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镇隶属
四川省什邡市,位于
成都平原西北部,北连
灵杰镇,南接皂角街道、
元石镇,西与
南泉镇、
云西镇接壤,东和
双盛镇相邻,镇政府驻地地处东经104°12’,北纬31°09’,位于什邡市城区以北6公里处,全镇幅员面积23.89平方千米,辖2个社区、7个行政村,常住人口41659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马祖镇旧名兴隆场、两路口,1951年置
兴隆乡,1958年改兴隆公社,1960年改称两路口公社,1983年改为两路口乡,1988年改建两路口镇,2005年更名为马祖镇,因纪念唐代佛教名人马祖而得名。
马祖镇是中国佛教著名人物
马祖道一的故里,有“马祖故里”之称,是首批
四川省试点小城镇之一,四川省十面红旗乡镇之一。
2019年12月11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
德阳市调整
旌阳区等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15号):撤销
双盛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马祖镇管辖,马祖镇人民政府驻青龙村18组8号。
历史沿革
马祖镇旧名两路口、兴隆场。
1951年,进行土地改革并成立兴隆乡人民政府。
1958年,兴隆乡改为兴隆人民公社。
1960年1月,
什邡市与
广汉市合并,因重名兴隆公社更名为两路口公社。
1983年,撤销两路口人民公社,改为两路口乡,恢复人民政府建置。
1988年,撤两路口乡改建两路口镇。
2005年8月17日,两路口镇正式更名为马祖镇。
行政区划
马祖镇人民政府位于复兴村10组,截至2015年11月,辖7个行政村、2个社区,101个村民小组,43个居民小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马祖集镇位于什邡市城区以北6公里处。镇政府驻地处东经104°12’,北纬31°09’。镇境北连灵杰镇,南接皂角街道、元石镇;西与
南泉镇、云西镇接壤;东和
双盛镇相邻。全镇幅员面积23.89平方公里,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2公里。
地形地貌
马组镇地处
成都平原,境内全是平原地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起伏不大,
平均海拔560米,西北端海拔600米,东南端海拔530米。
气候
马祖镇属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平均气温16°,全年日照约1258小时,年降水量959毫米集中于7、8、9三个月,全年无霜期284天。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7年人口数达28739人。
2021年7月,
什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马祖镇常住人口41659人。
民族
经济
综述
2003年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580万元,实现财政预算内收入707万元,其中地方税收性收入192万元,预算外收入189万元。经济实力在什邡全市20个镇中名列前茅;农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83元。
第一产业
2014年马祖镇农业总产值达2.6亿元,同2013年比增长8%;粮食总产量达1.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705元,同2013年比增长11%。
第二产业
2003年末,全镇共有工业企业36家,其中镇、村集体企业13家,私营企业15家,以康福来药业
集团公司为龙头。主要产品包括:药品、磷肥、复合肥、
磷酸盐、
硫酸、压力容器、水泥及水泥制品、原料药及医药包装等。2003年全年完成磷肥生产40万吨,复合肥20万吨,硫酸10万吨,原料药260吨。
2014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数102%,同2013年比增长20%,新增规上企业1家。
第三产业
2003年底集镇面积42公顷,镇区集贸市场4个,其中综合性市场2个,专业性市场2个,镇区人口2328人,镇区从业人员1800余人。
