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阿井位于地图中心坐标:东径116.039263,北纬 36.175196,系
山东省省
阳谷县阿城镇西北、山东阳谷古阿井阿胶厂院内、古运河西岸,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阿井简介
古阿井深数丈,以青砖砌成,井口覆以石板,井水色绿而重,清冽甘美,杂质很少,用以烧水,几年内
水壶 中也不见有水垢。水中富含钙、镁、钾、钠、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水质极佳,是天然的保健矿泉水,用此井水熬胶,易除杂质,且能增加疗效,因此当地所产
阿胶为历史上公认的正宗阿胶,素有“贡胶”之美誉。旧有接官厅、龙神祠等建筑,现仅有一石亭。石亭在井北3米处,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六角对称,结构精巧,雕琢精细,至今坚固如初。亭正面额题“济世寿人”四字,左右楹联为“圣代即今多雨露,仙乡留此好源泉”。亭下有一石碑,以石 承之。碑高约5尺,宽2尺余,上镌“古阿井”三字,篆刻完美,古朴自然。井水色绿质重清洌甘美,富含钙、镁、钾、钠等十余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用以煮胶,易除杂质,增强疗效。亦可开发 矿泉水生产。
有关古阿井的记载,最早见于《本草》。其后
郦道元的《
水经注》,
李时珍的《
本草纲目》等典籍均有较详记载,阿井最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阿井历史悠久,且至今名扬四海并载入多部名胜辞典中。
今天的古阿井淘浚一新,与张秋的清真寺、
阿城镇的海慧寺、
临清市的清真寺、
聊城市的山峡会馆和
东昌湖相连,组成一条古运河民族文化旅游线,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文化色彩,成为古运河民族文化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古阿井是
阳谷县重要景区之一。
归属争议
其实现在的争议,无非,
山东省三大品牌
阿胶利益之争,古阿井现在就在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西北处。
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目前的归属和历史上有所不同。阿井在解放前一直归老
东阿县管辖,解放后归属于阳谷县。阿井的地理位置一直就在阳谷县的
阿城镇,阳谷县的阿城镇历史上曾为老东阿县县城。当时,老东阿县城因
黄河多次泛滥改道,多次迁城,并于明洪武八年迁城到
东阿镇。由于许多本草对阿井记载及传说致使让阿井增添了许多神奇的色彩。东阿迁城后,老东阿县人为了用此井水熬胶,不惜用东阿城西八里,黄河东岸的“
阳谷山”换取了
阳谷县阿城镇的阿井,此山归阳谷县管辖,改名“阳谷山”;而此井虽在阳谷县境内,却因用之制备
阿胶,又归
东阿县管辖,取名阿井,所以,历史上有阿井不在东阿县,阳谷山不在阳谷县的事实。
古阿井传说
据史料记载,古东阿县城叫柯,在今阳谷县
阿城镇(西北3公里“东阿古城遗址”残垣尚存)。古阿井就在阿城镇,今古井阿胶和荣华阿胶所在地。
古阿井历史非常悠久,对照春秋时期地图,在北卫和鲁的交界处,柯西北有阿泽,柯东边有谷(即今之
平阴县东阿镇)。故,春秋时期,阿井周围是阿泽,一个大湖,
战国时大湖(阿泽)消失。
春秋时期,平阴在今平阴县城与今
长清区县城中间,
阳谷县在今东平湖东,谷南边。这里古
济河与
黄河并行东流入海,
河曲县形成大陵,古代曰柯。
