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
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
沈周(1427年11月21日-1509年8月17日),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医学家,吴门画派创始人。
1427年,沈周出生在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吴县)相城区的书香世家。1433年起,沈周师从陈宽。1439年,沈周上书为父辩白而得到时人推崇。1441年,沈周凭《凤凰台歌》得崔恭赏识,得以免除父亲之役。1444年,沈周娶妻陈慧庄。1454年,沈周易,得避卦之九五,由此拒绝苏州知府汪浒的举荐。1457年,沈周始学水墨。1467年,沈周作《庐山高》大幅贺老师陈宽72诞辰。1473年,长子云鸿开始持家,沈周得以不问家务而专事于笔砚。1478年,沈周作《虎丘送客图》并诗赠别徐源。1484年,沈周更号“白石翁”。1498年,沈周作《乾坤四大景图》,以赵孟頫笔法作庐山泉、唐朝笔法作泰山松、王蒙笔法作黄鹤楼吴镇笔法作峨嵋雪,各景均题以长诗。1509年8月17日,沈周因病逝于家中。1513年1月17日,葬于相城西牒字圩之原。
沈周的山水画最负盛名,其作品包括图册《东庄图》《两江名胜图册》《吴中山水图》《卧游图》等,还有如《听泉图》《魏园雅集图》《采菱图》《京江送别图》等。沈周在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他的书法学习黄庭坚,字遒劲奇倔,并将书法用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在外讲力度,内讲蕴润的山水画,明显吸收了书法的运笔之法,创立了有形式美感的法、叶式、树式等技法。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亦作玉田翁,人称白石先生。明宣德一年(1427年),沈周出生在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吴县)相城区的一个书香世家。沈家世代隐居吴门,祖父、伯父、父亲都精书善画,不乐仕进。他从小精读诗文、刻意经学,拜杜琼、刘等多位老师学画,时常摹临古人画作,学习用笔用墨、构图布局、风格气韵。
1433年(宣德八年),7岁的沈周师从陈宽,同师者有都(良玉)、王汝和。这一时期内,沈周与陈宽长子仪相识,交仪渐厚。1438年(正统三年),他的父亲恒任粮长之职,在来于城乡间,与长洲县丞邵昕交厚。沈周因此常随父入城,得识邵氏兄弟
人物经历
初露锋芒
1439年(正统四年),沈周之父恒因粮租事为知事所窘迫,沈周上书为父辩白,由此得到时人推崇。1440年(正统五年),沈周随父入苏州市,宿西禅侍,与寺僧明公相识。1441年(正统六年)秋,沈周代父听宣南京市,为百韵诗上户主事崔恭,恭得诗惊异,疑非其作,面试《凤凰台歌》,沈周援笔立就,词采烂发。恭大加激赏,称其有王勃之才,即日下撤,免除其役。1443年(正统八年),周本初主沈氏塾,沈召从之学,沈周遂与订交。
1449年(正统十四年)秋,沈周闻土木堡之变,赋《己巳秋兴》诗,颇寓忧国之思。1454年(景泰五年),苏州市知府汪浒欲荐沈周以应贤良,以书敦遣。沈周筮易,得避卦之九五,曰“嘉朱家溍”,遂辞不应。1455年(景泰六年),沈周居粮长任中。逢岁饥,沈周雷偿缺额,致妻脱簪耳以应而无吝色。1457年(朱祁镇天顺元年)秋,徐有贞流放金齿,沈周赋七律送之。同年,沈周始学水墨,作《支删图》以赠顾余庆(崇善)。1458年(天顺二年),刘钰自刑部浙江清吏司任中奔母丧回,沈周因其事而赋诗。1461年(天顺五年)春,沈周闻徐有贞由金齿召回原籍,喜而赋诗。同年秋,刘钰出任山西省按察金事,沈周赋诗送之。
佳作频出
1462年(天顺六年),沈周与周本阔别十年而重逢,为其赋诗题竹。同年5曰9日,沈周以杜琼《溪山读书图》转赠周本。1465年(朱见深成化元年),沈周与史鑑邂逅于吴宽处,言语契合,遂订交。同年11月3日,沈周鉴定赵雍《沙苑牧马图》真迹,题诗记之。同年,沈周得王蒙太白山图》,珍藏之,不轻以示人。1466年(成化二年)秋,沈周绘《云石风泉图》。同年11月13日,沈周于石湖归舟中仿倪瓒笔意,作山水一卷。同年,徐有贞60寿诞,沈周与杜琼、刘钰一同赋诗,绘画为寿。沈周所绘为《芳园独乐园》。1467年(成化三年)6月6日,沈周作《庐山高》大幅贺老师陈宽(醒庵)72诞辰,并题长诗一首。1468年(成化四年)8月14日,沈周之弟沈召生日,沈周为作三绝,书扇为寿。同年,沈周题林子山赵孟頫甥)《灌足图》;作诗自题小像。同年,沈周作《崇山修竹图》。