2014年马祖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5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101%,同2013年比增长99%;招商引资工作完成59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107%,同2013年比增长18%;限额以上企业零售总额达7913.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120%,同2013年比增长30%;新增限上企业2家,完成全年任务数200%。镇属考核企业实现工商税收1597万元、一般预算收入312万元,同2013年比增长7.07%;财政支出完成2444万元,同2013年比增长48.55%。2014年,累计接待人数达2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80余万元。
社会
文化事业
2014年,镇村各类文艺团队进行文艺旅游宣传20多场次;创作了《吉祥马祖》、《格桑印象》、《快乐坝坝舞》等文化旅游歌舞节目,其中《吉祥马祖》MV网上发布后,仅一周时间点击率就超过7万人次,该节目并被评为
什邡市全市优秀节目参与市委市政府新春团拜会演出;制作了《禅韵马祖》文化旅游专题片;《
德阳日报》头版头条以“川西小镇的精神大厦”为题对马祖文化旅游发展给予了报道。
通讯
邮政
解放前人民对外交流很少,通邮量不大,那时的邮政代办由丝烟商店主经营。收寄信函、报纸、刊物、包裹等,由县邮差投递到店,店主悬牌登名,自取物件,同时邮差从店里代取邮件。
1949年后,
邮政代办所由集体代办。1958年建立起人民公社,同时成立了公社邮政所、职工三人,足以收发本公社境内各单位及个人的报刊、信函、汇兑、包裹、接传各地电话、电报。1973年11月,邮政所改为邮电所,由公社主管,后由
什邡市邮电局统一管理。1983年后,两路口邮电所改为两路口邮电支局。1998年9月25日,两路口邮电支局改为两路口邮政支局,电信与邮政分开经营。
电信
解放前,兴隆乡公所内有电话机一部,线通什邡电话管理所。1949年后,相继安装了十部手摇电话、总机一部,通往什邡、云西两条直线及十三个大队和场镇各单位。1974年全公社有30部电话,总机一部。1984年,两路口人刘安清安装了本境内第一部私人电话,为手摇式。1993年3月28日,
什邡市开通了引进
西班牙弥尔卡特SESA公司的4000门程控电话。当时还有38部“摇把子”电话。1993年5月手摇式电话机全部停止使用,改为程控电话,两路口政府、粮站、供销社等单位最先安装了程控电话,当时电话号码为6位阿拉伯数字。1995年,开始出现了手机(砖头式大哥大),两路口最早拥有者为邹汉其、姚启德、赖德华、张忠义四人。1998牟9月25日,电信与邮政分离,成立了独立的两路口电信站,同时移动通信也独立于电信。2000年底,两路口镇有限电话安装容量达2415部。
水利事业
马祖镇灌区的主水系是人民渠、红岩渠(其中:红岩渠主河道不流经本境),人民渠设管理处,下设管理站,管理站下设养护段,两路,境内设三个养护段,分别属人民渠什邡站(二站)管理和人民渠永兴站管理。
各渠系管理机构,主要担负着常年的灌溉,防洪、抗旱、水利设施的建设,保护和维修等任务,做好安排指导,协调、服务和检查工作。
交通
公路
马祖镇系
什邡市城区出北大门的交通枢纽,什邡城区经两路,北上可达灵杰、
洛水镇、蓥华、八角、红白,西去可接云西、民主、
湔底、龙居,是连接西北9个乡镇的交通要道,公路运输十分繁忙,车流量很大,现有
省道1条,县道1条,乡道3条,村道98条。
省道:彭什公路是连接
彭州市和什邡市的一条省道,在两路口境内与广木路合路,镇境内长6公里,从两路口新馆子“十”字路口向西,起白沙村,经邓通村、黄安村入云西境内。解放前,此路以卵石铺面,宽不过3米,1974年改建为
沥青柏油路面,旁植按树。1997-1998年改建成国家二级水泥公路,总宽20米,有效路面宽12米。彭什路两路口过境段1992年即已由沥青路面改为水泥路面,由于在集镇东端与
广岳铁路交叉,经常发生交通阻塞,2002年改道建成了公、铁路立体交叉桥,把原过境段变成了一条商业街,从根本上改变了集镇的交通条件。
县道:广青公路(原广木公路)是连接
广汉市和
什邡市的一条县道,是两路口境内的一条主要交通大动脉,纵向穿过镇境,南起银桥村,经静安、白沙、复兴、马高桥、凉水井、马祖,北出东岳,入灵杰境,共经九个行政村,本境内长10公里。广汉至什邡洛水段
