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果蕨
金星蕨科卵果蕨属植物
卵果蕨(拉丁学名:Phegopteris connectilis)别名广羽沼泽蕨、长柄卵果蕨、长柄假金星蕨,是金星蕨科卵果蕨属植物。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西北及西南以及台湾省,国外俄罗斯日本朝鲜及北欧亦有分布。广布北半球温带地区,向南到中亚山地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同时具有观赏价值,可植于林下、阴山坡或景石缝隙中。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形态特征
卵果蕨植株高25-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粗1-2厘米,先端被亮棕色、卵状披针形的薄鳞片。叶远生;叶柄长15-30厘米,基部粗约2毫米,褐棕色,疏被鳞片,向上为禾秆色,近光滑;叶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并羽裂,长13-20厘米,基部宽10-18厘米,二回羽裂;羽片约10对,通常对生,平展,披针形,基部一对最大,略向下斜展,渐尖头,基部略变狭或不变狭,与第二对羽片分离,相距1-1.5厘米,长5-9厘米,宽1-2厘米,裂片长圆形,先端圆或钝,边缘全缘或波状浅裂;其上各对羽片渐次缩小,基部沿叶轴以倒三角形翅彼此相连;叶脉羽状,侧脉单一或偶有分叉。叶草质或纸质,干后灰绿色或黄绿色,两面疏被灰白色针状长毛,沿叶轴和羽轴多少被小鳞片;鳞片浅棕色,长卵状披针形,边缘有疏缘毛。孢子囊多肉植物群卵圆形或圆形,背生于侧脉的近顶端,靠近叶边,无盖;孢子囊顶部近环带处有一二刚毛。孢子褐色,大小为(48.5-55.8)×(72.8-93)微米,左右对称,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具单裂缝,混有三裂缝,单裂缝线形,其长度约为孢子全长2/3,孢子外壁光滑,周壁表面高低不平,具脊状隆起,连成拟网状,网间有颗粒状纹饰。染色体2n=60,90。
分布范围
卵果蕨产自黑龙江省饶河县)、吉林省抚松县安图县、长白山)、辽宁省河南省(川、卢氏县、西陕、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省眉县宁陕县、佛坪、太白山)、四川省峨眉山、大相岭)、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梵净山)、云南(大关,白沙岭)。广布北半球温带地区,向南到中亚山地和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在欧洲主要分布于阿尔巴尼亚安道尔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和黑塞哥维那、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法罗群岛、芬兰、法国(科西嘉岛、法国大陆)、德国、希腊(希腊大陆)、匈牙利、冰岛、爱尔兰、马恩岛、意大利(意大利大陆)、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荷兰、北马其顿、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欧洲部分、西北部分、北欧部分、加里宁格勒州、东欧部分、中欧部分)、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西班牙大陆)、瑞典、瑞士、乌克兰、英国(北爱尔兰大不列颠岛)、奥兰群岛。
生长环境
卵果蕨生于山地河谷砾石质河滩,河床砂地、河漫滩及河谷山坡,海拔1000米至2800米。
生活习性
卵果蕨喜阴,耐寒,适宜湿润环境和富含腐殖质土壤。
保护级别
卵果蕨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卵果蕨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用途
卵果蕨具有观赏价值。
近种区别
卵果蕨和仅产于北美的姊妹种,六角卵果蕨(卵果蕨属 hexagonopteris (Michx.) Fee)形体极为相似,但后者的羽片向基部明显变狭,基部一对羽片和第二对羽片的倒三角下延的翅相连;叶薄草质,两面被疏短毛,侧脉常为二叉。虽然本种有时第二对羽片基部亦多少以倒三角形的翅下延,但极少和第一对羽片相连,且毛被和质地截然不同。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分布范围
生长环境
生活习性
保护级别
用途
近种区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