1469年(成化五年)1月25日,刘钰60寿辰,沈周随父恒、伯父贞参与刘钰华诞。同年10月13日,沈周作《报得英华图》。1470年(成化六年)1月11日,沈周与刘钰同访魏昌,适祝颢、陈述、周鼎继至,相与会酌,酒酣兴发,陈述首赋五律一章,诸人和之。沈周复作《魏园雅集图》以记盛事,诸人题诗其上。同年,沈周为弟召作《桃花书屋图》。1471年(成化七年)5月4日,沈周绘有《溪钓闲话图》《空亭秋色图》。1472年(成化八年)3月17日,刘钰病故,沈周作《哭刘完庵》诗,痛悼知己。同年春末,沈周闻吴宽会试、廷试均获第一,大喜赋诗。同年8月17日,弟召病亡,沈周颇为哀痛,前后作诗多首怀之。同年11月21日,伯父沈贞73寿辰,沈周与堂弟璞、及友人杨景章拜贺于全庆堂。1473年(成化九年)春,沈周题《古木群乌图》示长子云鸿,劝戒其以孝悌力田,力行己事为本,毋以区区画图为重。同年,长子云鸿开始持家,沈周得以不问家务而专事于笔砚。
专事笔砚
1474年(成化十年)3月11日,沈周意临刘钰《峦容川色图》,以长文题记,论士大夫画之传承优劣。同年春,沈周作《鹤岑图》并赞,以彰同郡处士朱存理。同年初夏,谢缙(字朝用)出任安仁知县,沈周赋诗送之。1475年(成化十一年)春,沈周补题五年前旧作《桃花书屋图》。同年4月,沈周题黄公望山水小幅,题吴镇墓,补题相城僧福公所藏之《送酒赏菊图》。同年6月,沈周为堂弟沈璞(德蕴)作《湾东草堂图》,并附长诗,赞其力田养亲。同年10月26日,沈周作《空林积雨小景》。1476年(成化十二年)9月2日,沈周与陈颀游西山牛头峰,作《秋山图》;又和苏轼咏林通诗韵,题所藏林氏手札二帖。同年秋,沈周访东庄,时吴融已卒,吴宽居家服丧,沈周因作《挽东庄吴翁》诗。1477年(成化十三年)1月24日,沈周补题六年前旧作《溪钓闲话图》。同年6月15日,沈周赋《端午漫书》诗,因父未殡,家境甚窘,兼水灾不断,苛政扰民,故语颇涉忧患。
1478年(成化十五年)1月25日,沈周葬父恒于天平山北之隆池。1480年(成化十六年)1月,沈周长孙夭折,作诗哭之。同年,王恕巡抚苏松数召沈周询问时政得失,而沈周以“君子思不出其位”婉谢陈说时弊。同年2月22日,沈周作《虎丘送客图》并诗赠别徐源。同年,沈周临戴进《谢安游东山图》,作《仿梅道人轴》,为惟德作《汲泉煮茗图》。1481年(成化十七年)春,沈周为杨守陈吴镇《竹岩清霁图》。1482年(成化十八年)1月26日,沈周作《松鹤图》。同年4月2日,沈周作《祝寿图》贺陆氏母80寿。同年,沈周曾游天平山,归而以吴镇笔法作缓画长卷。1483年(成化十九年)春,沈周题父亲沈恒所作《查》《菊》二图;作《白牡丹》并赋《浪淘沙(其八)》一首于上;为徐霖题画。同年6月17日,沈周作《古木寒泉图》。秋日,仿王蒙作《山水轴》。同年,题元代画家孙君泽山水以赠华珵
1484年(成化二十年),沈周更号“白石翁”,印为赤松山农金琼所制。同年,沈周应伯父沈贞之命为汝高作《溪山秋色图》;题钱选渔乐图》。1485年(成化二十一年)4月24日,沈周游庆云庵,应寺僧天泉禅师所请为作《仿倪山水》一轴。1486年(成化二十二年),沈周绘《溪山晚照图》;题《湖山佳趣图卷》;重题《参天特秀图》;画松寿王恕。同年5月3日,沈周为朱存理作成设色山水长卷。此卷自成化乙巳(1485年)春日起,且画且辍,历一年而成。1487年(成化二十三年)春日,沈周为苏文辉作《瀼西草堂图》,并题以诗。同年9月2日,沈周题所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同年,沈周闻李纯崩诏,有诗记之。1488月(朱祐樘弘治元年),沈周题弟子吴麟所临《王蒙太白山图》。之后,沈周为郑景顺作《训子图卷》并书长跋于《郑氏家训》后,强调诗文要起“吉语肤近可人”之教化作用。同年8月13日,沈周为报赵文美所赠汉鼎,作《春山叠幛图》谢之。同年9月20日,沈周题杜琼《溪山佳趣图卷》。
