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道观位于苏州
平江路卫道观前16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初名会道观,始建于
元初,道士邓道枢所创,在原宋代上官氏废圃上建立。明初归于
玄妙观。
成化十二年(1476年)主持张复淳重建,
嘉靖二十年(1541年)长洲县令吴世良捐俸修,更今名。清康熙四年(1665年)周宏教重修扩建,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年(1810年)再修。
光绪十四年(1888年)、1917年和1953年又几度修缮。
简介
卫道观初名「会道观」,始建于元初。历经近千年的变化与洗礼,卫道观几度颓落与复兴,2013年11月,由
苏州市投资产开发有限公司再度完成全观整体修复保护工作。卫道观修复与运营是苏州市平江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的核心项目之一,现由苏州泰恒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权负责卫道观整体管理与运营。
全新的卫道观倡导传统导引创新,文化启动生活,通过持续不断的展览、演出、论坛、讲座、工作坊等文化交流项目,构建一个跨越学术与生活,融合文化与艺术,集艺术创作、学术交流、媒体推介、创意与跨界研讨等方向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流空间。激发并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持续思考力与创造力;鼓励并促成高端学术领域与公众的深入对话和良性互动;厚泽传统与活力当代激情碰撞,把优秀的文化、艺术精粹留载史册;沟通南北(中外)文化与艺术,并融入城市发展进程,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文化创意互动平台。
建筑状况
建筑格局
整体坐北朝南,20吐纪50年代初占地1950平方米,有殿宇54间。现存建筑主要为中路及西路。中路依次为山门、灵官殿、玄帝殿、三清殿、后殿(斗姆殿),其中三清殿是全观的主殿。从
光绪元年《重修卫道(观)记略》的碑文中,可知三清殿始建自明
正德四年(11509),距今已近五百年了。
爱新觉罗·旻宁时,重兴土木,光绪元年,又进行了适度的修缮。此殿至今基本完整,面阔三间13米,进深17米,高lO馀米,硬山造,扁作梁架,两山墙全用抹角方石柱,柱础均为青石素复盆式,尚存明代遗构。殿内有造像碑和重修记石刻多种,扇面墙上的彩色
道教壁画和前金柱上的蓝地金字抱柱对联犹清晰可辨。当初香火鼎盛时,分别在
真武大帝殿和三清殿中供奉北极玄天上帝和三清神低上置云头,下摆供品,灯烛辉煌、香烟缭绕,盛极一时。观中各进殿宇之间均为天井。中路殿宇两侧均有廊庑,分别以月洞门与东西两路相通,门上原有水磨细砖门额。西路为西华堂,前后共三进。堂中原有“可与宏教“匾额;堂前另有平房五间,为厨炊、库房及浴之所,并有古井一眼。墙外原有空地亩许,曾是观中道士高树杂木、种植蔬果之所。堂西与礼耕堂潘宅隔墙相邻,潘宅中的白皮古松与紫薇的青枝绿叶伸过高墙,与道观相映成趣。
潘宅
卫道观前潘宅即礼耕堂,位于
平江路卫道观前1-8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此宅为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徽商潘麟兆所建。占地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坐北朝南,可分五路六进,后通混堂巷,规模庞大,屋宇高峻,装修精致,现状尚称完整。中路建筑偏西,依次为门厅、轿厅、大厅及三进楼厅。
大厅原有"礼耕堂"匾额,系硬山造,面阔五间17米,进深13.7米,台基为
花岗石锁口石加侧塘石,高55厘米,锁口石厚达26厘米。明间设置踏步三级,制作精细,平整光滑。扁作梁架构,前廊设一枝香轩,厅内置前后船篷轩,中为四界大梁。前檐挑头雕水浪龙头鲤鱼,内挑雕
灵芝梁垫,原厅内左右稍间隔有矮墙半栏,喜庆祝寿时,大厅权作戏台,男宾在厅中观赏,半栏外供女宾看戏听曲。综观该大厅,结构规整,用材粗壮,制作精细,为清
乾隆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后堂为五间两厢楼,重檐式,楼下前构鹤胫轩、船篷轩、梁垫雕有各种花卉,保存完整。东路前部为鸳鸯厅,梁架前圆作后扁作。厅前庭院中有
