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骑兵号航空母舰
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生产的舰船
游骑兵号航空母舰(英文:USS Ranger,CV-4),是美国海军第一艘以航空母舰为目的而设计并建造的舰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国大西洋舰队里唯一的大型航空母舰。由于较小的吨位、舰岛、狭窄的飞行甲板和耐波性等问题,游骑兵号航空母舰并未成为主流,后续的建造计划也已被取消。然而,游骑兵号在设计与操作中所产生的问题为后续航舰的设计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游骑兵号航空母舰1931年9月26日开始建造,1933年2月24日下水,1934年6月4日正式服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游骑兵号是大西洋舰队里唯一的航空母舰。1944年,游骑兵号转为训练航空母舰,负责训练夜间战斗机飞行员以及其他战斗训练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游骑兵号被退役,1947年1月28日被拆解。美国在战前服役的八艘航母中,游骑兵号、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企业号航空母舰三艘幸存到战后,而游骑兵号是唯一没有与日本海军交战的航母。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1922年,美国第一艘兰利号航空母舰服役,美国海军同步开始规划下一代的新型航空母舰。但是在1922年同年,美国国会批准了华盛顿海军条约,于是美国海军一方面把两艘战列巡洋舰改装成为航空母舰,即列克星顿级航空母舰,另一方面也延缓了这级航舰的建造时程,以方便进行更多的研究。由于华盛顿海军条约中规定美国航空母舰的吨位为135000吨,而两艘列克星顿级就占去了66000吨,所以新航母的适当吨位就变成主要的研究对象。
美国海军中的“大航母派”认为,大吨位,重防护的大型航母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占主流的“小航母派”确认为,航空母舰的最大功用是与战列舰配合作战,只要保证载机量,航速与战列舰相当,轻防护的小型航母即可满足需要。当时虽然部分海军军官希望其排水量能有20000吨左右,但时任海军航空署署长威廉·莫菲特少将力主建造13800吨级的航母,理由是根据英国日本的经验,这种吨位的航母所能操作的飞机跟更大的航母是差不多的;而时任海军部长助手的布鲁斯·雷顿少校此时也提出他的研究报告,认为13800吨级的航母对于保护战列,反潜,侦察,与对地攻击等任务都很合适;还有一些因素也影响了海军的决策,例如时任美国海军舰队总司令查尔斯·休斯上将对航母的使用方法虽然和莫菲特少将不同,但他也希望舰队中能有一种较小型的航母,用飞机来保护其他的战斗舰。
建造沿革
1927年,美国海军在这些考量之下,提出了新的五年造舰计划,其中预备建造5艘13800吨的新航母。1929年,海军工程署提出了设计方案,跟有大型舰岛结构的列克星顿级不同,新航母没有舰岛,是类似兰利号航空母舰的构型。1929年,第1艘的预算在该会计年度提出,但由于新一回合的伦敦海军会议预备在1930年初举行,而且还有许多细部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包括飞机夜间降落的问题,因此时任总统赫伯特·胡佛在1930年初暂停了整个计划。一直美国国会批准条约之后,海军部才在9月份再度提出计划,1930年11月,海军航海署命名为“Ranger”(“游骑兵”号或“突击者”号。1931年9月26日,美国第一艘条约型航母游骑兵号开始安放龙骨,1933年2月24/25日下水,掷瓶仪式由当时的第一夫人露·胡佛(Lou H. Hoover)进行。
美国在设计与建造时认为吨位较小的航舰较为适用,曾计划建造5艘以上的“游骑兵”型航母,但等到航舰进行试航时就发现游骑兵号的耐波性不良,飞机在海情较差时的起降较为危险。几次“舰队问题”演习中也发现,“游骑兵”号的甲板过窄,航速太慢,这让鱼雷战略轰炸机在航舰上的操作有非常多限制,尤其在没有足够的风势帮助下,携带鱼雷的轰炸机几乎无法起飞。其运行经验使人们产生了反对小航母的意见,再加上许多操作上的限制,游骑兵号之后当美国设计约克城级与埃塞克斯级航母时,就不再有小型化的争论,而且游骑兵号后续的建造计划也喊停。
服役历程
