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康,男,
汉族,教授,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光子制造科学与技术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激光技术研究所所长。1989年9月---1992年2月在
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制造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研究课题为G427发动机气缸盖CAM-I系统的研制,导师是
蔡兰教授、
杨继昌教授和朱宝球副教授。1992年3月---1995年6月,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制造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课题为激光冲击强化提高航空材料疲劳寿命的研究,导师是
余承业教授。1995年7月---1997年12月,在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从事激光超声的无损检测研究,导师是
张淑仪院士、章肖融教授。
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特种加工专业委员会委员,束流及超声加工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江苏省声学学会理事。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的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首席学科带头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重点学科首席学科带头人。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
一等奖2项、
二等奖1项、
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190多篇:其中SCI收录31篇,EI收录89篇,被他人引用65次。申请专利32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已经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专著2部,参编教材1部
激光加工与检测、表面工程。主要从事激光力学效应的先进制造与检测研究,如激光冲击成形、激光冲击波无损标识、激光冲击强化、激光层裂法测量界面拉伸强度、激光珩磨等方面的研究。此外还开展表面工程研究,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如耐磨性、抗腐蚀性等。具备比较完备的实验手段,如QPQ设备、激光器、残余应力测量仪等。建立了较好的激励政策和运行机制,确保优秀研究生的成才。
自1998年到
江苏大学工作,组建激光技术研究所,实现激光技术研究零的突破。并开始协助
蔡兰教授和
杨继昌教授指导博士生,其中三位已经于2003年毕业,由于成绩突出,答辩委员会一致推荐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例如,99届周建忠博士生,2003年毕业。在读期间,发表论文28篇,其中SCI、EI检索10余篇。申请专利5项,主持教育部基金1项,主持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项。答辩委员会一致推荐为优秀博士论文。99届
花银群博士生,2003年毕业,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EI检索10篇。申请专利2项,主持江苏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项,
镇江市产学研项目1项。答辩委员会一致推荐为优秀博士论文。
从1998年起独立指导硕士研究生,共招11人。毕业7人,获学位7人,其中1位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为被推荐为提前攻博,2位分别考取
浙江大学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1留学美国。协助指导的1位硕士生毕业后留学美国。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培养了一支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学术队伍,在国内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且,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形成了紧密型跨学校和跨学科的科研合作。2001年
江苏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被评为
江苏省重点学科,本人为该学科带头人。2002年,又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
正在承担的课题有:国家863计划课题2项(主持)、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基金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航空基金1项、江苏省攻关项目1项、省自然基金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