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化石
树化石地表料
木化石,又称硅化木,是通过地质作用下木材被二氧化硅等矿物质逐步置换并石化后形成的化石,其保留木质结构和纹理。常见颜色有浅黄至黄色、褐、红等。
硅化木主要生成于中生代时期,以侏罗纪白垩纪中期年代居多。其是松柏苏铁银杏、真蕨、种子蕨等植物的遗骸。硅化木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快速掩埋、矿物渗透、吸附性激活以及矿物质逐步替代有机物质的复杂地质过程,其中火山活动起到了启动和促进作用。硅化木通常分为蛋白石硅化木、玉髓或玛瑙硅化木、普通硅化木。硅化木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欧洲和美国中部、古巴缅甸等国家,中国主要产地是新疆、河北、云南、山东、甘肃、辽宁、四川、福建等地。
木化石是认识当时的古地理、古环境、古气候以及恐龙的钥匙,为研究地质遗迹变迁、古地理古环境演变提供科学依据。2024年5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城区水泉沟村及郊区荫营镇一带的3.1亿年前木化石群发掘现场发现大量鳞木类化石
树化玉与木化石的区分
在硅化木中树化玉与树化石(木化石)是两个概念。树化玉是二氧化硅在树木载体中形成的蛋白石等,属于珠宝类。树化石则是二氧化硅与碳酸钙等杂质在树木载体中形成的树木化石,属于实质性化石类。两者统称硅化木;是硅化后的不同材质。
树化玉是民间约定俗成的称呼,学名叫做硅化玉。但它本质上是由大多数的树化蛋白石、少数的树化玛瑙及树化玉髄等等组成的硅化玉群体。同时存在着珍贵无比的变种天然树化瓷脉系与树化火山系列(火山瓷、金刚玉、晶体宝石)。重点提示:木化石(数量在世界蕴藏量上较大),大多数为土泥黄色,色彩单调形状大多为人工修型喷沙工艺,除了用予摆件装饰作用之外,收藏与传承价值较小。
造假爆光
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令人忧心的是,有层出不穷的众多奇石造假现象出现。这种情况极为猖獗,严重影响了奇石市场的正常秩序。
比如,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偷换概念虚假宣传,把木化石以"植物舍利 ″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行为,“植物舍利”实为缅甸树化玉《植物舍利子有机宝石》。
原石进行各种镂空与山形进行人工造形,采用喷砂工艺打磨。打磨得更加规整美观,以迎合部分消费者的喜好。使其看起来更加夺目,从而误导消费者,让他们误以为购买到了品质上乘的木化石,充当植物舍利或天然奇石。这种造假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奇石市场与真正的树化玉(植物舍利子有机宝石)的诚信和声誉。
性质定义
硅化木是树木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替换了原来的木质成分,转化为树木化石,保留木质结构和纹理。硅化木的矿物组成主要为隐晶质石英玉髓蛋白石等,其次有方解石白云石磷灰石黄铁矿褐铁矿等;化学成分为SiO2、SiO2·nH2O和碳氢化合物。常见颜色有浅黄至黄色、褐、红、棕、黑、蓝灰、灰、白色等,硬度5.5-6.5,比重2.65-2.66,折射率1.54-1.55。
形成
形成条件
东南亚地区在古特提斯海洋经历了多次板块碰撞后,如扬子地块与中缅泰马地块的碰撞,形成了古特提斯造山带。从晚三叠世到古近纪,该地区主要经历干热气候;而晚始新世至渐新世,随着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气候转为温暖湿润。中新世期间,印度板块的持续北移导致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进一步影响了季风系统的发展,促进了热带雨林气候环境的稳定。印度洋的扩张促使印度板块向北推进,与缅甸边缘岛弧带发生强烈碰撞,形成印缅山地,这一过程伴随着边缘岛弧带下方的板块俯冲。在中新统至更新统的沉积物中,尤其是在伊洛瓦底江群中,发现了大量硅化木。这些硅化木的形成与频繁的火山活动有关,树木被火山灰和泥石流覆盖,随后被富含硅酸盐的地下热水溶液硅化,保留了原始树木结构的同时,因热液中不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而展现出多样的颜色和质地,形成了硅化木。
形成过程
原始森林→原始森林树木被沉积物快速埋在地下(发生火山爆发等),处于还原状态,木质纤维不易腐烂变质(突发灾难)→被埋在地下的树木次生木质部被地下水溶液中的二氧化硅等物质所替代,产生石化作用(化石形成)→后期地质作用,造成保存木化石的岩层出露地表(出露地表)。
