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额燕鸥(学名:Sterna albifrons)是形目
鸥科的鸟类。体长22-27厘米,体重55-60克。夏羽头顶、颈背及贯眼纹黑色,额白。冬羽头顶及颈背地黑色减少至月牙形。幼鸟似非繁殖期成鸟但头顶及上背具
褐色杂斑,尾白而尾端褐。栖息于海岸、河口、沼泽。常集群活动,以鱼虾、水生昆虫为主食。为中国常见的夏季繁殖鸟。从东北至西南及华南沿海和
海南省以及内陆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均有繁殖。分布于
欧洲、
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白额燕鸥成鸟夏羽:自上嘴基沿眼先上方达眼和头顶前部的额为白色,头顶至枕及后颈均黑色;背、肩、腰淡灰色,尾上覆羽和尾羽白色;眼先及穿眼纹黑色,在眼后与头及枕部的黑色相联;眼以下头侧、颈侧白色;翼上覆羽灰色,与背同色;第1-2枚初级飞羽黑褐色,第1枚的羽干白色,内羽缘有宽阔的楔形白斑,至羽端逐渐消失,第2-3枚初级飞羽羽干淡褐色,第3-5枚初级飞羽银灰色,内翈先段稍沾黑灰,羽缘白色,其余飞羽灰色;颏、喉及整个下体包括腋羽和翼下覆羽全为白色。
幼鸟:头顶部褐白斑驳,后枕黑
褐色,上体灰色,因各羽具有褐色羽缘或大片褐色而使上体缀有褐色横斑和皮黄色或白色羽缘,尾较短,白色,端部褐色。
虹膜褐色:夏季嘴黄色,尖端黑色;冬季嘴黑色,基部黄,夏季脚橙黄色,冬季黄褐色或
栗色。
大小量度:体重♂40-108g,♀44-68g;体长♂247-283mm,♀230-269mm;嘴峰♂26-33mm,♀25-31mm;翅♂166-194mm,♀157-197mm;尾♂86-123mm,♀81-93mm;跗♂15-18mm,♀15-17mm。(注:♂
雄性;♀雌性)
栖居于海边沙滩、湖泊、河流、水库、水塘、沼泽等内陆水域附近的草丛、苇丛及
灌木丛中,以及沿海海岸、岛屿、河口和沿海沼泽与水塘等成、淡水水体中,近海无人
岛礁等处。
常成群结队活动,与其他燕鸥混群。振翼快速,常作徘徊飞行,潜水方式独特,入水快,飞升也快。搜觅水中食物。飞翔时嘴垂直朝下,头不断的左右摆动。当发现猎物时,则停于原位频繁的鼓动两翼,待找准机会后,立刻垂直下降到水面捕捉,或潜入水中追捕,直到捕到鱼类后,才从水中垂直上升入空中。
常见夏季繁殖鸟。
指名亚种繁殖于中国新疆西部喀什地区;广泛繁殖于中国大部地区,从东北至西南及华南沿海和
海南岛。内陆沿海均有繁殖。有记录迁徙时见于
台湾省。每年春夏之交,它们成群结队、越过重洋;夏天,它们在海滨湿地周边繁衍生息、生儿育女;秋风吹起,它们拖家带口,远赴万里之外。几百上千年以来,白额燕鸥就是这样,世世代代在
南半球和
北半球之间来来回回。
白额燕鸥的繁殖期为5-7月。成对或成小群繁殖。营巢于海岸、岛屿、河流与湖泊岸边裸露的沙地、沙石地或河漫滩上,或在水域附近盐碱沼泽地上营巢。巢甚简陋.主要在沙砾地上扒一浅坑,巢内无任何内垫物,有时垫有少量枯草。巢的直径为7-8厘米,深1-2厘米。每窝产卵2-3枚,偶尔1枚。卵为梨形,卵的颜色为色或淡石色,被有小的黑色或紫
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0-34×23-26毫米,平均32.0×24.5毫米,卵重为8-11克,平均9.5克。雌雄
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22天。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
栖息地质量,
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