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生紫菀
菊科紫菀属植物
石生紫菀(学名:紫菀属 oreophilus),是菊科紫菀属的植物,中国特有植物,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或斜升,有丛生的茎和莲座状叶丛。茎直立或斜升,高20一60厘米,粗状,上部或中部以上常有分枝,被开展的长粗毛,基部被枯叶残片,全部有较密的叶。莲座状叶狭匙形,长4—8厘米,宽0.6—1.5厘米,下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全缘或有小尖头状疏齿或浅齿。茎下部叶在花期生存或枯萎,匙状或线状长圆形,长4—8厘米,宽o.5—1.2稀2厘米,全缘或上部有浅齿,顶端钝或近圆形;中部及上部叶较小,直立,线状或披针状长圆形,基部急狭,半抱茎,全缘,顶端圆形;全部叶质稍厚,两面被密或疏短糙毛,中脉及近基三出脉在下面稍高起。头状花序径2.5—3.5厘米,伞房状排列稀在茎端单生;花序梗(分枝)长2—10厘米或更长,被长密毛。总苞长6—8毫米,径10—12毫米,半球形;总苞片约3层,外层较内层稍短或近等长,匙状长圆形或舌形,外层草质,长5—7毫米,宽约1毫米,被长密毛,顶端圆形,常紫褐色;内层上部草质,被短密毛,下部厚膜质,顶端圆形或稍尖。舌状花约30个或更多,管部长1.5毫米,舌片蓝紫色,长达12毫米,宽达2毫米。管状花长4—5毫米,管部长1.7毫米,裂片长0.7毫米。花柱附片长o.5毫米。冠毛带红色或污白色,长约4毫米,有近等长的微糙毛。瘦果倒卵形,稍扁,长几达2毫米,一面有肋,被密绢毛。花果期8—10月。
分布范围
产于云南省北部及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丽江市宾川县香格里拉市昆明市等)、四川省西南部(雷波县、普雄、木里藏族自治县德昌县等)。
生长环境
生于高山和亚高山针林下、开旷坡地或山坡路旁。海拔2300—4000米。
近种区别
此种与舌叶紫菀(A.lingulatusFranch.)接近,但总苞片至少外层顶端圆形且较内层稍短,略似异苞紫菀(A。HeterolepisHand.-Mazz.)和东东俄洛紫菀(A.TongolensisFranch.)。但这后2种的冠毛显然与本种有别。此种多变异,有一个生栎林和杂木林中的变型(f.UmbrosusLingf.Nov.),中部和下部叶较宽,全缘或有粗锯齿,顶端较尖,上部叶有时开展,头状花序径约5厘米,总苞也较大。产于云南省西北部(鹤庆县宾川县)。另—总苞片极不等长的变型(f.InaequisquamusLingf.Nov.),总苞片外层长仅内层的二分之一,叶也较大,产于云南北部(昆明市)。
繁殖方法
根状茎繁殖。于冬季12月~翌年1月栽种。栽前,选用粗壮、紫红色、节间短、具芽的根状茎作种栽,并截成4~6厘米的小段。段应有2~3个芽,按行距25~30厘米开6~8厘米深的沟,按株距15~20厘米,放入根状茎段1~2段,覆土稍加压,浇水。每亩用根状茎15~20千克
栽培技术
中耕除草,苗出齐后,应及时中耕除草,初期宜浅锄,夏季封行后,只宜用手拔草。灌溉苗期需适量水,6月后需要大量浇水,雨季注意排除积水。追肥一般要进行2次,第一次在6月间,第二次在7月上、中旬,每次每亩沟施人畜粪水2000千克,并配施10~15千克过磷酸钙。此外,6~7月开花前应将花打掉,以促进地下部生长。
栽种当年10月下旬叶片由绿变黄至翌春萌动前收获。先割去茎叶,将根刨出,去净泥土,晒干或切成段后晒干。
叶枯病:夏季多发,尤以高温、多湿季节发病严重,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轮作;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1∶1∶120波尔多液200倍液多抗霉喷雾。
红粉病:6~10月发生,危害叶片。防治方法同叶枯病。
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为害。
别名
菊花暗消(云南省)、野冬菊(昆明)、肋痛草(丽江)。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近种区别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别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