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法海寺
位于北京海淀区的历史遗迹
香山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香山南麓的一个分支山坡上,也被称为万安山法海寺或凤凰山法海寺。该寺因与石景山区法海寺南北对应,故又被称为“北法海寺”。香山法海寺是皇家风格的袖珍寺庙,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寺内保存有清朝顺治帝手迹石碑及大量石刻,相传为“山中第一大寺”宏教寺的旧址,曹雪芹曾在此出家。香山法海寺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还是一处潜在的红学和文化资源。
简介
北京香山法海寺,严格地说应该称为“万安山法海寺”、俗称为“凤凰山法海寺”,位于北京西郊香山南麓的一个分支山坡上。又因与石景山的法海寺南北对应,也称作“北法海寺”。
香山法海寺是皇家风格的袖珍寺庙,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相传为曹雪芹出家之地,寺内有多处石刻古迹,具有丰富的红学文化研究价值。
另外,香山法海寺相传为“山中第一大寺”宏教寺的旧址。宏教寺亦作弘教寺,寺内有弘教禅林刻石,所以又称宏教禅林或弘教禅林。
元史记载,中书省言:给养军民,必藉地利,世祖建大宣文宏教寺,寺赐永业。清朱彝尊《西山宏教寺题壁》云:都城西山宏教寺(明)正德间中贵晏忠所造。清顺治十七年间重修,改为法海、法华寺二寺。康熙又修,雍正帝年间修缮翻新,乾隆再次扩建并在殿堂悬以额联。建筑布局 香山法海寺建筑设计的布局相当巧妙。香山法海寺所在的山岭因酷似一只正在展翅飞翔的凤凰,所以又称为凤凰山。秋季,中间的山岭红叶遍布就像凤凰的头和身,两边的翅膀却是碧翠生风,而香山法海寺恰好落在这只凤凰的背上。法海寺与其它寺院在建筑上的一个不同之处,就是寺庙坐西朝东,这种格局在北京极少见。过街塔因寺在山上,而山门却建在一里之外的山脚下,南北通大道和营房及百姓社区的边上,令行人居民一望便知,巧妙地解决了出世修行与普渡众生的矛盾。而且山门上建有高高的藏式白塔一座,相当醒目。这种形式的过街塔,在全国也是少有先例。此塔建造于清顺治帝十七年(1660)。山门法海寺山门过街塔完全是石造的。塔的建造十分精美,形状略似十字,立面分为数层。座上是塔的圆肚,塔肚四面有四个浅,龛中是浮雕造像,龛边亦有细刻,刻工甚俊。中间束腰石色较白,刻有生猛的浮雕狮子。在束腰以上,各层重叠像阶梯,每阶每面有三尊佛像。最顶尖上则有仰月的教徽。庙门,今有实物尚在,虽然有些残破但仍可看出当时的模样。顶部屋檐下悬挂风铃的钩子还可被细心的人们留意。现在,这里时常有画院的学生在此绘画写生。进入山门,整个寺庙分为左中右三路。山门内中路,有两座旗杆座夹石,有两通康熙五年的石碑,右边碑记:敕赐法海禅寺碑记;左边碑记:敕赐万安山法海禅寺十方碑记,对研究法海寺的历史有一定价值。石碑的底座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蟠龙。沿阶而上,石碑后是弥勒佛殿,过去曾有爱新觉罗·弘历御书“德水香林”的匾额及楹联,今已无存。弥勒佛殿后才是钟楼和鼓楼,这与一般的寺庙是不一样的。但是无独有偶,北边的碧云寺也是这个样子,大概是因为寺庙的纵向太长,怕声音传不到寺庙的后边的缘故吧。再往里走经过一片废墟,又见两通石碑。左侧石碑刻顺治帝御书“敬佛”二字,碑阴刻有历代佛祖图;右侧石碑为顺治十七年(1660)奉旨示禁碑,碑阳刻“严禁伐林放牧”诏书,碑阴刻“敕赐万安山法海禅寺界址”,东至山门塔,南至龙泉岭,西至主山顶,北至香山岭。监造弟子,超圣、超妙。可见当时地界相当大。石碑后是大悲殿正殿。殿宇轩昂,甚为宽敞,如今的人们仍然可以从现存遗址中那巨大的惊人的柱基、柱础,领略当时的场景与气派。大悲殿正殿的后部供奉佛像。现在的遗址中,还保留着佛像的石头雕刻的须弥底座,旁还有一个歪倒了的半米高的石头花瓶,想象当时应该至少是一对吧。再后,要上一个高台,两侧有台阶铺设。