原理
数亿年前的树木因各种原因被深深掩埋于地下,这些树木经历了地层中的高压、低温与缺氧环境,浸泡于二氧化硅饱和溶液中。树干周围的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硅、硫化铁、碳酸钙等,开始慢慢替换木头原有的成分,而树木的原始形态及构造特点得以保留。不仅如此,树木还吸收了周围岩石中的微量元素。经历了长时间的石化作用,这些树木最终转化为木化石。
分类
品种分类
硅化木通常可分为三个品种:若木质被交代成胶质即蛋白石,则称蛋白石硅化木。若被交代成隐晶质石英(即玉髓或玛瑙),则称为玉髓或玛瑙硅化木。若被交代成微粒的石英,则称为普通硅化木。
矿物学分类
颜色种类
石化物质成分
按石化物质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硅化-硅化木、炭化-硅化木、铁化-硅化木、钙化-硅化木。
特类木化石
木化石的特类是水晶木化石。木化石形成后又遭受多次二氧化硅的作用,在硅化木的有利地段、空间形成第二世代、第三世代水晶。
水冲木化石
在河道里经千万年冲刷留下的小块木化石,为大块木化石的精华分,可作为盆景石或观赏石。
产地分布
硅化木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欧洲和美国中部、古巴、缅甸等国家。截至2020年,中国是世界上硅化木分布较为广泛的地区之一,硅化木产地遍布中国20多个省份约100个县市。中国主要产地是新疆、河北、云南、山东、甘肃、辽宁、四川、福建等地。
价值意义
科研价值
木化石和其他动植物化石一样,是一种珍贵的地质古生物遗迹资源。木化石为研究地质遗迹变迁,古地理古环境演变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木化石中的年轮数据,研究人员能够复原一个区域的古代气候变化历程。此外,木化石在横截面、弦向切面和径向切面上展示的多样的植物细胞结构,是解析植物分类系统不可或缺的资源。
艺术价值
硅化木在地质公园景观、森林植物园、博物馆收藏陈列、雕刻工艺品和观赏石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也可以把硅化木打磨制作成穿戴首饰、陈列装饰,家居用品等,有些保持了树木原有的树皮、年轮、虫洞等细节,可以制作成硅化木盆景。
相关事件
木化石公园
2024年1月,香港首个木化石公园“如心园”向公众免费开放,截至2024年,该公园拥有上百件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博物馆级别的木化石,是亚洲现存拥有最大规模木化石藏品的城市公园。进入公园,可以亲眼看到、亲手摸到这些古老的木化石,学习到相关的历史知识。
考古发现
重庆的文龙木化石群分布在文龙街道马桑岩,木化石于1985年由原綦江区古南镇村民在马桑岩采石场首次发现,先后在景区内发现大小木化石29根,木化石的枝条和碎块,共计60余处。
2017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栋领衔的一支中法科学家研究小组,在辽宁西部北票地区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1.6亿年前的银杏木化石,命名为辽宁银杏木
2020年7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山西省阳泉市早二叠世太原组上部的一层砂岩中发现了一个木化石群。该木化石群共由211棵大型的科达类植物茎干组成。
2022年1月,在重庆缙云山金刚碑老街正中书局印刷厂旧址的石壁内有2处木化石被发现,木化石在距今约1.6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形成,这是云山首次发现木化石。同年10月,山西省阳泉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在郊区的铝土矿层附近发现一些木化石,这些木化石矿化较好、木质结构清晰。
2024年5月,在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城区水泉沟村及郊区荫营镇一带的3.1亿年前木化石群发掘现场,科考人员发现大量鳞木类化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经过观察、分析和研究,确定这是截至2024年5月中国古生物化石发掘中保存最完整的鳞木矿化标本。
目录
概述
树化玉与木化石的区分
造假爆光
性质定义
形成
形成条件
形成过程
原理
分类
品种分类
矿物学分类
颜色种类
石化物质成分
特类木化石
水冲木化石
产地分布
价值意义
科研价值
艺术价值
相关事件
木化石公园
考古发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