1489年(弘治二年)3月16日,沈周作《三多图》一轴。同年,沈周于双峨僧舍作《长江万里图》;临马远《江阁图》;作《骑牛图》,作墨山水扇页,为卞韩愈作拖欠三年之山水长卷。1490年(弘治三年)夏至日,沈周作《枯木竹石图》。同年8月18日,游西山,归而追想山中景色,遂作《西山秋色图》一卷。同年秋日,作《溪亭高逸图卷》。同年,作《设色山水巨册》12幅,各题七绝一首。1491年(弘治四年)4月24日,沈周仿王蒙笔意作《山水轴》。同年秋日,仿王蒙《慈竹图》。1492年(弘治五年),沈周为甥仲修题34年前所摹之赵孟頫《吴山双骑图》;作《墨菊图》。1493年(弘治六年),沈周临赵雍作《秋山江隐图》。同年夏,作《千人石夜游图》,并录其与杨循吉唱和之《千人石夜游图》。因染病乏力,仅书其唱,后为徐霖代书。同年8月14日,寓承天寺习静房,为玉溪上人作《林唐清思图》。同年10月1日,书赵孟頫《十二峰词》。1494年(弘治七年),沈周作《虎丘恋别图》赠别浦守庵。同年9月,仿黄公望笔意作山水图。同年10月13日,至吴宽东庄,作《五柳庄图》。
1495年(弘治八年)春,沈周作《花果卷》;为古中静(铁梅)题15年前所临之吴镇旧作。1496年(弘治九年),杨一清归省,沈周作《江山秋色图》寄之,以抒思念之情;为文声题杜琼所补之谢缙山水;作《惜日歌》并画图;作《云冈小隐图》。1497年(弘治十年)4月6日,沈周作《溪山高逸图》。1498年(弘治十一年),沈周作《乾坤四大景图》,以赵孟頫笔法作庐山泉、唐朝笔法作泰山松、王蒙笔法作黄鹤楼、吴镇笔法作峨嵋雪,各景均题以长诗。1499年(弘治十二年)2月16日,王元珍持周砥《宜兴小景山水》来访,割爱相赠,沈周作《铜官秋色图》酬谢。1500年(弘治十三年)8月25日,沈周为杨一清作《遂庵图》一卷。同年12月10日,作设色《山水卷》。1501年(弘治十四年),沈周作《小轩雨意图》系诗寄赠吴宽;仿王蒙法作山水立轴。同年7月22日,重题旧作《崇山修竹图》。同年9月13日,作《洞庭秋色卷》。同年10月20日,写《溪山渔话图》。同年秋,作《烟树溪亭》小景;作《葡萄轴》。同年,题米友仁《潇湘图》。
1502年(弘治十五年)春,沈周作《红杏图轴》贺刘钰之曾孙布获中进士。同年夏日,于有竹庄作《双柏图》。同年9月15日,长题北宋燕肃仿王维《江干雪意图卷》。1504年(弘治十七年)春,沈周赋《落花》诗十首成,示文徵明。同年6月13日,于倪瓒《松亭秋色图》上题跋。同年10月22日,作《野菊图轴》。同年11月,作《双鸟在树图》。1505年(弘治十八年)11月3日,重题旧作《匡山新霁图》。1506年(朱厚照正德元年),沈周应文徽明之请,临黄公望富春大岭图》;题倪《水竹居图》;夜题王蒙《太白林峦图卷》。1507年(正德二年)8月14日,重题旧作《京口送别图》,念及与老友吴宽昔日的友情,不胜感慨。同年,作《枯笔鸲鸟图》;为郭仙舟写《乔松图》,祝其七秩之寿。同年,书《有竹庄闲居诗卷》;因拙政园王献臣之请补赵孟頫《烟江叠嶂图卷》。1508年(正德三年),作《江泉寄傲图》;作《卖花声图》。
人物逝世
1509年(正德四年)春,沈周应吴纶之请赴宜兴市,游善权(卷)洞,有《小水洞图》及纪游诗记此行。与沈晖雨中话别,因见湖西诸山没烟云间可爱,归而写《吴山图》以寄兴。旋卧病。同年5月23日,作《桥诗思图卷》;重题《七十四小像》。同年7月29日,王鳌闻沈周病,遣人存问。沈周书绝句一首为谢,子墨惨淡,遂为绝笔。同年8月17日,沈周因病逝于家中。1513年1月17日,葬于相城西牒字圩之原。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沈周的家族世代隐居苏州市,父亲恒古、伯父朱家溍均善画。他早年承受家学,兼师杜琼,后博学宋元诸家,自成一格。他的母亲名为张素娩。1431年(宣德六年),他的父亲恒充任粮长之职。1432年(宣德七年)9月5日,他的弟弟召出生。1458年(天顺二年),沈周之父恒隐居乡里,以诗酒书画为乐。1463年(天顺七年),沈周祖父澄逝世。1506年(朱厚照正德元年),沈周之母张素婉逝世。
感情生活
1444年(正统九年),沈周娶妻陈慧庄。陈慧庄为常熟市富家陈原嗣之女,性夷澹柔静,略涉史书。沈周视之为良友,朱存理生。1449年(正统十四年),陈慧庄因归沈氏六年而未有出,遂为其纳妾。1486年(成化二十二年),沈周之妻陈慧庄卒,沈周哀痛无比,作有《悼内》诗多首。1488月(朱祐樘弘治元年)12月27日,沈周葬亡妻陈慧庄于西山宫竹园。
子女生活
1450年(朱祁钰景泰元年),沈周长子云鸿出生。1451年(景泰二年)末,沈周长女出生。1452年,憧仆陆达来家执事,行为勤谨,沈周后收其为义子。1502年(弘治十五年)9月17日,沈周长子云鸿病故。1503年(弘治十六年),沈周葬长子云鸿于益字乡新。
