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香青(学名:
香青属 hancockii),又名铃铃香(
河北省)、铜钱花(
四川省),是
菊科香青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生长于海拔2,000米至3,700米的亚高山山顶或山坡草地。
铃铃香青的
根状茎细长,稍木质,匍枝有膜质鳞片状叶和顶生的莲座状叶丛。茎从膝曲的基部直立,高5-35厘米,稍细,被蛛丝状毛及具柄头状腺毛,上部被蛛丝状密棉毛,常有稍疏的叶。莲座状叶与茎下部叶匙状或线状长圆形长2-10厘米,宽0.5-1.5厘米,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或无柄,顶端圆形或急尖;中部及上部叶直立,常贴附于茎上,线形,或线状
披针形,稀线状长圆形而多少开展,边缘平,顶端有膜质枯焦状长尖头;全部叶薄质,两面被蛛丝状毛及头状具柄腺毛,边缘被灰白色蛛丝状长毛,有明显的离基三出脉或另有2不显明的侧脉。
头状花序9-15个,在茎端密集成复伞房状;花序梗长1-3毫米。总苞宽钟状,长8-9稀11毫米,宽8-10毫米;总苞片4-5层,稍开展;外层卵圆形,长5-6毫米,红褐色或黑褐色;内层长圆披针形,长8-10毫米,宽3-4毫米,顶端尖,上部白色;最内层线形,有长约全长二至三分之一的爪部。花序托有状毛。雌株头状花序有多层
雌花,中央有1-6个
雄花;雄株头状花序全部有雄花。
花冠长4.5-5毫米。冠毛较花冠稍长,雄花冠毛上部较粗扁,有锯齿。
瘦果长圆形,长约1.5毫米,被密乳头状突起。花期6-8月,果期8-9月。
产
青海省东部(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源)、
甘肃省西部及西南部(
夏河县、
岷县、清源、
临潭县)、
陕西省南部(
太白山)、
山西省西部及北部(离山、
五寨县、
兴县、
五台县)、
河北省西部及北部(
小五台山、百花山和东、西灵山)、四川西部及西北部(德格、小金)及西藏东部(
鲁郎)。
此种多变异。在较发育的植株,中部及上部叶带多少开展,曾经前人误视为另一种 A. bodinieri Franch.*。
另一低矮的变型,茎高2-5厘米,叶长仅1厘米,有2-4个头状花序,生于山岭顶部。陕西太白山的植物有4-8个较小的
头状花序(长约7毫米)和具显明小尖头的叶,似为一个不同的变型 (f. taipeiensis Ling, in sched)。
前人曾经记载一个天然杂种:铃铃×乳白香青 A. hancockii × lactea Hand.-Mazz., l. c. 249. 1938, 产
甘肃省(
兰州市)。
此种全株含
芳香油,在
山西省(
五台山)常用为枕垫的填充物,据说香气可保持数年不绝。此种的
河北省土名是“零零香”或作“铃陵香”(《中国经济植物志》),但铃陵香的名称在古籍中用于
兰科。
* A. bodinieri Franch. 曾为Handel-Mazzetti (1938) 合并于 A. hancockii Maxim.,在较近期间又为
胡秀英合并于 A. sinica Hance(S. Y. H, in Quart. Jour. Taiw.
苍蝇座 18, 1-2: 113.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