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脆蛇
蛇蜥科脆蛇蜥属动物
台湾脆蛇(学名:Ophisaurus formosensis)为蛇蜥科脆蛇属的爬行纲,是中国台湾的特有物种。
形态特征
是四肢退化的蜥蜴,常被误认为蛇。头体长 180毫米,尾长300毫米左右。体侧自颈部至肛侧有纵沟。背鳞16~18行,中央8~10行具棱,前后鳞棱连成纵棱,与尾背鳞棱相连。腹鳞10行,平滑,尾部腹面的鳞则具棱。头背只额鳞、顶间鳞与单枚的前额鳞较大,前额鳞与吻鳞之间有 2枚小鳞。眼小。耳孔亦小。背面褐色或古铜色,两侧略带紫色,腹面浅肉色。雄性背面有一些翡翠色鳞片,缀连成若干短横斑。在疏松肥沃的土壤内穴居。早上和午后出洞活动。以蚯蚓为主要食物,也吃蝼蛄科蟋蟀科等小昆虫或蛴螬。5月中旬至6月中旬交配,6~8月在雌蜥于洞中挖成的深 3厘米直径 9厘米的半圆形穴内产卵3~8枚。卵白色,椭圆形,长约 2厘米。孵化期20余天细脆蛇蜥具有自截与再生的能力,尾部可断为数截,自身则趁机溜走,以后又再生出一条短尾。生活于竹林和草丛中,多穴居,冬季多筑巢冬眠;以蜗牛、蚯蚓等为食。8~9月间产卵。分布四川省贵州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台湾、浙江省江西省等地,云南蛇蜥与上种形状相似,主要特征为吻鳞与单片前额鳞之间有鳞片3枚。
分布区域
台湾脆蛇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云南省、广西、江苏省、浙江、福建与台湾等省(区)。在中国台湾,它们多见于人迹罕到的原始森林底层以及平常可到落叶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北市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区域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