人物关系
参考资料:
主要作品
书画
沈周的山水画最负盛名,大量的绘写了江南实景山水,如图册《东庄图》《两江名胜图册》《吴中山水图》《卧游图》等,还有许多作品如《听泉图》《魏园雅集图》《采菱图》《京江送别图》等。创作内容除了表现高士的隐逸生活外,还把视野扩大到文人生活的各方面,如庭园雅居,文人集会,赋诗饮酒,赏花望月,品茗听泉,访胜纪游,访友送行等。画格,即人格之投影。
沈周的代表作品多藏于大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藏有精美作品,重要的有《仿董巨山水图》轴、《沧州趣图》卷、《卒夷图》《墨菜图》《卧游图》等。南京博物院也藏有几幅沈周精品,其中有《东庄图》《牡丹》轴(此画作于1506年,当时沈周已81岁)。辽宁省博物馆藏有两幅沈周的杰作,一幅是《盆菊幽赏图》卷,画面中树石茅亭,亭中饮酒赏菊者三人,意态悠闲,布势疏朗,景物宜人。另一幅是《烟江叠嶂图》卷,作于正德二年(1507年),笔墨之运用,随心所欲,满纸烟恋,诚属沈周82岁晚年杰作。此外,台湾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沈周极有名的《庐山高图》轴。
注:由于画作众多,以上仅列举部分作品
诗作
参考资料:(以上仅列举部分作品)
参考资料:
文作
创作特点
绘画
沈周在绘画上擅长山水、花鸟,尤以山水著称,有粗、细两种面貌。早年主宗王蒙,上追董、巨,以细笔为主;40岁以后博取诸家,着意于黄公望,风格逐渐变粗,形成粗笔风貌;60岁后汲取吴镇画法,笔墨疏简苍劲,格调雄健宏阔。其成熟时期的山水,笔墨上既吸收了宋院体和明浙派的硬度和力感,又保留了元人的含蓄笔致,于苍中带秀,刚中见柔。构图造境方面,无论繁复或简略,都强调山川宏阔之“势”,一改元人空寂之境,又着意于朴实的“质”,于拙中藏巧。
早期
沈周早年多作小幅,40岁以后始拓展大幅,中年画法严谨细秀,用笔沉着劲练,以骨力胜,晚岁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所作山水画,有的是描写高山大川,表现传统山水画的三远之景。而大多数作品则是描写南方山水及园林景物,表现了当时文人生活的幽闲意趣。沈周的早期作品多构图严谨而饱满,景致安排繁复,用笔以牛毛皴为主,运墨谨慎而细致,对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此阶段,沈周的作品画面多以师仿为主。王蒙的山水画多围绕真实风景进行描绘,主纪实,其位置经营、笔墨运用的形式是沈周山水画的主要启蒙。
沈周的“细沉”风格以《庐山高图》为代表作。《庐山高图》画幅较大,构图饱满,景物排列紧致,只有画面上方留下少许空白。画中的高山、河流、怪松、野草、吊桥、寺庙、腾云等景物一应俱全,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和勃勃生机。而在画面景物的处理技巧方面,则显露出许多王蒙对景物精细处理的笔意。画中右下方几棵高耸的松树,以怪异的姿态生长,但又不显得过于另类。松针层层叠加,紧密感十足。山石上的牛毛皴十分绵密,笔墨的干湿在不同质感的景物之上的运用十分恰当。此画作于沈周创作的早期,展现出大幅而细致的画面。
中期
四十岁至五十岁为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粗沈”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沈周在这阶段的山水画法主要取法元四家之一的王蒙,兼学董源巨然,形成细密风格特征,同时又不局限于家学与王蒙或宋画风格的影响,旁及吴镇黄公望倪瓒等的画风。其绘画作品的样式由繁入简,由细入粗,且向大幅拓展。而在绘画题材上多取材江南田园风景,并以画家的独特情思融入笔端,表现出苍茫厚重的山水情境,作品已显现出“细沈”向“粗沈”转化的趋势。
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转型期大致是五十岁至六十之间,此时期为沈周的“粗沈”风格定型期。在这阶段,他一方面继续师承元四家,另一方面尝试着技法的创新,在探索与实践中成功地演绎了王蒙董源巨然、黄公望、米芾、倪瓒、吴镇等的画法。而中晚期的沈周,山水画艺术风格主要取法吴镇,并在继承与演绎中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时成功地将黄庭坚书法笔意融入到山水画笔墨语言的表现当中,使其绘画形成“粗沈”的个人面貌。
