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京
中国青年作家
周婉京(1990年12月—),生于北京,久居香港特别行政区,青年作家,笔名周刺。她是“九零后”代表作家之一。周婉京毕业于北京大学艺术哲学专业,并曾担任布朗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自2009年起,她开始从事电影剧本创作及艺术评论,并在香港与北京的电视台任编导,在报章任记者。
人物经历
生平
1990年出生于海淀区解放军总医院。
2008创作纪录片《我城市的奥运》获得洛桑奥林匹克博物馆授予的全球奥运影片征集三等奖,并获博物馆收藏。
2009年考入香港城市大学,为了实现拍摄电影的梦想入读创意媒体学院,2010年被选入电影艺术系,主攻编剧及美术指导方向。
2012年以《我们的精神和家园,谁来负责——电影评论之于\u003c钢的琴\u003e铸造的“不锈钢”时代》获得香港城市文学奖文化及艺术评论组奖。
2012年以学系第一的成绩前往斯德哥尔摩大学电影系交换,研究重点是国际电影和区域电影。
2013年为创作剧本《寨》几度前往湖南凤凰县考察,将考察的过程以影像、散文诗的形式写成文集《日照白》。
2013年6月9日,担任香港电台《文化超现代》节目嘉宾,以年轻艺术家身份与马家辉郑培凯对谈影像艺术学习之路。
2013年以学系第一的成绩毕业于创意媒体学院,同年获得香港特区政府才艺发展奖。后进入香港中文大学视觉文化研究系攻读硕士,以优秀学生嘉许成绩毕业。
2015年年底出版《一个人的欧洲》。
2016年出版古董收藏和艺术评论文集《清思集》。
2019年凭借《从尼采的“马刺”看刘以的\u003c酒徒\u003e》获得第45届香港青年文学奖文学评论组最高奖项。
2019年3月出版中篇小说《相亲者女》。
2019年5月出版长篇小说《隐君者女》 。
2021年8月出版长篇小说《新贵》。
2020年到2022年,周婉京在美国布朗大学访学,写了一些短篇故事,后收录成为2022年5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取出疯石》。
2020年10月发表短篇小说《大榆树》(发表刊物:《山花》2020年第10期)。
2021年5月发表短篇小说《星星》(发表刊物:《山花》2021年第5期)。
2021年7月发表短篇小说《KLONE》(发表刊物:《花城》2021年第4期)。
2022年10月,短篇小说集《取出疯石》获得第四届“PageOne文学赏·首赏”。
2023年1月发表短篇小说《在雨天放一把火》(发表刊物:《小说界》2023年第1期)。
2023年4月发表短篇小说《黄金蛋糕》(发表刊物:《人民文学》2023年第4期)。
2023年6月发表7万字中篇小说《造房子的人》(发表刊物:《山花》2023年第6期)。
学术经历
北京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布朗大学哲学系康德美学研究访问学者。2021年7月被授予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是《康德天才观理论研究及其现代美学价值》。
2020年至2021年曾于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艺术哲学与科技哲学》相关课程
2020年10月发表论文《天才与风格:康德先验美学中的范畴问题》,原刊于《艺术学研究》2020年第5期,后由人大复印转载。
2021年1月25日发表论文《论康德以鉴赏判断为基础的艺术分类法》,原刊于《中外艺术研究》,后由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官网转载。
2021年至今任教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日语学院,教授《日本现代美学》等超过200人的大型课程,研究方向由西方古典哲学转向东方传统美学。
2022年9月发表论文《从“蜻蜓之眼”到“AI之眼”——论徐冰《人工智能无限电影》背后的视觉机制》,刊于《北京电影学报》2022年9期(CSSCI)。
2022年10月发表论文《1930年代中国需要怎样的大众艺术——论鲁迅的浮世绘收藏与黑白木刻版画的关系》,刊于《艺术设计研究》2022年5期(CSSCI)。
2023年4月《从康德的审美理念到朱光潜的审美意象——论中国古典艺术中的“意”》,刊于《艺术学研究》2023年2期(AMI)。
所获荣誉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生平
学术经历
所获荣誉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