白皮松、紫薇等古树名木,原有假山已被拆走,仅存零星湖石。全宅共有八座砖雕门楼,现中路轿厅、大厅、堂楼前各一座保存最为完好,刻有乾隆五十二年款。每座门楼各具特色。轿厅前砖雕楼宽3.25米,硬山式,山面砖博风,脊吻为外开口龙头。飞微有卷刹,檐下立雕莲花式一斗三升斗拱,上枋素平。枋下饰葵式乱纹嵌花结挂落。字碑题刻"居德斯颐"四字,以蝙蝠、荷叶镶边。门楣上的下枋"一块玉",雕锁形两边各穿一圆孔花钱。整体造型繁简分明,雕刻精良。轿厅背后面对礼耕堂的砖门楼为歇山顶,三落水,翼角起翘,面宽3.35米。斗拱六朵,出华拱三跳,两侧加枫拱。上枋雕
藤本牡丹三方,垂柱饰曲尺回纹,立雕
灵芝吊篮。
历史记载
有关卫道观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明洪武
卢熊《苏州府志》,称其“初名会道观,宋季蜀人邓道枢以教
法显于理、度两朝。宋既内附,道枢游吴中,得上官氏废圃,建此观。”邓道枢为四川绵州人,
南宋赵昀端平年间来苏游历,并定居在这条幽静的小巷中。
元朝初年,他将自已栖居之所创建为道观,取名会道观。
此后,近百年时光流逝,明初会道观已是“观既颓落,记亦亡失”,一派凄凉破败的景象。
道观住持昆玉峰人张复淳,目睹“真宇之失观,若膏肓之匿竖”,于是带头捐出自己的所有积蓄,并向善徒信众募征善款,重建殿宇。其间栉风沐雨十数载,新观终于在弘治年间大功告成。当时吴中文坛书界巨擘
祝允明特为撰写了《会道观修建记略》以示庆贺。文中有“金谷既集,土木凑呈;夙壤聿修,新构载起。有若三清殿,有若玄帝殿,有若山门,有若夹庑,皆一日鼎成,完满弘壮。彩上
塑像,玄金铸炉,泊诸法筵供具,亦复种称严备”,反映了当时善众群起响应和大兴土木的盛况,以及新、建殿宇的金碧辉煌,规模宏大。这是卫道观历史上的第一次复兴。
明嘉靖二十年(1541)
巡按
御史舒汀将位于今旧学前的
长洲县学迂至苑桥以东的万寿寺,而会道观恰与万寿寺相望而近,于是当时的长洲县令吴世良捐俸再度修葺此观。因为会道观正好在新县学的北面,势若拱卫,所以
吴世良将会道观改名为卫道观。曾任
吏部尚书、
武英殿大学士的常熟人
严讷(1511-1584)为之作记。这是卫道观历史上的第二次复兴。
清康熙四年(1665)
卫道观都讲周宏教在时隔一百三十年后又一次发起了大规模的重修扩建。此前十多年,曾有道人张宏任将一块“可与宏教”的匾额赠送给
周世德,冥冥中似乎在暗示着天将降复兴之大任于斯人也。
郑敷教《重修卫道观碑记》写道:“是役也,修建殿宇,增塑神像,金碧丹垩,堂构崽。前拓明堂,立两廊庑,长逾数丈,深广半之,一供三元大帝,一供
三茅真君。后则缭以墙垣。殿东、西各树危楼,凭栏四望:青山粉,树色塔影,晴雨皆宜。
这是卫道观历史上的第三次复兴。此后,卫道观又经
爱新觉罗·颙琰十五年(1810)、
光绪十四年(1888)、民国六年(1917)和1953年几度修缮,直至1958年被用作工厂。
艺术价值
中国建筑典范
字碑题刻"秉经酌雅"四字,左右兜肚起凸线香熏图雕饰,周饰回纹边。镶边镂空立雕各式花草纹,平座置回纹勾栏,下饰回纹镶花结挂落。垛头素平,勒脚为须弥座式。安清水砖贴面库门。整体造型美观,上部雕刻华丽,下部稳重简洁,目前保存完好。第四进堂楼前砖门楼,雕刻最为精致,硬山式,山面做砖细博风。门楼宽3.33米,字碑被粉刷,有待清理。檐下饰回纹。斗拱两跳,枫拱镂雕各式花草。该砖门楼整体采用立体镂雕工艺,雕饰突出底面。上枋、下枋、兜肚、垂柱及两侧山面,满雕四季花卉,中央以牡丹为主,两边饰有梅、兰、竹、菊、桂、
桃花、
鸡冠花、石榴、
灵芝、
佛手、寿桃,集名花
香瓜茄于一处,千姿百态,古色古香。最引人注目的是,左右垂柱定盘枋各雕饰一只
蟾蜍,神态毕具,栩栩如生。门楼脊头镂雕蝙蝠流云和飞龙流云,凸出于白墙间,飘然欲动。潘宅中路保存的这三座砖雕门楼,各具特色,构图严谨,制作精细,雕镂工巧,充分体现
苏州市传统手工砖雕的高超技艺,堪称
清代砖雕上品,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主要建筑分布
卫道观东路为东华堂,供奉
文昌帝君像,规模布局与西华堂大体相仿。所存建筑为中轴线上的山门、玄帝殿、三清殿、后殿以及西华堂、西庑等。三清殿为硬山造,面阔三间13米。进深17米,高10馀米。梁架为扁作。两山面用抹角方石柱,柱础为青石素复盆式,尚存古制。殿内扇面墙上的彩色壁画和前金柱的蓝地金字抱柱楹联均清晰可辨。观中还有造像碑和重修记石刻多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