《魏园雅集图》是沈周从“细沈”到“粗沈”风格转变的一幅典型的代表作,为沈周晚期的粗笔山水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画描绘了沈周、陈述、刘珏、祝颢、周鼎等人在魏昌家庭院中相聚时饮酒填词的雅境,画家沈周触景生情,以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中的写生山水画法进行创作。画面采取了黄公望常用的三段式构图,整体来说画面构架是在做减法,笔墨的运用丰富了画面的层次。这是沈周在王蒙笔意之上融入黄公望式构图和浅山水的一幅作品,画面中间的山石造型同《富春山居图》中山峦的造型和用笔运墨十分相似,山脊以苔点点缀,两边则以浅墨从山脚着手向上轻扫,强调山峦的饱满和山势的走向。山脚有平台,与高山相互衬托,增强了画面高矮、疏密的对比。《魏园雅集图》中有一些因水墨流动而产生的纹理,对深黑色皴法的处理一改层层叠加浓淡墨色的方法,山石则以结构处的苔点为起点,以淡墨往上扫出长短不一的线条,勾带出山石的立体感,这体现出沈周粗笔山水画的独特特征。
晚期
沈周山水画艺术的绘画晚期是六十岁以后。这时期沈周的绘画,将吴镇多变的笔墨之道、王蒙画风中的细密厚润和黄公望笔法的雄伟潇洒融为一体,“集诸家之法”而形成一种练达、浑厚、苍茫、苍润的山水画艺术风格,成功地表现出了一个画家对自然的阐释、对笔墨的释放和自我精神的表现。他晚年的作品用笔沉稳,浑厚简达,湿润苍茫,雄健而坚实,笔墨粗简豪放,气势雄强。真正意义上的“粗沈”风格特征日臻成熟。
《苔石图》为沈周在吴镇恣意潇洒的写意笔墨影响下的一幅“粗沈”风格的代表作。在《苔石图》中,沈周将淡墨、浓墨、焦墨、泼墨等用墨方法结合,形成层次丰富的湿墨,画面气韵温和雅静。画面多以淡墨表现山石轮廓,再以枯笔着淡墨扫出山石的肌理,最后以浓墨点苔。画面来回反复的地方极少,多为在黑色湿润时加入浅墨,以水的流动性晕染墨色。树干多以淡墨随意勾勒,左右参差不齐的线条轻扫出树枝,为画面中的又一点睛之笔,使画面更显生动有趣。画中对怪松的表现融合了吴镇的画松方式,以夸张乖戾的形态展现出树的韧劲,用粗笔着墨干扫出树皮的纹理,以湿笔浓墨渲染树叶,并在整体上以浓墨点染,区分树叶的虚实远近。枝丫的形状有力而肯定,造型灵动,非常有张力。暗处的虚实处理很精彩,整体而有序。树叶之间更是层层叠加出画面的韵律感,墨的浓淡、景物的大小和疏密相辅相成,提升了画面的厚重感。这是沈周晚期山水画作的特点之一,用笔简逸而遒劲、清雅而沉重。
书法
沈周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自元代赵孟頫提出‘书画同源’的理论之后,将书法的用笔运用于山水画,沈周是首创者,他的书法学习黄庭坚,字遒劲奇倔,与他的山水画苍劲浑厚相得益彰。他将书法用腕、运笔之法运用于绘画,在外讲力度,内讲蕴润的山水画,明显吸收了书法的运笔之法,创立了有形式美感的皴法、叶式、树式等技法。如《卧游图》之一,简笔草草,用粗阔的线条勾皴山石,最后以浓墨作苔点。画树以一个主干稍分几个大枝,或以粗点点叶,或分“个”“介”形勾叶,这是书法用笔在画中的良好体现。
作诗
沈周题诗的内容和情感,紧扣画题和意境,阐发或补充画面的思想内涵,尤其在他的山水画作品,几乎幅幅都有题画诗附在上面,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为作品增色不少。沈周的题画诗不仅题在自己的作品中,还喜欢与友聚会时,作为兴致与友人分享,题在他人的作品上。沈周现存诗歌大概在一千四百首左右。就仅存之作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可看到其宗唐、习杜的痕迹,即:即事即景,以文为诗;诸体兼备;关注民生、参与世事的儒士精神等。沈周从学唐入门,中年后转而宗宋,晚年诗歌出入唐宋之间。沈周晚年,转拟苏、陆,有多首次东坡区清虚堂韵诗作,平白、主意、主理的诗歌成为其中晚年的主体,也正是这部分诗歌特色,沈周诗歌被冠之以“教外别传”的评价。
主要影响