1934年6月4日,游骑兵号正式服役,由亚瑟·布里斯托(Arthur L. Bristol)上校担任舰长,并被配属美国大西洋舰队。1941年9月,游骑兵号在诺福克海军船厂进行了换装,火炮变为8座127mm高射炮,6组28mm防空炮,24门12.7mm机关枪。1944年前在大西洋服役期间,主要用作运输、护航、训练和护航航空母舰。1943年1月,游骑兵号在诺福克船厂进行了第二次换装,火炮变为8座127mm防空炮,6组40mm防空炮,46门20mm防空炮。
1943年,与英国舰队一起服役,1944年5-6月再次进行了换装,拆除了所有的127mm火炮,加装了雷达控制指挥仪,并转为训练航空母舰,负责训练夜间战斗机飞行员,以及其它战斗训练任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未参与太平洋战争,战后1946年10月18日退役,1946年10月29日被售出除籍,1947年1月28日在太阳造船和干船坞公司拆解。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游骑兵号航空母舰是美国第一艘一开始就按载机舰标准专门设计建造的航母,计划是建成为小型多用途航母,能携带和列克星敦级航母数量相当的飞机,在排水量上尽可能小。游骑兵号服役时与当初的设计略有不同,首先该舰多了约700吨的排水量;其次游骑兵号设计时没有岛式上层建筑,根据多次“舰队问题”(Fleet Problems)海军演习所获得的经验,下水后在右舷添加了小型的舰岛。排烟样式改为设置于飞行甲板尾部、舰的后1/3长处两舷各有三个的小型烟囱,采用接,起降飞机时可向舷外放倒,类似兰利号航空母舰,然而实际上没有什么能证明这种布置方式有什么成功之处,之所以这么布置,是应海军飞行源建议设计的。
舰型结构
游骑兵号航空母舰在水线处的长宽比是9:1,其载机量几乎与比它大2倍的前辈们载机一样多。其飞行甲母质长234米,宽33米,不是强力甲板,系钢架上覆实木板,设置前后两部升降机和横索式着舰制动装置,舷侧防护则削弱为2英寸。1943年,游骑兵号的甲板进行了改装,加长后的甲板尺寸为229×24.4米,机库尺寸是172.1×21.28×5.5米。
游骑兵号机库采用开放式机库,是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航母设计的特征,正是从游骑兵号开始的。这种机库在舷侧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能防止飞机发动机预热时在机库内形成汽油的油烟气。游骑兵号原本没有装飞机弹射器,但在1944年安装了两部H-II型弹射器,弹射能力为3吨,能把飞机加速到每小时113千米,阻拦系统由六根横加班阻拦所组成。
游骑兵号主装甲带厚50毫米,装甲隔仓厚50毫米,机舱上部25毫米。
舰载武器
游骑兵号航空母舰的防御武器设计时为8门203毫米L/25炮,实际安装了8门单管127毫米高射炮和40挺12.7毫米机关枪
游骑兵号可搭载飞机约81-86架,机型为F4F战斗机,常用54架+备用6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常用18架+备用3架。
舰电系统
游骑兵号航空母舰安装有CXAM-1对空雷达。
性能数据
服役动态
1934-1941年
1934年6月21日,亚瑟·戴维斯(Arthur C.Davis)少校所驾驶沃特O3U-3侦察机第一次在游骑兵号上起降。8月6日,游骑兵号首次在亨利角附近进行飞行作业,8月17日离开诺福克港至南美洲海域进行试航训练,并访问了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蒙得维的亚等港口,10月4日返回诺福克,直到1935年3月28日都在弗吉尼亚角附近作战训练。
1935年4月7日,游骑兵号穿过巴拿马运河,15日抵达圣地亚哥,之后到1939年初都在东海岸巡航,并参与了四次“舰队问题”演习。1939年2月,游骑兵号前往加勒比海地区参加“舰队问题”第20号演习,演习结束后就回到诺福克港,并执行从美国东海岸到加勒比海地区的巡逻任务。1939年9月1日,德国侵入波兰,英法两国在9月3日对德国宣战后,美国海军遂组织一个“中立巡航”任务,以保护中大西洋的贸易航线。游骑兵号也被纳入,并巡弋从百慕大到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之间的海域。
1941年,游骑兵号由于航行不良,甲板过窄,航速太慢,鱼雷战略轰炸机在航舰上的操作有非常多限制,尤其在没有足够的风势帮助下,携带鱼雷的轰炸机几乎无法起飞等问题,其原本搭载的54架F4F战斗机与18架SBD俯冲轰炸机组成的飞行大队被编制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12月7日,美国进入第二次大战时,游骑兵号正在加勒比海地区巡弋。12月8日返回诺福克港,虽然在太平洋地区战况吃紧,但游骑兵号并无进入太平洋的计划,而是在21日出发南大西洋进行长达三个月的巡逻任务。
1942-1943年
