个词是相对的,大多数人觉得好听的,可听性自然就强。
《年画》是我研究生的毕业作品,是
深圳交响乐团做了一场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生专场音乐会,选了五个博士,我博一还没有什么大的作品,就用研究生毕业作品去用,《年画》虽然是现代派作品,但可听性也还是不错的,我音乐的可听性永远是创作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完全没有旋律性,我是接受不了的。
作者的另一部
钢琴作品《浔》在《三首》获奖后的又获得金钟奖,此作品与《三首》有何关系?
研一时作品《浔》又获得金钟奖,连续获得金钟奖。两首作品都有相似之处,但《浔》与《三首》相比更成熟,技术难度更复杂,作品更庞大,演奏时间大概需要12-14分钟,《浔》是一首独立的乐曲,单乐章,而《三首》是三个乐章,每一首都很短小,所以《浔》的要求就跟难了,这两首作品以后就是一些乐队作品,还有社会上的一些委约作品。钢琴作品就很少写了,钢琴作品毕竟在作曲层面上是一个既简单又困难的体裁。说简单是因为没有难么多的声部,但是想把它写好就不容易了。
作者学习音乐的历程是怎样的?
我从小学习
钢琴,师从时任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钢琴系主任吕小白老师,读的是
普通高中,大学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吕小白老师对我的评价是音乐感觉很好,但手的条件对于钢琴演奏时吃亏的。上
高中后开始有兴趣写流行歌,从那时开始想去研究音乐了。高中时主动的特别有兴趣的去写歌,一开始也不知道作曲是个什么,就觉得哼一哼好听的旋律,把它记下来就可以了。然后就试着写了两首歌,自己觉得写得挺好听的,就把自己写的歌拿去给时任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
范哲明(代表作《祖国赞美诗》),说想跟他学作曲,就把所写的歌给范老师听,范老师觉得写的还不错,比其它一些从来没有学过作曲的人要强,起码是主动想去学作曲,想写点东西,而不是被逼无奈。然后范老师说先带三个月看看,觉得有才能的话,再继续教。刚开始学还是比较迷茫的,心里没底,后来三个月到了,范老师觉得我还是有天赋的,没问题,可以教。范老师要求一个礼拜就要写出一件作品交给他,所以压力从那时起就有了。作曲这一行是很痛苦的,要永远顶着压力,作曲跟其他音乐专业还不一样,比如
钢琴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只要你练习就会有进步,而作曲家作曲需要有灵感,每次都不能拷贝自己,比如说这一次你这首作品很成功,但下一次再写就不能写的和这一次一样,肯定做要完全的一次新的尝试,作曲家每一次都是一种创新,一次超越自我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势必会带来压力,所以刚学作曲的那三个月,每一个星期都要写一部作品,能不能写出来,对我都是一种考验,但我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努力,还是挺了过来。对于我这种
普通高中出来的学生,跟
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作曲系的学生相比,考
沈阳音乐学院还是有很大压力的,但是我还是以自己的音乐能力,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当时沈阳音乐学院学习环境很好,学术的前沿性地位虽然不及中央音乐学院,但是各方面的硬件条件很好,因为我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所以有自己独立的琴房,这在中央音乐学院都是没有的。我在本科五年的学习时间里,天天三点一线,教室、食堂、琴房,每天晚上都要等着管理琴房的师傅催着才肯走,《三首》创作于大二,大五去参赛的,在本科还没毕业时这首作品就获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