沈周是中国十五世纪后期戴进之后最有影响的画家。其艺精博,擅长山水、花鸟、人物各科,水墨、青绿、浅绛等表现形式兼善,是艺苑中的全才,而且博采众长,使他成为吴中人士受人敬重的长者。其艺术也洋溢着淳朴、磊落、豁达、儒雅的气质,画艺广为人们称颂和追踪。世人仿其作品谋生者不少,据祝允明记述。沈周画“片朝出,午已见其副本,有不日到处有之,凡十余本者。”
沈周的写意花鸟画除了勾花叶法,还有纯用没骨法、双勾法、水墨淡彩法,种种表现方法,都是在花鸟画技法上作出的新拓展。由于其用书法入画,其水墨花鸟沉着、浑厚。值得一提的是其在造型上突出花鸟某些特殊性格,创造了“不似之似”的艺术形象,所以有评曰其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水墨写意花鸟画”。其表现内容及艺术形式的探索直接影响了后来杰出的写意花鸟画家陈淳徐渭,把水墨写意花鸟画推向了高峰。
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经沈周、文徵明创建后,在当时形成很强的阵营,代有传人。沈有较多追随者,家传子孙有沈幽、沈召、沈丝、沈芦洲、沈、沈湄等人;学生和传人有文征明、张复、项承恩、盛时泰、吴麟、周用、雷鲤陈铎、陈焕、陆文、俞希连、孙艾、宗周、谢时臣陈天定、杜翼龙、朱南雍、李著、徐弘泽等人。其中不乏名家如文征明、谢时臣等。沈山水画流传较多,为时人及后人留下欣赏、研习的丰富资料。如40岁钱的代表作《园池文会图》和《为叔善作水墨山水》,40岁后画的《庐山高图》,都是他巨幅山水的经典之作。还有《沧州趣图》《看山欲雨图》《夜坐图》《匡山秋霁图》及《石田诗体田册》等作品,都是吴门画派潇洒、秀润、明丽的特色。
沈周完成了具有极高艺术造诣的《卧游图册》,使“卧游”这一词的美学标准发生了重要的转化。他擅画山水、花鸟、人物,其中山水、花鸟的艺术造诣非常突出,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卧游图册》,每张画纵27.8厘米,横37.3厘米,共16张,其中山水画主题的有6张,花卉主题的有8张,人畜、草虫类的主题各1张。从题材角度考虑,《卧游图册》不仅包括中原地区风景画,同时也广泛涉及花果、禽、畜、虫等题材,极大丰富了“卧游”表达的范围。沈周将山水画中的技法融入花鸟画中,开启了写意花鸟画的新风格,冲破了宋代以来花鸟画的“黄家富贵”风格的局面,开创了“青风藤白阳”的先河。沈周画作所具备的美学性和创新性推动了吴门画派的发展,使其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风格和绘画理念的美术体系,为后来绘画历程的演变提供 了有力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文人画
以沈周为首的“吴门画派”画家在创作宗旨上遵循宋元文人画的主张,重视以画寄情。他=沈周以真正悠闲的心情游怡山川,寄情书画,尽兴发挥艺术怡情养性的功能。他所创造的优美动人的意境,无疑是升华了文人画的意境。此外,沈周在绘画艺术上是集大成者,在绘画题材、画料及技法上有积极的探索,也为文人画的发展开拓了天地。在山水上,描绘书斋、庭院、园林、山林、江湖、名胜以及出居、雅集、造访、送别等活动,并融人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真挚的情感,展现出多风貌的优美境界。正如沈周云,“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在写意花鸟上,元人描绘梅、兰、竹、石成为时尚。沈周在此基础上,加进了鸟纲和其他花卉,尤其用水墨画绚烂的公鸡翠鸟科和牡丹、荷花之类花鸟,既冲淡了文人画与院体画之间的界限,又使院体画题材趋于“文人画”。
在笔墨技法上,沈周承接宋元文人画衣钵,注重笔墨韵味,山水上以水墨为主,墨色滋润,尤喜淡墨勾勒皱擦,丰质;山脚、矾头浓墨点苔,醒神。同时水墨又具浓淡变化,富有层次感。其没骨花鸟多有恬静、淡雅之感,写意花鸟多以纵逸的笔势,淋漓的水墨,洗练的造型,突破了宋元文人写意花鸟画较为规整的格式,更具脱略形似的写意韵味。同时在简纵的笔墨中又富有丰富而细微的变化,追求蕴藉、清雅的笔墨情趣,体现出文人画所独具的“逸格”(即文雅)之气,不同于法常梁楷等人过于纵横和烂熟,带莽气和作气的水墨写意花鸟。其所追求面貌多样的目标,使文人画的表现内容、笔墨程式法则趋于完整和至善。
后世纪念