一级公路长45km,广汉至什邡城北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h,水泥砼路面;什邡城北至
石亭江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路面为沥青砼路面。解放前,此路宽仅3.5米,起伏不平,卵石铺面,1949年解放后陆续加宽路基,以
砾石培补,1972年改建成
沥青柏油路面,路面宽9.5米,两旁遍植桉树。1991年下半年再次改建,1993年初建成通车,为国家二级水泥公路,总宽22米,有效路面宽14米。
亭江大道由东岳村2组境内广木公路分道,向东至五七农场,1976年建成,当时为碎石路面,宽8米,1996年,改建为水泥路面,宽9米,总长3.2千米,东岳村境内1260米。
两双
路由两路口新馆子“十”字路口向东接双盛境,全长约3公里。本境内不到1公里。原为沥青柏油路面,1997—1998年与彭什路一起改造成水泥路面,路宽8米。
两南路由两路口老街中段镇政府侧经妙音村入南泉境,此路大部分现为泥路,路宽4—6米。本境内约长1.5千米,计划改建成四级柏油路面,宽4米,从彭什路入口。
村道:时称“机耕道”,1970年至1976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两路口公社人民经过改土条田、搭桥筑路的奋战,基本形成了现在条田机耕的村道建设。至2007年30年来已无甚大变化,1982年以前,全乡机耕道总长48.16千米,大队之间已基本形成交通网、供农业机具转运作业。
桥梁
马祖镇境内共有桥梁60余座,主要桥梁全分布于人民渠上,共有11座。其中处于交通要道上的较大型的有3座。另有一座公、铁路立交桥。
铁路桥位于
广岳铁路两路,镇马高桥村人民渠上,铁路初建时由于是窄轨营业线,当时用东岳村冯家大院内一棵大
青杠树作主桥梁。1966年扩建成标准营业线时,桥体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31米、宽4.9米。
马高桥位于马高桥村人民渠上,广木公路经此。马高桥原桥址在现马高桥村部附近,原马沿河老河道上,并非现在人民渠上。1955年后因修人民渠中断河道,原河道取直,不再流经马高桥村,后习惯称人民渠桥为马高桥,1992年广木公路改建时,扩建成现双孔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20.6米、宽16.1米。
邓通桥位于邓通村人民渠上,彭什公路经此。原桥为双孔混凝土结构,1997年彭汁公路改建时也未彻底改造该桥。2001年在原桥稍下的地方建成了邓通新桥,拆除了老桥,现桥长31.2米、宽15米。
公、铁路立体交叉桥位于彭什路两路,过境段的
广岳铁路上。1997年主桥体建成,2002年全桥及引桥路建成,全长1143米,离轨面7.5,跨度12米,宽14米,此桥为
什邡市第一座大型的公、铁路立交桥,它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两路口集镇的交通条件。
铁路
广岳铁路(
广汉市—岳家山)1960年修建,当地称为
广三铁路,初建为窄轨营业线,即通常所说的小火车。1966年改建为标准营业线,镇境内南起银桥村,经钟楼、白沙、马高桥、
凉水井镇向北出东岳入灵杰境,与广木公路并肩而行,本境内长度与广木公路相当,每日货运列车运转数次、客运列车早下晚上运转一次。
水运
解放前,两路口的水运通道主要靠马沿河,每值夏秋涨水时节,原木即沿金河筏放至永兴场,然后经马沿河放筏子漂入
什邡市城北,再由筏子河流经龙桥出县境,运销
广汉市、
金堂县等地。
运输工具
解放前,两路口人主要依靠木制独轮车(鸡公车)、骡、马驮运,五十年代为架架车,偶有自行车经过村民还会视为异物。六十年代自行车渐多,蒸汽机头火车开始运行,那时每列火车开过村民老远都要赶过来观看,视为稀奇。七十年代集体开始拥有拖拉机,甚至汽车。八十年代自行车已普遍进入家庭,初期少数人家购有
嘉陵区牌摩托车,后期摩托车已不少见。进入90年代,私人开始拥有汽车、面包车,甚至
家庭轿车等。人力三轮、机动三轮、马拉车等作为短途客运普遍出现,出家稍远还可招呼“面的”(私人面包车出租),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不少方便。
代表人物
唐朝剑南道汉州什方县(今
什邡市马祖镇)人,中国佛教禅宗第八代祖师,
六祖慧能之后中国禅宗史最重要人物。
旅游
马祖寺
最早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十四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