1942年3月22日,游骑兵号进诺福克海军船厂修理。1942年4月,游骑兵号成为大西洋舰队航舰部队的旗舰,并在5月时与7月分别载运68架与75架陆军的P-40战斗机战斗机至非洲黄金海岸(现加纳)的阿克拉,这两批P-40最后都送到中国以补充克莱尔·李·陈纳德将军的第十四航空军。之后该舰在东海岸与加勒比海地区进行战斗与油补训练,直到11月北非登陆战役展开,期间游骑兵号率领其它四艘护航航空母舰前往北非摩洛哥,为登陆部队提供空中掩护。
1942年11月8日,游骑兵号上的F4F野猫式战斗机起飞前往攻击法属北非的军事目标。三天的战斗中,游骑兵号的战机飞行了469架次,摧毁了维琪法国海军的“信天翁”号驱逐舰与两艘潜艇,击落15架飞机并击毁约70架停在地面的各式飞机;此外,对维琪法国陆军的阻绝打击中,破坏了约21辆轻战车与86辆其它车辆,大部份是载运部队至前线的卡车。本身损失则只损失了16架战斗机。卡萨布兰卡地区的维希法国部队在11月11日投降后,游骑兵号便在12日离开北非地区,返回诺福克港。
1942年12月16日,游骑兵号进入诺福克港进行整修,至1943年2月7日结束。出厂后又载运75架P-40战斗机于2月23日到达卡萨布兰卡,然后至北大西洋,在新英格兰地区至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之间的海域进行巡逻与训练任务。1943年8月11日离开哈利法克斯,前往英国斯卡帕湾,加入英国本土舰队
1943年10月2日,游骑兵号与英国本土舰队从泊地出发,至挪威海域攻击德国船只,作战代号为“领袖”(Operation Leader),这个由英、美两国海军组成的特遣舰队是由英国海军上将布鲁斯·佛雷塞爵士(Sir Bruce Fraser)指挥,除游骑兵号外,还包含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和10艘驱逐舰,游骑兵号负责特遣舰队的战斗巡逻与空中攻击任务。
1943年10月4日,特遣舰队抵达作战地点,游骑兵号总共起飞了两波,包括20架SBD俯冲轰炸机,10架TBF鱼雷轰炸机,与14架F4F战斗机,攻击了挪威的博德港。当中还有个插曲:10月3日时德国方面宣布由于U-404号在4月25日击沉了游骑兵号,阿道夫·希特勒在艇长奥图·冯·毕罗上尉的骑士级十字勋章上饰橡叶,因此游骑兵号的飞行员们决定要让冯·毕罗跟希特勒知道,游骑兵号还存活着,而且还能攻击。最终共有44000吨德国船只被击沉或摧毁,2架德国飞机被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的战机击落,本身在攻击行动中损失1架TBF鱼雷轰炸机与2架SBD俯冲轰炸机。特遣舰队于4日下午结束行动,并于6日返回了斯卡帕湾。游骑兵号接下来到11月下旬,都与英国第2战斗舰分队一同巡弋冰岛海域,1943年12月4日返回波士顿
1944-1945年
1944年1月3日,游骑兵号成为训练航舰,其间也曾运载陆军的P-38战斗机与美、法两国海军人员前往北非,并把军方乘客与需要维修的陆军飞机运返美国美国海军军令部长金恩上将原打算将游骑兵号进行现代化工程,包含延长飞行甲板,更新引擎,加大军火储存设施与加装装甲,以适应在太平洋战争的作战需求。但由于会干扰新航舰的建造与既有大型航舰的修护工程,最后金恩的师爷说服他取消这个计划。
1944年5月16日,游骑兵号最终返回纽约,进入诺福克海军造船厂,加装新的弹射器、雷达,以及与夜间飞行相关的设备。1944年7月,游骑兵号穿过巴拿马运河,抵达美国西岸,搭载第102夜间战斗机中队的飞机与人员到珍珠港,然后在夏威夷至加利福尼亚州之间的海域执行训练任务,一直到战争结束,从未与日本海军交锋过。
1945年9月30日,游骑兵号从加州圣地亚哥出发,至巴拿马共和国的巴尔波载运一批军方与平民乘客,驶抵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并参加当地的海军日庆祝活动。之后游骑兵号待在美国东海岸地区执行运输任务,一直到1946年10月18日在诺福克海军船厂除役。
总体评价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游骑兵号获得两枚战斗之星,其吨位介于兰利号航空母舰和列克星敦级之间,比后来日本海军的苍龙级稍大,但舰载机数量和火力已经接近大一倍的列克星敦级,因此被认为是海军假日时代一种性价比较高的设计思路。
游骑兵号的设计是不成功的,主要是航速太慢,只能达到29节,且在恶劣的天气下不能起降飞机。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建造沿革
服役历程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舰型结构
舰载武器
舰电系统
性能数据
服役动态
总体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