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克尔”号护卫驱逐舰由费城海军船厂建造,1942年7月24日下水,1943年5月3日服役,编号DE-47,,该舰长88.24米,宽10.82米,吃水2.99米,标准排水量1140吨,舰员198人,装备有76毫米主炮三门(来华后换装127毫米主炮,并加装MK32型
反潜鱼雷发射管4具)。
中国国民党海军接收“戴克尔”号后,将其改名为“太平”号。不久,国民党海军又接收了几艘同级舰,将它们分别命名为“太康”、“
太湖”、“太昭”号,这批军舰后来成为50年代中国国民党海军主力舰只。
“戴克尔”号最早配属于
美国大西洋舰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戴克尔”号的主要任务是,和其他舰只组成海上战斗群,为自美国本土到
英国漫长航线上的庞大商船队护航。1943年7月9日至24日该舰曾两次从
罗德岛到
得克萨斯州的
加尔维斯顿为
油轮护航。1943年8月26日至1945年4月26日期间,“戴克尔”号被派往
北非、
意大利和
法国南部的九条补给线上执行护航任务,先后到过卡萨布兰卡、
摩洛哥、
突尼斯的
比塞大、
西西里岛的
巴勒莫和
阿尔及利亚的奥兰等地。1944年5月11日,“戴克尔”号在前往突尼斯途中因击退
德军飞机的攻击而受伤,返回
南卡罗来纳州的
查尔斯顿市大修,此后,它在佛罗里达充当训练舰一直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戴克尔”号被列为“封存舰”,准备拆除解体。后美国政府为援助
蒋介石,又决定将其馈赠给国民党海军
1946年12月12日,“太平”舰在舰长麦士尧率领下,和“中业”号
坦克登陆舰进驻
南沙群岛最大的岛屿黄山岛。为纪念“太平”号护卫舰进驻,将该岛改名为
太平岛。
1949年10月24日至27日,在
金门县战役中,“太平”号作为国民党第2舰队的旗舰,自澎湖基地启航驰援金门,给解放军登陆部队以很大杀伤。
1949年10月27日,太平号护卫舰改隶海防第一舰队,参与封锁长江口的行动,期间
吕振羽英国军舰对峙。
1950年1月,大修完毕后“太平"号护卫舰被编入驻泊
高雄市的
美国第三舰队,后被派往
海南岛拦截渡海的解放军部队,后负责掩护
榆林港的陆军撤退。
1954年11月15日,在浙江以东的舟山群岛高岛海域,
华东军区海军成功实施了一次海上伏击战,一举击沉国民党海军的第七大舰“太平”号护航舰。此役的经典之处在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把陆战中的
伏击战战法搬到海上运用,施出了瞒天过海的妙招。
1954年10月31日夜,
中国国民党海军雷达观测站的雷达兵在荧光屏上发现了一个个小亮点。为了看清楚这支编队后来还有什么行动,他认真地观察了两个小时,只见这群小亮点围着高岛锚地海屿绕了一圈便全都按原路返回了。雷达兵根据经验判定,这是一支护卫舰编队的例行巡航。
岂不知,在这一常规巡航里面深藏玄机。原来就在这只舰队巡航的过程中,每艘护卫舰的舷侧都拖带着一艘
鱼雷快艇。由于护卫舰的体积大大超过鱼雷艇,而且编队航向正好垂直于对方的观测站,因此对方雷达只能发现一个小白点并错误地认为只是一艘护卫舰。利用高岛地形的遮蔽,在围着高岛转圈时,编队像母鸡下蛋一样迅速将一个个鱼雷艇放下后藏在了高岛的隐蔽地方。尔后护卫舰继续前进。因此在敌人的雷达看来,所有舰只全部返回了基地。
艰苦待机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11月15日0时5分,一个亮点终于出现在雷达兵的荧光屏上:“方位147度,距离15
海里,发现目标!航向62度,速度12节。”荧光屏上的舰影越来越大。雷达兵准确地报告:“是‘太平’号!”0时21分,指挥员一声令下,隐蔽在高岛锚地的155号、156号、157号、158号艇如一支支离弦之箭射向“太平”号。小艇在夜幕与大风的掩护下迅速地接近目标。4艘
鱼雷艇相继射出了8条鱼雷。随着一声声巨响,所有的小艇都感受到了气浪的强烈冲击。鱼雷准确命中目标。“太平”号护航舰的右舷被撕开了一个一米见方的大洞。海水开始大量涌入。“太平”号主机受损,完全丧失了机动能力。
这时只见舰上一片混乱,“太平”号船员们一面忙着抢救舰只,一面胡乱地对空中放起了
高射炮。原来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会在近距离遭到鱼雷艇的伏击,误以为是解放军的
航空兵袭击。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鱼雷艇趁机脱离危险区,胜利返航。
3时20分,岛上
中国国民党军队派出了
扫雷舰、护卫舰前来营救正在慢慢下沉的“太平”号。4时20分,其中一艘护卫舰系上缆链,开始拖带着“太平”号向回返。但舱内大量进水的“太平”号不久便开始急剧下沉。拖带它的护卫舰赶紧砍断缆链,以免被它一起带入海底。7时45分,“太平”号的
桅杆在海面上慢慢地隐去,沉没于距离
高岛18
海里处。
蒋介石为给被震惊的台岛军民鼓气,于次日颁布了对“太平”号军舰官兵的抚恤令和褒扬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