沈周墓和沈周故里公园
沈周故里和沈周墓在今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1509年,沈周病逝,葬于相城西笺圩,也就是如今的现阳澄湖镇西宅里,由文徵明写行状,王鏊撰墓志铭。沈周墓占地5亩,四周有小河环绕,并筑青石罗城,封土高约3米。墓前有墓坊遗迹青石柱二根。沈周后裔沈彦良于1928年重建敬山顶碑亭一座,内有明王繁书《沈隐士石田先生墓志铭)、明张宣撰《故沈良琢妻徐氏墓志铭》、(故孺人徐氏墓志铭)。1928年施兆麟撰《沈氏碑刻亭记》。1921年清末遗老吴荫培题《明处士沈石田先生墓》碑等,现均保存在墓亭内。1993年原湘城镇复修了墓碑亭,重立了青石墓碑。1956年,沈周墓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20世纪80年代修,吴县文管委曾出资修缮沈周墓,2002年,阳澄湖镇政府也出资再次对其进行保护性修缮。2004年阳澄湖镇以沈周墓为轴心,把前后池塘和周边闲地串连成景,建成了沈周故里公园。
沈周书画传承馆
2017年,苏州市文明办副主任邱惠霞宣布“沈周馆”启用。“沈周馆”集中展示了沈周的人生历程、艺术追求和道德精神。
沈周文化活动
2017年,阳澄湖镇把“文化育镇”作为阳澄湖镇发展目标之一。并围绕沈周精神传承,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好人沈周”系列活动,举办“沈周讲堂”,在学校、社区和全镇党员干部中开展“沈周讲堂”活动,邀请沈周文化研究专家现场讲学。阳澄湖镇开办“沈周讲堂”的目的是希望以“讲堂”为平台,通过邀请专家、画家、沈周后人讲述沈周的故事、沈周的画道和沈周的精神,并借助“沈周讲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全面传承沈周文化,弘扬“好人沈周”优秀品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阳澄湖镇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成效。开展“沈周好人”评选活动,将沈周淡泊乐观的处世方式、宽容乐助的生活态度、堪称完美的贤能品行,作为阳澄湖地域精神文明建设的标杆,提升现代文明素质的参照。同时围绕“好人沈周”五个特质,在全镇范围内推荐评选“孝悌好人”“乐助好人”“守序好人”“仁爱好人”“敦厚好人”等五类身边先进典型。每月评选一种类型的好人10名,年底前集中表彰“十佳好人”。
此外,举办首届“沈周文化节”,传承“好人沈周”优良品德,弘扬阳澄民间艺术魅力。在2017年11月21日至22日沈周诞辰590周年之际举办首届“沈周文化节”。文化节在一台 “沈周”主题的文艺演出中拉开序幕。开展沈周文化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湘城小学沈周文化传承工作。德育传承方面,紧紧围绕“沈周文化特色教育”渗透德育教育。以“沈周文化”为载体,以“仁、孝、勤、新”为核心,开展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弘扬沈周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书画传承方面,与苏州市美协合作,邀请当代“吴门画派”著名画家定期来校指导。每年5月开展为期一周的“沈周文化中国艺术节”,集中展示学校“沈周文化”的传承成果。 
沈周研究
阳澄湖镇一直注重收集整理沈周书籍、画册。截至2017年,共收集到1982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沈石田》画册、1984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连环画《沈石田》等两本早期画册,以及多套《沈周书画集》《沈周·山水册》《沈周绘画作品编》和《沈周·中国好丹青大师条幅精品复制》等多册文献资料。在对沈周的生平和作品有了较深入的研究后,阳澄湖镇筹划成立“沈周研究会”。2015年开始,在相城区委宣传部、民政局等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启动“沈周研究会”申报工作。2016年和区文联开展了多次“沈周研究会”的申报讨论,确定了组织人选,制定了章程制度。