拾级而上,后面的高台很宽敞平整,是一个院落,古籍上记为“后殿”,推测为藏经阁之类。根据史书记载,顺治帝皇帝曾驻于此观海,即俯视玉泉山周围的湖光山色[vi],可见其寺庙建筑定相当雄伟,再加上依傍山势,更能领略尽兴无疑。院子当中,有一株巨大的银杏树,旁植松柏若干。最后一层院落,是在一个更高得多的地势上建起来的。只分为左右两路,右边是一处精舍,乃方丈院。廊前对称地栽种着两棵侧柏,中间一小石甬路,通向前方一个很陡的峭壁。峭壁上凿有阶梯,通往下方。那里有假山和僧院;泉水和方塘。此水来自方丈西南方不远的不老泉。不老泉旁有龙王堂。后院左边有“弘教禅林”摩岩刻石,又有“返照岩”、“眠云窝”等小型刻石分散在山坡荒野中。左右两路建筑较少,与中路平行。一进门,是地势低洼的“南大坑”、“北大坑”。再向里走,是两进院落,多为僧堂房,现在已经被夷为荒草丛生的平地了。香山法海寺的四周围之墙,为垒石而砌,并覆瓦其上,多处甚是高峻。文化价值 香山法海寺和清代皇家具有密切的关系。法海寺留有清朝前期四代皇帝的多处活动或墨宝。香山法海寺现存遗址中至今还屹立着清朝顺治帝亲笔御书的“敬佛”等两通石碑、康熙帝五年的两通石碑,多处殿堂题有康熙、爱新觉罗·弘历题写的匾额楹联。清世祖福临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夏重建北法海寺,福临为万安山法海寺慧枢和尚书“敬佛”二字,而且在碑中题刻“御书、痴道人”。雍正帝十一年又重修,至雍正时期该寺庙的建筑规模已经达到殿宇寮房87间。乾隆年间再次扩建并在殿堂悬以额联,其规模应当更盛。清代著名的文人郑板桥曾到此访友论道。郑板桥(郑清之),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帝秀才、雍正举人爱新觉罗·弘历进士,为“扬州八怪”之一。乾隆元年(1736年),他44岁第三次来京,三月中贡士,五月考中进士。在此期间,同伊福纳一起到西山观赏红叶,作《与伊福纳游西山》板桥写诗赞道:“红树年年只报状,西山岁岁想同游。”不久,板桥访香山卧佛寺青崖和尚和法海寺仁公,并作《法海寺访仁公》诗:“昔年曾此摘碧婆,石径欹危挽绿萝。金碧顿成新法界,惜地荒朴转无多。参差楼殿密遮山,鸦雀无声树影闲。门外秋风敲落叶,错疑人叩紫金。树满空山叶满廊,袈裟吹透北风凉。不知多少秋滋味,卷起湘帘夕阳。”石刻香山法海寺的石刻共17处,星落散布,包括石狮、石碑、雕花石供案、雕花石供桌、题字等。楹联匾额楹联匾额共计6处,现已不存,但文献可考,主要是康熙帝乾隆的墨宝。红学文化香山法海寺是一处十分重要的潜在的红学文化资源,不容忽视。1964年10月23日,老舍先生在门头村体验生活时,在给郭沫若的信中曾赋诗一首:“门头村里好为家,文艺源泉岂浪夸。金玉红楼终是梦,镰锄碧野遍开花。……”第三句后面注:“父老传言曹雪芹曾在附近法海寺出家为僧”。红学家胡德平、严宽等人在正白旗村39号院发现“题壁诗”以后,对西山地区的寺庙,亦曾作了探察与考证。曹雪芹对西山的寺庙相当熟悉,而由于香山法海与香山正白旗村相邻近,胡、严认为曹雪芹与法海寺有密切关系。严屹宽甚至在《法海寺遗址杂》一文中,作了具体论述。红学家霍国玲、紫军也多次来香山法海寺考察,他们采取《红楼梦》内证与外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曹雪芹出家香山法海寺的可能性作了论证。笔者也认为,曹雪芹与香山法海关系密切。比如从《红楼梦》中可以看出,他对西山风物的熟悉,已达到信手拈来,随兴发挥的程度,例如枫露茶、木石前盟等。再如茜雪,可能就是从“西山晴雪”演化而来。由此若推断,说他曾在香山法海寺留下足迹,决非妄言。笔者并相信,这也会间接地反映在自己作品中。文物石碑翻修2013年1月,据媒体报道,海淀万安山法海寺,一座顺治的文物古碑被人发现断成两截,疑为文物偷盗者偷运过程中损坏。1月29日,海淀区文委称已报警,并开始商讨修复方案。
10月,北法海寺遗址的部分古迹开始修缮,但有市民发现,古迹中的部分刻字石块儿却随意丢放。10月15日,海淀区文委表示,将对带有文字的石块进行归位,如果归位不了,将会集中收藏。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