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渝东,男,1976年4月生于
重庆市,1998年毕业于
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
学士;2001年毕业于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硕士学位;2005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
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获
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2005年3月至今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
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工作,任讲师。2008年~2009年任韩国
首尔大学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人类学、人类学史、西南民族与族群研究。
教学课程
杨渝东教授在南京大学开设了多门课程,包括:
1. 本科生课程《文化人类学》,历年平均评分为4.85分。
2. 全校公开课《韩国社会与韩国文化》,历年平均评分为4.88分。
3. 研究生课程《中国人类学史》《亲属制度与法律人类学》。
4. 合开研究生课程《论文设计与写作》。
学术成果
专著
《永久的漂泊——一个定居苗族村寨迁徙感的人类学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003年7月~2004年2月在云南
屏边苗族自治县上坝村从事田野工作)。该书获南京大学第七届
哲学社会科学著作
一等奖,2010年。
编著
1. 《新农村访谈录》,2007,
上海文艺出版社,第二编者。
2. 《中国名村调查》,2007,上海文艺出版社,第三编者。
期刊与论文集发表论文
1. “《礼物》摘要”与“《
古代社会》摘要”,载《
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
王铭铭主编,2004,
江西人民出版社。
2. “两个
苗族村落的权威结构”,载《
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二期。
4. “
集体主义的传统与再造”,载《中国研究》2008年合第5期。
5. “读《嫉妒的制陶女》”,载《
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2008,
王铭铭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6. “评《
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载《宗教人类学》,2009年第一期。
7. “和弦与变奏:
孙本文文化社会学与
黄文山文化学之比较”,载《
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8. “‘发展’话语下的韩国新农村运动”,载《当代韩国》,2013年第3期。
9. “平和:中国传统社会心态的当代体验”,载《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10. “迁徙:山地苗族的历史心性”,载《西南研究十年》,
王铭铭主编,2014年。
11. “社区与文明化理论——埃利亚斯的‘局内人—局外人’理论及其反思”,载《学术研究》,2015年第12期。
12. “
苏北运河一座庙宇的皇家化与地方化——以皂河‘敕建安澜龙王庙’为例”,载《民俗研究》,2015年第6期。
13. 山地
苗族风险型耕作经济的形成与文化逻辑——以
云南省某苗寨栽种三七为例,载《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14. “乡村宗族再造视域中的个体化理论”,载《
南京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15. “
韩国的政治化宗族”,载《读书》,2016年第6期。
16. “人观与惩罚——以苗族为个案的考察”,载《学术研究》,2016年第12期。
17. “
南京市在中国人类学史中地位的嬗变”,载《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
18. “双系传承与宗族的建构——以韩国光山金氏为例”,载《
江海学刊》,2017年第6期。
学术会议论文
1. “南京在中国人类学史中地位的嬗变”,2006,
中央民族大学学术会议。
2. “嵌在神话与现实之间的
苗族山寨教育历程”,2007,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会议。
3. “苗族民族意识中的空间感”,2007,中央民族大学学术会议。
4. “苗族的教育历程”,2010,蒙养山学社10周年学术会议。
5. “费孝通与乡土重建”,201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与
文化人类学跨学科对话学术会议。
6. “移民女工、婚姻与‘女儿属性’的展演”,2012,
香港树仁大学东亚
社会学年会学术论文。
7. “和弦与变奏:
孙本文文化社会学与
黄文山文化学之比较”,2012,南京大学“孙本文与中国社会学”学术会议。
8. Does Culture undo the Nation-State?,2012,西澳大学“文化在中国的使用”workshop工作论文。
9. “迁徙:山地苗族的历史心性”,2012,南京大学第四届“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
10. “政治斗争下
朝鲜宗族的圣域化进程”,2017年,
嘉应学院“全球客家移民与地域社会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11. “身体的多重记忆——日军细菌战‘受害者’的人类学研究”,2017年,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中国人类学年会”会议论文。
译著译文
1. 《社会理论的结构》,特纳著,第六章,2001,
华夏出版社。
2. 《
现代性与大屠杀》,
鲍曼著,2003,
译林出版社,第一译者。
3. 《新功能主义及其后》,亚历山大著,2004,译林出版社,第三译者。
4. 《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莫斯等著,2007,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一译者。
5. “素质的身体
政治学”,安纳诺斯特著2005,《中国研究》第1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 《
消解文化》,2009,费瑟斯通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7. “作为社会整合模式的关系”,2011,罗斯—马库斯·克劳斯著,《中国研究》第十三期,社科文献出版社。
8. 《
此非日记》,2013,鲍曼著,
漓江出版社。
主要项目
1. 南京大学人才引进启动项目“
苗族的文化认同”研究,2005~2007,经费2万元,主持。
2. 南京大学社科国家985课题:“乡土危机与重建”,2006~2008,经费2万元,参与。
3. 南京大学校级基地课题:“全球化与民族认同”,2007~2009,经费1万元,参与。
4. 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中韩新农村建设比较研究项目”,2008~2009,经费2万美元,主持。
5. 中国教育部留学基金留学归国人员资助项目“中韩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2010~2012,经费2万元,主持。
6. 南京大学哲学社科校级课题“
韩国民族主义研究”,2011~2013,经费2万元,主持。
7.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韩宗族实体化与去实体化比较研究”(12CSH074),2012.9-2018.12,经费15万元,主持。国家课题。
获奖记录
1. 《永久的漂泊——一个定居苗族村寨迁徙感的人类学研究》一书获南京大学第七届
哲学社会科学著作
一等奖,2010年。