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吐乡在
林西县南部,位于细石器时代遗址的锅撑子山脚下,全乡总土地面积44万亩,人均耕地8.4亩,人均荒山荒坡面积22亩。全乡总人口13760人,辖7个行政村(下仗房村、大营子村、苏洒汰村、乌兰沟村、巴吉沟村、西山根村、十二吐村)。
种草养羊是十二吐乡的优势产业,全乡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乡镇介绍
十二吐乡在林西县南部,位于细石器时代遗址的锅撑子山脚下,全乡有林面积17万亩,森林覆被率38.6%。农作物种植以玉米、
油料、蔬菜、
甜菜为主,杂粮杂豆和大田蔬菜有较大的发展优势,现已发展杂粮杂豆种植面积2.8万亩,建设大田无公害蔬菜基地6000亩。全乡
山杏面积6万亩,其中天然挂果山杏面积4万亩,丰收年份可产杏核300万公斤。
麻黄、甘草、
北柴胡、防风、
苍术、黄芪等野生中草药遍布全乡。境内矿产资源丰富,
铅锌矿和多种金属矿已探明储量,仅含银量吨位高达500克以上。叶腊石、
萤石、石资源有待于开发利用。
林西县县是由
巴林右旗析治而建,因位于巴林右旗以西而命名为林西。清光绪三十五年(公元1909年)始建县制,定名林西县,新中国建立后一直沿用林西县地名。林西县位于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地处东经117°38′-118°37′,北纬43°14′-44°15′之间,北依
大兴安岭,南临
西拉木伦河河,西与
克什克腾旗毗邻,东与巴林右旗接壤。全县总面积3933平方公里,县城
林西镇位于县城中部,距赤峰市210公里。集(宁)通(辽)铁路、305国道、303
省道交汇于 此,交通便利,自古就有“塞北重镇”之誉。5000年前的
新石器时代,
林西县地区就有
人类活动,县城南的锅撑子山是我国著名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春秋、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曾是东胡、匈奴、鲜卑、
辽朝、女真、蒙古等古代少数民族活动区域。历史遗址遍布全境,较著名的有唐松漠都督府(辽以此城建
饶州)、金边堡界壕等遗迹。清末,清政府"
移民实边",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7年)四月在此地开办巴林垦务。
特色资源
种植业
种草养羊是十二吐乡的优势产业,舍饲养羊已达到4.8万只,其中纯种
小尾寒羊3.6万只,白
绒山羊1万只。同时,累计耕地种植多年生牧草(苜蓿)4.6万亩,每年可产干牧草1200万 公斤,草籽70万公斤。建设了小尾寒羊繁育基地北方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到5--7万只,交易额达2000万元以上。
旅游业
全乡境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锅撑子山旅游区前景看好,锅撑子山海拔高868米,山下有天然水面15公顷,有“沙漠绿洲”之称,省道S204线从此穿过,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最注重的锅撑子节,农历
小年夜为祭日。白日将锅撑子擦洗干净,然后用蓝白黄红绿五色布装点起来,晚间星斗出全后由长辈率领全家向锅撑子叩拜,念诵“福来”。
水土资源
县内径流总量1.37亿立方米。地下水分布不均,山区贫乏,沿河两岸较丰富,总储量约为0.75亿立方米。土地总面积584.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6万亩,林地面积132.1万亩,村镇占地1.94万亩。
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资源储量较大,矿种有铜、锡、铅、锌、银、钨、、莹石、
碳酸钙、煤等。现已探明铜储量2.8万吨,白银824吨。铜、锡、石灰石、莹石、煤等矿产资源正在开发利用。
动植物资源
野生动物有53种,其中哺乳动物20余种,野生
鸟纲类20余种,珍贵动物有
马鹿、
东方狍、
猞猁、
狐属、天鹅、
鸿雁、
斑翅山鹑、
环颈雉等。
饮食特色
以粮、乳、肉、奶茶为主。其中
奶豆腐、奶茶、
黄油、奶酒最具特色,
全羊、
手扒肉是招待贵客的宴席,独具民族特色。 1、奶品:黄油、奶豆腐、酸奶、
奶皮、奶酒等等,是
蒙古族人民喜爱的食品,也是招待远方的客人的
上好佳(中国)有限公司品,一碗醇正绵喉的
马奶酒,让远方的客人感受到草原人好客的盛情。草原上的
白食都用牛、马、驼、
羊奶制成,是牧民常年四季的主要食品,
蒙古语叫“
内蒙古奶品”。一般由牧民手工制作。将鲜牛奶倒入桶内,搅拌后使其发酵,待脂肪浮上呈白色即
矿物油。将过滤后的白油放入锅内加热,不时地搅动,待色泽微黄,取出冷却后即为
黄油。夏秋季节,将
牛奶熬滚,用勺子扬,使奶沫浮在上面,同时稍倒入生奶,锅中
奶汁的上面形成一层皮,取出阴干即是
乌如木。去了白油后的酸奶子,用慢火煮熬,浆状时装入布袋压榨,再倒入木模,然后切成长条或小方块,吹晒干即为
奶豆腐。
2、炒米奶茶
手扒肉:奶茶是
蒙古族人民每日必需的饮料,早晨起来,喝上一碗乳香飘溢的炒米奶茶,再加上几块奶豆腐、几片手扒肉,便开始了一天的牧人生活。到草原做客,主人会给你端上奶茶,奶茶旁摆着一盘
炒米,手抓炒米放入奶茶,外加盐或糖调和,再放上几块奶豆腐,饮起来可口和胃。炒米是由糜子经水浸、汽蒸、锅炒,碾去外壳而成,色黄而不焦,米粒质坚而脆,晶莹明亮,泡在奶茶中色味鲜美,营养丰富,酥香可口。由于蒸炒后迅速冷却干燥,使糊化后的淀粉固定在原有状态,食用时只需加茶水浸泡即可。炒米含水量低,耐贮存,不易霉坏变质,便于携带,是
蒙古族牧民喜欢的主要食品之一。肉类是蒙古族牧民自古以来游牧生活的主要食品,通常通过煮、涮、烤后进食。其中“
手扒肉”为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做“手扒肉”采取捏断大动脉将活羊杀死,使
羊血流聚在胸腔内,然后剥皮将整羊劈成几大块,洗净后投入开水锅内煮,待用刀割开肉里微有血迹即可。食用时一手扒肉,一手持
蒙古刀,边割边吃。客人到蒙古包内作客,通常会遇到边喝酒、边吃“手扒肉”,
马头琴声悠扬、草原长调奔放的场景。传统肉食中比较讲究的还有“
烤羊腿”、“
烤全羊”等。烤全羊:烤全羊是
蒙古族人民最考究的烹调技艺,其色、香、味、形驰名中外,尤其是乌珠穆沁
肥尾羊更是让人喜闻乐道,赞不绝口。
服饰特色
1、长袍:长袍是蒙古族人民自古以来所喜爱的服饰,袍子肥大、不开叉,尤其是牧人放牧时,可以暖身御寒。
2、腰带:穿蒙古袍必须扎腰带,一般用布或绸缎制作,颜色和袍子要协调一致,多为丈二长。蒙古族的最高礼节是敬献哈达。
