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桥址位于
太湖出水口、古松江源(今
吴江区),曾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垂虹桥在我国古代桥梁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素以“
江南第一桥”闻名遐迩。整座桥环如半月,长若垂虹,横卧碧波,三起三伏,蜿蜒如龙,桥心危亭,翼然而立,被誉为
三吴绝景,独步江南。
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六月二十八日,在吴江知县李问和
县尉王庭坚的主持下,
松江区上建了一座
木桥,长200余丈。桥名“利往桥”,就是方便两岸往来之意。晋陵
钱公辅作记:“庆历八年六月二十八日,苏州吴江县作利往桥成。”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用石材重建垂虹桥,次年二月桥建成。
石桥长一千三百尺,以巨石为基础下达河底硬土,用石砌筑桥孔和桥身,每个孔环若半月,共六十二孔。后来历朝历代对垂虹石桥进行多次维修,有史料记载的修筑共19次。桥孔的数量也有不同记载。除了62孔外,不同的志书和古代文献记载垂虹桥的桥孔有多种:85,99,72,44,47,37。孔数变少是因为垂虹桥水域水情发生变化,水量变小,有的地方淤泥淤塞了桥孔。1967年5月垂虹桥毁。1983年和2005年,吴江地方党委、政府分别对垂虹桥西端和东段进行挖掘修复,垂虹桥遗迹随后成为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苏辙的诗“虹腰宛转三百尺,鲸背参差十五舟”,将垂虹桥比喻为“虹腰”,将“鲸背”比喻为垂虹桥桥下之水(
松江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历史学家
傅熹年先生所撰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一文考证,画中的
宝带桥极可能参考了苏州吴江利往桥(即垂虹桥)的形象。
据史料记载,当时垂虹桥三起三伏、环如半月,长若垂虹,故而得名。桥孔比一般的桥孔高,便于行舟,利于
泄洪。桥两各有一亭,并有四大
石狮,栩栩如生,雄踞桥堍,甚为壮观。桥身中央,建有桥亭一座,名垂虹亭。亭作平面正方形,九脊飞檐,前后有拱门二道,可通行人,别具一格。垂虹石桥的建成,消除了苏杭驿道的最后一个险要大渡口。自此商贾云集,墨客聚会,
吴江区成为
桨轮船之都会。历代文人雅士,留下了许多描绘垂虹桥的诗篇。元代诗人
萨都剌的诗:“插天带东势嵯峨,截断吴江一幅罗。江北江南连地脉,人来人往渡天河。龙腰撑云渔舟去,背高驰驷马过。桥上青山桥下水,世人曾见几风波。”气势磅礴,一如惊雷出。还有一首:“横绝中流倚画桥,晴虹千丈影迢迢。月随秋色天涯尽,心伴湖波日夜摇。”倜傥风流,更为骚人墨客争相吟咏。每当皓月当空,垂虹桥笼罩在夜色之中,别有一番意境:“垂虹桥下秋水清,垂虹亭上月初明。”“垂虹夜月”就成为
吴江区八景之一。
祝枝山的字、唐伯虎的画500年来几乎是妇孺皆知。这不仅因为他们有逸事流传下来,更因为他们有水平高超的书画作品流传至今。这些作品不仅是他们生活在这一带的实物证据,更成为
收藏家们争相追逐和珍藏的瑰宝。
现由
美国著名收藏家顾洛阜(Jone.M.Clofd)先生收藏的《垂虹别意》画卷便是一件非常珍贵和难得的稀世珍品,它以诗文书画记录下了明代中期以
沈周、祝枝山、
文徵明、唐伯虎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吴门才子在吴江垂虹桥畔送别安徽学子戴昭时的深厚情谊。
此卷由
唐寅(伯虎)作画,
祝允明(枝山)题“垂虹别意”引首。
戴冠在《诸名贤垂虹别意诗序》中解释道:“垂虹者,吴地石杠之名也”,“杠”为“桥”的别称,说白了,“垂虹”即“垂虹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