人物轶事
为人孝顺
沈周侍奉双亲十分孝顺。父亲去世后,有人劝勉他做官,他回答道:“你难道不知道我母亲得靠我维系生命吗?我怎么能离开他的膝下?”晚年,沈周隐藏自己的踪迹,但前前后后巡抚王恕、彭礼都用礼节恭敬地对待他,要留他在自己的官府里,而他都以母亲年老为由推辞。沈周因为母亲的缘故,终身不愿到远方游历。
五马太守
某日,某太守向沈周求画。古代太守出行,常用五马驾车,所以“五马”成了“太守”的代称。然而,当太守看到沈周为他画的画中只有五匹马时,觉得太小家子气,直言道:“岂无一人相随耶?”沈周赶紧又为他画了六个随从,以增排场,还开玩笑:“无奈绢短,只画仪仗前导三对。”意为:这画画的绢布短了点,如果长点的话我就能为您画上更多的随从了。太守表示满意。
默写画作
沈周极喜欢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花重金购得。但这幅旷世杰作被一个朋友借走后,便下落不明。一段时日后,他发现此画竟在市面上流通。尽管他可以通过高官追回画作,但他不愿让朋友身陷囹,并未选择打官司,而是凭着强大的记忆力,把《富春山居图》给“默写”了出来。此外,尽管《富春山居图》原作中共有八人,但沈周的那幅仿作中却多了一人,合计九人。原由在于,沈周太喜欢《富春山居图》,于是把自己也画进了该图中。
鉴定“真迹”
沈周是“吴门画派”的开创者。其画既珍且罕,模仿者不乏其人。某些人仿了沈周的画后,谎称是“沈周真迹”,拿到市场上去售卖。某次,有买画之人因凭自己的能力难辨真赝,拿着卷轴去找沈周本人鉴定。沈周一看,说这的确是我的画。可有画无跋,未免遗憾,便在画上添加题跋,使这副赝品成为“真迹”。
人物评价
(沈周)文摹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并为世所爱重。尤工于画,评者谓为明世第一。(《明史·沈周传》 评)
沈周绝对算得上明代文人画画家之中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在每一位书画收藏爱好者心中,无不推崇这位活跃于15世纪的杰出大师。沈周一生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评)
作为“吴门画派”的奠基人和领袖人物,沈周在元明以来文人画领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中国文人画发展史上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沈周作为一代宗师,受到时人与后人的尊崇、颂扬。他的艺术成就和他所开创的“吴门画派”,深深影响了明、清,以至当代数百年的绘画发展。(苏州博物馆 评)
启南助以笔力,正是善学柳下惠,国朝仿倪瓒一人而已。(董其昌 评)
参考资料
沈周.故宫名画记.2024-02-20
..2024-02-20
沈周 Zhou Shen.豆瓣读书.2024-02-20
沈周 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轴.上海博物馆.2024-02-20
沈周桂花书屋轴.故宫名画记.2024-02-20
沈周空林积雨页.故宫名画记.2024-02-20
沈周松石图轴.故宫名画记.2024-02-20
秋景山水图.历代名画集.2024-02-20
疎林亭子图.历代名画集.2024-02-20
..2024-02-20
沈周:奈何离膝下?.中国艺术金融网.2024-02-20
春容温暖胜于人.新浪财经.2024-02-20
论沈周的文人画情结.苏州博物馆.2024-02-2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人物经历
初露锋芒
佳作频出
专事笔砚
人物逝世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感情生活
子女生活
人物关系
主要作品
书画
诗作
文作
创作特点
绘画
早期
中期
晚期
书法
作诗
主要影响
吴门画派
文人画
后世纪念
沈周墓和沈周故里公园
沈周书画传承馆
沈周文化活动
沈周研究
人物轶事
为人孝顺
五马太守
默写画作
鉴定“真迹”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