3、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
驴肉、
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
烘焙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民族风情
每年农历5月13日举行祭敖包。祭敖包是
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敖包在
蒙古语中是“石堆”或“鼓包”的意思。在游牧地域分界之处或在辨识方向上垒石为记,谓之敖包。敖包通常设在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草原高丘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面分大、中、小三层,由三个低平 的园柱体重叠而成。有单个的,也有敖包群。敖包上插杆子挂经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敖包逐步演变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地方。每年春夏之交或是秋季,牧民们便举行祭敖包活动,将经文写在纸条或布条上,展挂于树枝,插在敖包上。有条件的地方会请上活佛和喇嘛,由喇嘛吹奏法号、焚香、诵经,祭祀人群自左向右绕包走三圈,祈神降福。
祭祀活动结束后,一般要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人们三三俩俩围坐一起开怀畅饮,交谈。有的青年男女借此机会避开人群,溜到草丛中谈情说爱,相约再见日子,即成所谓的“敖包相会”了。
那达慕,
蒙古族语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始于13世纪初,当时那达慕只举行射箭、赛马或博克的某一种比赛。如今的那达慕除了传统的男儿三艺博克、赛马、射箭比赛之外,还增添了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放映电影、
篝火晚会等等新内容,同时开展经贸活动,进行物资交流,还要表彰劳动模范,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那达慕这一古老的活动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已成为融文体、经贸、旅游于一体的草原盛会。
那达慕盛会传统的项目为男儿三艺比赛,即博克(摔跤)、赛马、射箭。充分展示灿烂的马背民族文化。
博克是
蒙古族最喜好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的博克(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力量、体魄和技巧。而博克主要成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与本事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博克具有独特的比赛规则,胜者有优厚的奖品。根据那达慕的规格参赛选手的数量不同,旗级那达慕博克参赛先锋为512名。跤手参赛时,上穿“照德格”(镶有铜钉的皮坎肩),下着白色跤裤,腰系彩绸做成的围裙,脚蹬蒙古靴或马靴,坦胸露背,有的跤手脖子上还挂着五颜六色的布条制成的“姜嘎”(在历次比赛中获胜的象征物),象即将出征的武士。在比赛开始时,跤手们在粗犷的
蒙古族乐曲中,跳着雄健的“鹰步”列队上场,一队跤手比赛完毕后,双双再跳着“鹰步”面向观众示意退场。
地方禁忌
火忌
蒙古族崇拜火,
祝融和
司命帝君。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 烤湿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炉或脚蹬火炉;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得用刀子挑 火或将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从锅中扎取肉食。
水忌
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也不许洗妇女的脏衣服或将不干 净的东西投入河中。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者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 埋在东侧,相当于挂出了“闲人免进”的牌子,以示患者不待客。
产忌
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后,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挂
弓箭,生女孩挂红布条,客人见此止步
财政工作
林西十二吐乡财政所以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四区”发展目标为主线,按照“服务县城、发展琴亭”的工作要求,紧扣“五围绕”全面提升财政工作水平,促进十二吐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是围绕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提升财政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
二是围绕推进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升财政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
三是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财政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
四是围绕推进服务“三农”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提升财政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
五是围绕创建最优发展环境提升财政办事效能和服务水平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