据阳谷旧县志记载:
中原地区先民,先是吃河水,后在河边、水溏边挖土井。用石头建井应在有铁器之后,当在
春秋、战国时代。
到战国时期,柯称阿,或阿邑,西北阿泽消失。今阳谷西北有阳狐,谷仍称谷,东平湖东阳谷已无,
平阴县仍在原处。
秦灭六国之战之后,改阿邑为
东阿县,乃立东阿县(因有西阿,古名依城,又名西阿城,在今山西葛城),属
东郡,见东阿旧县志:东阿名县始于秦。据《
续山东考古录》载:“自汉迄唐,东阿未徙治”。
秦时在东阿东边有
谷城县,同属东郡,县城在今平阴县
东阿镇。
据史料记载,公元229年,三国时,
曹植曾奉旨重修阿井,并创建了六角亭,这是阿井建亭的最早记载,也说明已为官家专用,即已官禁。
阿是古城邑,有人生活就当有井,开始熬胶,是河里泡皮,井水熬制(解放前还是这样),阿井周围岳家庄一带
阿胶质量较优,阿井用来熬制阿胶至少在三国(公元229年)以前,《荆州记》:“随郡北界有九井,相传神农既育、九井自穿,则神农时有井明矣”。
刘宋时期
东阿县一度并入
谷城县,
北魏时又分立,
北齐时将谷城并入东阿
隋开皇十六年即公元596年于古东阿西复置
阳谷县至今。
唐天宝元年又将谷城县恢复,6年后,又废并入东阿,谷城此次撤销再没恢复。
此后,
唐朝尉迟敬德重修此古井——阿井北有一石亭,亭中有一石碑,碑文上写道:唐朝秦王李世民曾委任尉迟恭为钦使,重修此井。
宋朝时期,因
黄河、运河经常泛滥成灾,阿城临近二河,首当其冲。为避水患,曾于宋
开宝二年(公元969年)迁县城于南谷镇,即今平阴
旧县镇。8年后(公元997年)又迁利仁镇,即今
平阴县吉城。由于金兵入侵,河防废驰,于公元1133年又迁新桥镇,即今
东阿县旧城村。
公元1289年开凿
会通河,为了便于河道管理,
阿城镇连同
张秋镇大部由东阿划入
阳谷县。
明朝1375年,为避水患,又迁原谷城县城旧址,重新修建(谷城镇由此改为东阿镇)。
据传,东阿迁城后,古东阿县人为了用此井水熬胶,不惜用东阿城西八里、
黄河东岸的“
阳谷山”换取阳谷县阿城镇的阿井,此山归阳谷县管辖,改名“阳谷山”;而此井虽在阳谷县境内,却因用之制备
阿胶,又归东阿县管辖。所以,历史上有阿井不在
东阿县、阳谷山不在阳谷县的事实。
老东阿县用山换井后,由于黄河多次泛滥改道,致使阿井多次淤塞。
据载,宋《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阿井上已有四角亭,典型
天宝风格,4根方立柱,有基座,井口与座上面平,南向有阶。史料记载
唐朝尉迟敬德曾为钦差大臣重修阿井,亭中有石碑。1463年(明天顺七年)
阳谷县知县王昌裔重修阿井、井亭,并建官厅数间。
据载,阿井于光绪年间做最后一次整修,于清末淤塞,民国年初彻底干涸。加之随着政治中心的转移,
东阿镇狼溪河水逐渐成为制备
阿胶的水源。阿井也因此被冷淡。直到解放后,在阳谷县境内又重修阿井。1702年(清康熙41年)阳谷知县苏明杰重修阿井亭,1796年(清嘉庆元年)阳谷、
东阿县知县共同修井,留下了《重修古阿井和阿井碑记》。
1879年(清光绪5年)清阳谷知县赵树南重修阿井亭,并题写了楹联、横批。对联为:“圣代即今多雨露,仙乡留此好泉源。”亭背阴联为:“力可迥澜重建源泉来井底,必存济世长留膏泽在人间。”横批“济人寿世”,亭内有石碑,篆书“古阿井”。明《本草蒙荃》中阿井亭顶及四角无风铃,也是4根方柱基座似石砌,南向有台阶,井口有园桶形保护。可见历代统治者都对阿井保护极为重视。
古阿井北有一石亭,亭中有一石碑,碑文上写道:
唐朝秦王李世民曾委任
尉迟敬德为钦使,重修此井。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光绪五年。
现在原址建有阳谷古阿井阿胶厂,走进气派大方的厂门,远远就能看到被
汉白玉栏杆包围的“古阿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